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是 1992年7 月走出大 学校园, 分配到唐 山发电总厂宣传部的。面对商海和股市,既然选择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岗位,我就下决心安之乐之,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路。 我在大学是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后分到对口的工作,心中自然也满怀壮志。去年5月,按总厂三项制度改革中的有关规定,所有没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都到生产一线去。我从宣传部转岗到了车间班组。说实在的,我当时真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转岗。我刚步入社会,渴望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
六年前,我从经济学校毕业,进工厂当了一名基层会计。人家说我是幸运儿,学了一门比较吃香的专业,不愁今后没有奔头。听了这话,我并不感到欣慰,反觉得不是滋味。我想,所谓的“吃香”、“奔头”,不过是图点经济实惠和个人名利罢了,除了这些,难道就没有别的更高追求吗?那时,我听说厂里有一位默默奉献在政工战线上的“老革命”,他叫钟征远,中国石化总公司政工劳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从冷作甲班调到乙班任班长。刚来到乙班,就感到乙班同甲班相比差距很大,甲班是车间的先进班组,乙班是个落后班组,人心不齐,对搞好乙班的工作。我也有点心灰。第一次我分派生产任务,班里的一些青年不是这个“排排坐”,就是那个离岗串门。没有几天,就有好几个组员在我面前诉苦:这个说干活时走了帮手,那个说工时扣得太紧,把我弄得晕头转向,难  相似文献   

4.
财会行业一直是传统行业里的长青树,在人才市场上,财会一直是供需两旺的热门专业,财会人才成为众多企业挣抢的目标.很多大学生纷纷放弃自己的喜好,选择就业形势大好的财会专业,就是看中了财会专业良好职业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5.
从1986年起,我先后担任西安车辆厂工会副主席、刷厂长、党委书记等职务。我深深感到,企业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工会工作的重要思想保证。1986年,我担任厂工会副主席,分管民主管理和劳动竞赛工作。在工作中,我注意结合工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进班组,落到人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有几件事至今仍难以忘记。工厂贷解车间一个班组职工集体找到厂工会,要求“罢免”班长,我深入这个班组找职工座谈,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奖金分配缺乏公开、透明、民主,进而采取措施解决了问题。我…  相似文献   

6.
无悔的青春     
朋友,在我没有自我介绍之前,从我的外表你一定会认为我从事的是某种轻松的职业。其实不然,但我可以荣幸地告诉大家,我是南宁棉纺织印染总厂一名整天与铁工具和油污打交道的普通的机修工。当我和朋友说起我的职业时,他们都会很惊诧地说:“你的条件并不差.怎么会从事这么一份工作呢?”对于朋友的不理解,我只是轻轻地一笑.可心里却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回想当年技校毕业时.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被分配到了效益并不景气的南宁棉纺织印染总厂。曾有过的远大理想就在瞬间完全破碎了。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和失望,我走进了工厂,当起了…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7,(7)
正1979年10月,我和方静一起从青年点抽回沈阳一家国有企业。我荣幸地做了仓库保管员,她由于在农村生产队做了3年多的会计,被安排到工厂财会室暂时做了出纳。当时我们已经相处了2年多,回城都已经二十四五了,双方家长准备为我们筹办婚事。但回城还不到一年,方静就经常出现偏头疼症状,有时竟然疼得  相似文献   

8.
我是抚州棉纺织厂准备车间甲班整经组的组长。我担任整经组长已经十七年了,我和我的班组多次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班组。要说怎样才能当好班组长,我的体会是三个字:‘精、严、细’。 技术要精。工厂是出产品的,而且要出高质量的产品。当组长的如果技术不精,如何带领组员夺高产创优质呢?因此,我对技术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在全厂操作会上,多次获得好的名次。我对本组同志的业务技术也是抓得很紧的,尤其是刚进厂的新工人,认真帮助他们学好操作技术。新工人进厂的头几个月没奖金,有的人误认为  相似文献   

9.
西安车辆厂党委在生产班组实行政工班长制度,建设了一支活跃在基层、不脱产的“小政委”队伍,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活力。工厂现有职工7800人,设政工班长480名。政工班长由政治素质高、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的党小组长或党员、骨干担任,每月领取津贴,在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六项制度:职工学习、思想分析、家访谈心、民主管理、后进帮教和资料管理。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实行车间、工厂两级检查、考核和表彰制度。政工班长在班组管理中起到了理论学习的辅导员、生产经营的鼓动员、职工思想矛盾的疏导员的作用。西安车辆厂在班组…  相似文献   

10.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职工日常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落到了实处。一个班组多则几十人,少则几个人,一年365天,至少有300个工作日,大家在一起劳动和学习。这就构成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一是及时。许多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疏导,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自然。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拘形式,可以在布置任务、组织学习时做,也可以在上下班同行途中做,还可在业余时间无拘无束  相似文献   

11.
真得感谢那次极其偶然的机会。那是10年前的一天,地区机械工业局领导要我写一篇关于加强班组建设方面的文章,以完成中央某报的约稿。待我花了许多时间写出时,却因与约稿要求不符而搁置了起来。然而这篇文章,却在1986年省政研会首届年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这使我与政研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九四年工厂机构大调整,政工部门首当其冲压缩编制。与别的部门不同的是,别的部门压缩不入要争来吵去,十分令人头痛,而政工部门人员的压缩工作开展的不仅十分顺利,而且还出现了人数不够编制的现象。因为许多人趁机*跳槽*、一改行一了。我就是在这种时候被抽调到政工岗位上的。组织主要我专门负责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这一工作对我是陌生的课题。我没有做思想工作的经验,有人叫我参照前人的作法,编写一此石料,下发宣传提纲,办短期培训班,适当开展一些活动,我也就依此法把工作慢慢开展起来。记得有一回我到基层班组去,职工正在那里…  相似文献   

13.
七 工作之余 香港人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人均产值达五万二千港元。我接触的产业工人不多,但在工厂参观时,分秒必争的气氛是很感人的。机关、学校的办事人员,眼明手快,做事利落。我带了几篇杂志上最近刊出的文章要给朋友们看,上午借去,下午已复制多份,人手一篇了。对工作认真负责也是不能  相似文献   

14.
最近,就工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我与省委宣传部的同志去哈尔滨一些工厂和单位进行了调查。我们分别召集工人学理论骨干、积极分子和理论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座谈和讨论,听取了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会和对开展群众性学哲学活动的建议。我们所到之处欣喜地看到,工人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情越来越高,参加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据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的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工人学哲学小组468个,有几千工人参加了学习。一这次考察,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工人群众学哲学不仅是十分  相似文献   

15.
班组学习起源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四清”期间逐步固定下来,“文革”中形成“天天读”,以后逐步降温;到一九七八年前后改为每周一次。“一人读,众人听,读过以后谈谈心”。二十多年来,这种学习形式基本上没有改变。班组学习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难以维持。行政干部担心占用生产时间不希望学,班组长担心组织不起来不想学,职工觉得索然无味不愿学。即使学习,也收效甚微,往往流于形式,以致一些班组长把班组学习视为包袱。班组学习应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改革和新的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风雪弥漫的隆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只要上面不开会,他就安排下去,到农村的田边地头,工厂的车间班组,城市的商店学校,访问各界干部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吉林省委书记何竹康主持吉林省工作六年来,走遍了吉林全省9个地、市、州,50多个县。  相似文献   

17.
依然故我     
1983年,我从商业单位调进了苏州市机械系统所属的一个基层工厂,被安排在政工科工作。当时我还在江苏电大中文专业半脱产读书。我一边读书,一边工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七月十二日,在齐齐哈尔市一间会议室里,赵紫阳总理在听取市委书记余弘达的汇报。当提到市里一家汽车厂因为长期亏损已经关闭时,赵总理说,这是大好事,应该开庆祝会。赵总理的话值得人们深思。最近,我们访问了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的有关领导和已经关闭了的齐齐哈尔汽车厂。一九七○年,齐齐哈尔汽车厂利用一家工厂的旧厂房改建、扩建而成。当年,就生产出五台十吨载重大卡车。人们敲锣打鼓地开着汽车向上级报捷,  相似文献   

19.
我是1964年初中毕业后到一二0一工厂的。刚开始被分到车间当装订工,还到绘图组帮过一年多忙,在车间一干就是20年,1984年又被调到工厂幼儿园当保育员。 年轻时我上进心特别强,虽然身体瘦弱但处处抢在前,不怕苦,不怕累,我被选为团支部委员,又很快入了党,当上党小组长。进印刷厂不久,“文革”开始了,经常要加班加点印刷“最高指示”和各种学  相似文献   

20.
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人员中有不少学社会科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有的因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委以重任,也有不少虽然工作很不错但总没被起用的,同样也有不少一无专业、二无专长,工作也谈不上突出的人被提拔使用的。究其原因,很重要一条是有些单位,过分强调所谓“专业对口”。有的领导认为学文史的只能干文秘,研究生只能搞研究、搞文字,干别的似乎就不对口了。这种“专业反被专业误”的现象是某些领导干部用人中的一个误区,其主要表现有二: 误区之一:专业=能力一些领导同志在选人用人时,往往存在着把被选者所学专业等同于被选者工作和业务能力的现象,似乎学的哪个专业就只具有哪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干别的就不行。比如说,现在强调要选拔一大批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