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政协公报》2013,(1):47-48
<正>前不久,我国东部各地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市机动车尾气、灰霾等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大气污染,已逐步从单一的煤烟型污染,演变为复合型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气候环境。一、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1、燃煤污染依然较重。长期以来,我市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偏高,2011年占58%,煤炭消费总  相似文献   

2.
阿计 《浙江人大》2015,(4):34-37
近年来持续爆发的雾霾污染,俨然已演变成头号环境公害。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2014年底提交立法机关一审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此次修法行动,有望收获的将不仅是保卫蓝天的法制进步,也为反思大气污染深层症结、探索环境治理根本之道提供了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3.
阿计 《公民导刊》2015,(3):40-43
<正>雾霾威胁下的全体公民,无人能够独善其身。在对抗大气污染的战争中,从政府责任到企业义务,再到公民认知,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持续爆发的雾霾污染,阻塞国人呼吸权利,重创国家民生形象,俨然已演变成头号环境公害。2014年年底提交立法机关一审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成为社会热议焦点。此次修法,有望收获的将不仅是保卫蓝天的法制进步,也为反思大气污染深层症结、探索环境治理根本之道提供了历史契机。雾霾倒逼修法2011年入冬以后,持续数日的灰蒙天气突袭全国多个地区,两个令人陌生的新词——"雾霾"和"PM2.5(细颗粒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2012年冬天以来,中国多地连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大气污染形势颇为严峻。雾霾天给民众生活带来了烦扰,如何驱散灰霾,持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曾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污染的来源也是我国目前雾霾产生的主要因素。总结这些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可为我国目前的雾霾治理提供借鉴。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发展的同时,大气污染随之加剧。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煤和石油成为主要的能源。  相似文献   

6.
雾霾污染联防联控的中国实践与环境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我国雾霾污染联防联控的立法框架结构、管理体制、实践成效可以发现,我国在雾霾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划分、管理主体确定、区域内各主体利益的冲突协调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建议:在区域划分方面,在国家一级上层立法中,采取"立法强制为主,协议自愿为辅"的原则划定法定的区域联合体。在管理主体方面,将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升级为"区域环境管理中心",赋予其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协调职责,并在该"区域环境管理中心"下构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科研中心。在主体利益冲突协调方面,健全地方政府沟通协调机制,制定联合监测制度、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采取区域总量控制与区域限批制度、完善区域管理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以细颗粒物(PM2.5)为代表的复合型、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12月,上海持续遭遇长时间雾霾天气,几次启动空气重度污染预警,PM2.5短时浓度甚至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大气污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与上海市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不相匹配。大气污染问题归根结底是煤炭、汽柴油等能源的使用问题。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大幅提高天然气消费占比是目前最快速有效解决节能减排问题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亮 《政策瞭望》2016,(1):48-50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雾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心肺之患"。2013年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频发,呈现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物浓度高的特征,严重影响了居民生产生活。雾霾持续爆发为我国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敲响警钟,说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超出了环境容量。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由于采取停产、限产、停工、限车等一系列"史上最严"措施。  相似文献   

9.
谢文英 《中国人大》2013,(20):46-47
无论在多风的春季,还是炎热的夏天,雾霾都会出现。细心的人已经察觉到,2013年的北京,雾霾不再只属于冬天。环境法专家、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灿发呼吁,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不能再继续恶化了。面对日趋紧迫、异常复杂的大气污染问题,法律不能缺位。考虑到正在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短期内难以出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废旧立新,废止已有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根据北京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及导致污染的具体原因,创设新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计划年内出台。这将是我国首部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0.
媒体搜索     
<正>立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开征求意见据中国日报网9月15日报道,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同时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须适时发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称大气法)制定于1987年,历经1995年和2000年两次修改.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大气法对我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我国大气污染从煤烟型转变为复合型,大气法在立法目的和具体制度上的不足逐步凸显,无法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作出有效应对,致使雾霾成为中国的“呼吸之痛”.为对雾霾进行有效治理,必须从立法目的、区域联防联控、PM2.5法律规制、责任制度、移动污染源规制等五个方面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月份,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霾面积扩至143万平方公里,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其中,北京一个月内接连发生四次严重雾霾天气,仅有5天无霾。如此集中突发的雾霾天气将公众的视线一下子聚焦到大气污染问题上。虽然从表面看来,大气污染并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但这种威胁是以一种慢慢渗入的方式,危害公众  相似文献   

13.
郭斌 《乡音》2014,(1):21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在我国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陕西、河南等省市多地频频发生。其中,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是造成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一部法律《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部的部门规章《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与之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则积累了丰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经验。因此,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雾霾肆虐,尘肺来袭,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让人们对空气质量空前关注。什么时候开始,蓝天白云变成了期待,呼吸新鲜空气变成了奢侈?面对这种无法承受的呼吸之殇,2014年6月17日~20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大气污染防治情况专题调研组,分赴郑州、平顶山、安阳等地明察暗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7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常委会组成  相似文献   

15.
<正>预警在风险治理活动中被广泛运用。环境预警是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基于我国大气污染形势而建立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看似完备,在实际运行中却乱象丛生甚至沦为一纸空文。作为前端的雾霾预警在实践中面临着"预警级别打架""预警不力响应不及时"等诸多指责,也极大地影响了后续应急响应机制的运行实效。探讨雾霾预警的法律属性、正当化程序、司法救济等法律问题实有必要。一、雾霾预警的法律分析(一)关于雾霾预警的实证法规范  相似文献   

16.
“驱散雾霾,基本上靠大风吹。”“雾霾”一旦光顾,人们便念叨着“风儿早点来”。近两年,“雾霾”天时常来袭,使我国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堪忧。同在一片天空下,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如何应对和防治空气污染危害,现已成为全社会、全民高度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在已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防联控,被检验和证明是当前阻击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为此,社会各界及人大代表们建议,应将这种群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为了控制大气污染而引起的雾霾采取机动车限行和购车摇号的政策。这个政策对于控制大气污染和雾霾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机动车。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了以大气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进入2018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已发生了多次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均在3天以上。国务院在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京津冀地区环保形势严峻,严重雾霾频繁发生。近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都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消减煤炭终端消费总量以便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和大气治理做出了明确要求。而实施终端用能的电能替代能有效促进严重污染区域节能减排和大气治理。  相似文献   

19.
肖湘 《中国减灾》2013,(7):12-14
2013年全国"两会"已经胜利闭幕,正如召开前各方推测和预料的一样,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治理,特别是PM2.5治理的问题,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关键词:立法、修订旧法民建中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颁布实施,对当前以细颗粒PM2.5、臭氧、酸雨和烟霾为特征的区域性污染没有涉及。由于空气污染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对解决区域性(特别是区域污染严重的地区)污染问题的措施和手段要从法律上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20.
<正>104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104个城市重度"沦陷"2013年12月,中东部遭遇入冬以来最严重雾霾,尽管不少环保部门进入"战时"应急,仍无法阻挡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持续入围重污染"黑榜单"。就在长三角上空的雾霾渐散之时,空气"尖子生"海口、福州义笼罩在霾下。全国人大环资委巡视员何嘉平指出:"‘霾祸’非一地一域之痛,密集出现的雾霾污染,正衍生为‘生态灾难’。大气污染呈现频率高、‘复合型’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