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支部生活》2012,(2):25-25
国外不少国家的大医院几乎没有门诊部,到大医院看病的人都是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社区医生能根据每名居民的实际情况找到更合适的就诊医院和医生。  相似文献   

2.
冯筱白 《前进论坛》2014,(12):38-39
<正>基层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为城乡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基层群众的健康守门人。新医改实施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基层卫生人才缺乏一直制约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如何培养和引进基层卫生人才,均衡卫生资源配置,既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迫切需要,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  相似文献   

3.
《乡音》2007,(1)
石家庄市政协: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冷冷清清。现在人们看病时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找教授专家,进三甲医院就诊。这不但造成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又付出较高的诊疗费。因此,应加强社区医院建设,让老百姓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观念。具体建议如下:1.建立双向转诊制。“双向转诊”是建立以大医院为中心向小医院辐射的制度,即由一家大医院向周边几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辐射。社区医院为大医院输送疑难杂症及危重病人,大医院为社区医院输送的病人提供绿色通道。一些病人在大医院进行治疗后,再转回社区医院进行后期康复治疗。大医…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编制《天津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背景。答: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持续不断地加以推进,已经建立起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全市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但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  相似文献   

5.
郭兴华 《群众》2008,(5):33-34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明确任务。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要求全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医疗设施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寻医就诊方便了,看病费用降低了”。这些为卫生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天津政协公报》2014,(1):39-40
<正>针对群众看病难问题,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瑛在代表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发言中建议:1.实施医疗资源重组,重构和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调整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思路,加大二级医院建设力度,以二级医院为纽带,重新架构起布局合理、运行科学、群众广泛利用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首先,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保持完全公益性质,主要承担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职责。其次,明确二级医院在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2.出台强制性政策,推行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和逐级转诊制度。一是出台强制性政策,规定除急诊外居民的普通病  相似文献   

7.
辽政办发[2015]107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辽宁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12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辽宁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二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精神.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穆 《前进论坛》2009,(5):33-34
我国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已经形成,为什么如此众多的医疗卫生机构还难以满足老百姓看病的要求?针对我国现在的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针对很多人对医改的理解,笔者从几个思维角度谈点个人的肤浅认识,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刚道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在基本医疗领域具有优势。一是诊疗方法简便,不依赖高档设备,特别适合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二是服务价格低廉。据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院门诊平均每诊疗人次费用比西医综合性医院费用低29%,中医院人均住院医疗费用比西医综合医院费用低27%。  相似文献   

10.
李玲 《人大建设》2008,(12):40-42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由医疗卫生筹资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以及生产流通体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指医院)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医疗卫生保障措施最终要通过医院来实现。因此,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的核心。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破”和“立”的双重任务:扩大医疗卫生保障覆盖面,侧重于“立”,而“立”的前提是“破”,即破除那些违背医院运作规律的体制、机制,解决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带来的成本整体偏高、公平性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郎咸平 《传承》2011,(4):54-55
根据医疗卫生领域急需解决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调查者中,首先是有64.3%的人认为看病贵,大病重病看不起。其次是有42%的人说医院看病的流程很不合理,不以人为本。到医院看个小病都得楼上楼下跑,来回折腾好几趟。有人调侃说,医院之所以让我们跑来跑去,那是因为爱护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制度是医改的重点,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核心。要通过基层首诊将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下沉至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由医疗保险和相关监督机制进行约束和激励,促进双向转诊的有效运转,形成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的分级诊疗体系。目前,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并未发挥合理分流患者的功能,大医院人满为患,单向上转的现象依然突出。一、我市实施分级诊疗的障碍(一)医保政策分流引导作用差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1月,农工党中央考察团赴加拿大、美国,对两国"公立医院管理"进行考察、调研。考察团听取了美国联邦政府卫生部官员以及美加两国三家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有关管理人员的介绍,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了座谈交流。一、加拿大公立医院管理的基本情况在加拿大,我们访问了大温哥华地区满地堡鹰岭医院(EAGLE RIDGE HOSPITAL)和多伦  相似文献   

14.
孙邦贵  赵国强 《群众》2018,(24):52-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但因医疗卫生资源过度市场化、商业化,造成群众就医负担加重等问题。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抗击非典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相似文献   

15.
张弛 《传承》2010,(24):14-15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活动,通过立法保障、成立专属机构领导等方式建立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军民卫生意识和医疗水平,为苏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形成了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16.
邓利方 《岭南学刊》2010,(4):115-1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发展逐步由伦理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突出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社区卫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看病难,但由于人才瓶颈、信息、双向转诊等因素的制约,社区卫生遭遇到群众的信任危机。与此同时公立大医院却面临着人才、设备等资源不同程度的浪费。医疗服务需求有效下沉机制研究以新医改方案为指导,寻求如何将大医院和社区医院完美结合,从而使闲置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从“给病看病”到“给人看病”——论医院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多年来医疗卫生单位“对病不对人”、“给病看病”旧的服务理念受到各种因素的有力挑战。在以人为本普遍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今天,医院必须改革以往“目中无人”的状况,注重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给人看病”。  相似文献   

18.
“现在到医院看病,发现‘医托’现象明显少了,看病环境、秩序明显好转。”这是一位年逾70、经常前往华山医院等三甲大医院看病的张老伯讲的一番话,达番话,也生动体现了被本市列入“上海市平安建设实事项目——严厉打击‘医托’欺诈专项活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据市卫生局近日通报打击“医托”专项工作情况中得知,2007年本市卫生、  相似文献   

19.
《天津人大》2009,(11):F0002-F0002,F0003,F0004
南开卫生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始终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强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现代化水平,紧扣“全面推动南开卫生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的主题,瞄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再到部分恢复公益性的体制演变。从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定位,提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新秩序。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陆续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改革试点,政府主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乡广泛铺开。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以武汉为例可见一斑:基层机构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基层卫生发展的瓶颈;财政补偿机制亟须完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基本药物不能满足需要等。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笔者建议:着力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体制、"三医"联动体制、财政补偿机制及基层机构绩效制度,加快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