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与我国法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亟待改革,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典的法律教学模式,即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法律道德和专业责任感为核心的法律教学模式。它具有三个特点:教学内容上强调实践性、灵活性;教学方法上突显互动性、技能性;教学效果上注重启发性以及综合评价标准,毫无疑问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具有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法律规范,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着眼于新时期法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的需求,以教学模式的重构为重点,大力提倡实践性教学,探索全新的培养途径,如模拟法庭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姜希 《法制与社会》2012,(13):228-229
传统法学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法律诊所式教学是法律实践性教育的经典模式,借鉴法律诊所式教学的内容来完善我国的传统法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开放教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课程中引入法律诊所式教学是创新法学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4.
法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应根据地方特色,创新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提高法学本科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刘晓善 《法制与经济》2009,(4):112-112,114
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亟待改革,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典的法律教学模式,即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法律道德和专业责任感为核心的法律教学模式。它具有三个特点:教学内容上强调实践性、灵活性;教学方法上突显互动性、技能性;教学效果上注重启发性以及综合评价标准,毫无疑问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具有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曹泮天 《法制与社会》2012,(21):235-236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偏重实践性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教育.我国现行法学本科培养模式存在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模糊和过于偏重理论传授,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的缺陷.完善我国法学本科培养模式的举措包括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的调整,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常态化、机制化以及教学水平和师生考核评价体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实践性教学是法学创新教育的关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东楚  蒋安 《行政与法》2002,(10):57-60
法律的变革离不开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疏离是中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创新资源稀缺的症结所在。实践性教学能够为法学创新教育提供压力和动力、具体情境、锻炼法律学生各种创新能力、提供检验法学创新真伪和成效的标尺等创新品格。有必要在法学本科教学中推行和完善诸如司法观摩、司法实习、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公众法律意识的田野调查和判例教学法等实践性法律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法律职业化背景下的法学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法律职业化的时代,现代法治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宽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法学教育应该与法律职业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但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由于法学教学与法律职业脱节,无法培养需要的法律职业者,应该创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法学素质的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章群  苏兴华 《法制与社会》2011,(11):236-237
在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法学教育是以法学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讲授为重点,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与法律实践彼此分离、相互脱节的现象。因此提出新的教育模式是必然的选择。当前法学院实践性教学有两种路径——案例教学法和法律诊所教学模式,但由于案例教学法固有的模拟性缺陷,法律诊所的真实情景反射无疑可以弥补上述缺陷,这使得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成为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当然选择。本文所倡导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使得法学的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与灌输,它将为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法学案例教学,是在普通法学教育中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法学学科教育的产物,它具有教学功能的辅助性、价值目标的偏离、教学形式单一性的特点。高职法律教育必然要求对现行法学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改革和创新,打破法学学科教育的束缚,加快构建与高职法律人才相适应的创新案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贾宝春 《法制与社会》2010,(24):220-221,223
我国法学教育在现实中也存在着法学教育方式的不当所造成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有必要进行法学教育方式的改革以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本文指出要真正实现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扎实法学专业知识、熟悉掌握法律实践操作技能、具备理性法律思维能力的合格法律人才,我们应改革现有的法学教育方式,构建法学实践性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滕丽 《法制与社会》2010,(4):217-218
实践教学是法学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传统教育模式注重法学原理和规范的诠释,忽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目标,探讨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目标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宋平 《法制与社会》2013,(2):233-234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加强互动式实践性教学,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法学职业技能培养之需要。民事诉讼法学属实践性较强的程序法学科,教师在该门课程教学中,通过互动式实践教学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案例教学、庭审观摩、法律诊所和大学生人民志愿者进社区实践为互动式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互动式实践教学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而且学校还应当投入充分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考试给中国法学教育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此,我国法学教育教学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在坚持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增设实践性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具有双重性,而我国法律院系课程的设置以传授系统法律知识为目的,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等方面构建多重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模拟法庭课-实践性法律教学的新尝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的法学教育 ,不仅仅是要进行知识教育 ,更重要的是能力教育 ,如何通过正规的培训途径 ,造就为社会所需要的法律应用型人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目标。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式的实践性教学其意义不只是对传统法律教学方法的改变 ,而且是对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它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法学教育中能力训练和培养的不足 ,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 ,从理论走向实践 ,成为实践性法律教学的又一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曾任美国驻华法院法官及远东美国律师协会会长的罗炳吉,对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成长与定型费力颇多。罗氏通过建言命名"中国比较法学院"奠定东吴法学院比较法基调;援教东吴法学院推广英美式教学风格;著述立说于《法学季刊》传播英美法制、文化;刊载驻华法院案例于《法学季刊》促成案例教学模式的推演。前述诸端彰显了美国法律职业群体对于中国法学教育近代化的推动,也潜移默化地促成了美国"法律帝国主义"观念在中国的演进。  相似文献   

18.
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架构,构建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是深化法学本科教学改革、丰富和发展法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必然要求。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使法学教学做到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不断革新法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管理,以追求教学质量得以全程检控;同时将法学课堂延伸至社会,调动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推进法学本科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法律职业化而进行的国家司法考试将对法学本科教学改革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法律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式教学法在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法律实践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对此,应当更新法学教育理念、开拓教学思路,结合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目标,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现代法治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定社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律的实践性决定了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社会对解决经济领域法律问题和经济纠纷的应用型经济法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下从新的视角思考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结合经济法和经济法学课程的特点、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的经济法教学经验,从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下经济法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