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作为新时期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政治、军事、领土等方面的传统安全和社会安全等非传统安全。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暴恐犯罪不单单是对公共安全的侵犯,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安全的威胁因素存在的,是对整个国家安全的侵犯或威胁。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暴恐犯罪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当创新暴恐犯罪防控的工作模式,将暴恐犯罪的防控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建立暴恐犯罪防控的"主动出击型"模式,坚持"重点防控"与"全面防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员参与,多措并举,形成防控暴恐犯罪的合力,切实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暴恐分子之所以将重点场所作为其主要袭击对象,是由暴恐犯罪制造社会恐慌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为了防控暴恐犯罪,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些重点场所,并对其实现电子监控的全覆盖,加强安全巡逻工作,提升安全检查水平,注重情报信息研判、可疑人员监管及暴恐犯罪处置中的舆论引导,建立群众参与和社会信息反馈机制,从而降低暴恐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暴恐犯罪”,是暴力恐怖主义犯罪的简称,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点;当前我国暴恐犯罪呈现出新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暴恐犯罪具有反社会、反人类、反文明的本质,以及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在立法层面制定完善的反暴恐立法体系,为反暴恐犯罪提供法律依据,在实践层面构建高效的反暴恐体制和机制,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国内的暴恐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暴恐势力绝不能有丝毫的妥协和退让。在严打暴恐犯罪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不良思想腐蚀下亚社会认同正在出现,国家认同方面的文化障碍逐步产生,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的氛围较为浓厚。这是新疆暴恐犯罪高发的深层次原因。要取得反暴恐犯罪斗争的胜利,必须针对上述暴恐犯罪高发的深层次原因开展社会治理创新,要构建协调联动的行动机制,构筑发动、依靠群众的钢铁长城,把握好精准扶贫的良策,以真情促进民族团结,用真爱开展"访惠聚"活动。  相似文献   

5.
"严打"因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我国已被替代,但是伴随着当下暴恐犯罪日趋普遍化与常态化趋势,其逐渐被再次提起。而法治现代化氛围中的"严打"与早期"严打"有所区别,实质是对以往"严打"的理性评介。同时,结合暴恐犯罪现象的发展变化,我国运用"严打"的方式,通过刑法规制的修正以解决暴恐犯罪的现实问题,进而展现"严打"在立法上的犯罪规制与刑罚惩罚的双重内容。因此,法律化的"严打"对于应对暴恐犯罪抑或是其他犯罪都有其积极性的发展并将作为长期刑事政策予以采用。  相似文献   

6.
恐怖犯罪,也称"暴恐犯罪活动",是指刑法规定的,以极端恐怖的方式,使用暴力手段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且应受刑罚处罚的具有特定意义的犯罪行为。暴力恐怖犯罪主要涉及主体、目的、手段、对象和后果等基本要素。暴力恐怖犯罪具有作案动机独特、作案手段残忍、既有预谋性,又有突发性等特点。面对反恐工作极其复杂严峻的新形势,公安机关要加强领导,完善机构机制,着力整合资源、强化情报工作、侦破大要案、加强巡逻防控、提高处突能力,全面提升反恐对策水平。  相似文献   

7.
"暴恐音视频"是指含有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等内容的音视频。"暴恐音视频"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极易诱发暴恐犯罪,给国家主权、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需要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反暴恐立法体系,使治理暴恐音视频传播有法可依,同时在实践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体制,从源头上治理暴恐音视频传播。  相似文献   

8.
监狱面临的暴恐行为主要表现为:狱外暴恐人员劫狱、暴恐人员狱内闹事、暴恐头目狱内指挥犯罪等形式。就目前来看,监狱在反暴恐的机制、队伍、理念、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监狱应注重联合、科学布点、强化激励来完善反暴恐机制;监狱应组建机构、分类培训来建强反暴恐队伍;监狱应树立"反暴恐重在预防"的理念,警察在反暴恐行动中要坚守"21英尺法则",注重现代科技智能反恐。  相似文献   

9.
立足我国暴恐犯罪现状,从历史根源、思想基础、滋生土壤以及外来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国内暴恐犯罪发生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与暴恐犯罪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反暴恐犯罪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犯罪化是近年来刑事立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正当性在于,它是风险社会中自由和秩序价值冲突选择的结果,是风险社会中实现刑法保护和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径,体现了风险社会中预防为主的刑法目的,是完善我国刑法结构的必然选择,是立足于我国国情的理性选择,并且有助于培养公民的规范意识。但犯罪化并不排斥个罪的非犯罪化,在犯罪化的同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应有度的限制,遵循刑法的谦抑性和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西北边境反恐力度和成效的进一步显现,暴恐势力开始采取迁徙式恐怖活动策略,导致我国内陆地区在反恐战略中的重要性凸显。C市是大型内陆城市的典型,其存在的反恐警力资源布局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反恐警力资源布局存在分布平面化、功能预设单一化和布局常态化的问题,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警力资源布局体系具有必要性。要深入认识警力资源的概念和内涵,根据城市自身特点打造警力资源布局的立体框架,合理调整和优化警力资源布局,通过重新建构城市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警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内陆城市防控暴恐犯罪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冷兵器暴恐事件具有犯罪主体的特定性、袭击对象的针对性、地点场所的选择性、犯罪手段的暴力性等特点。我国民众面对突发的冷兵器砍杀暴恐袭击,缺乏明显的防护意识和应急防卫技能。因此,加强民众在暴恐事件中的应急防卫能力体系建设,对减少危害后果和遏制暴恐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急防卫能力主要包括安全防范意识、灵敏反应能力、快速攻防能力、战术性反击能力等。加强民众的应急防卫能力建设,应做好宣传工作,普及民众的反暴恐知识,提高民众的防卫技能,研发应急防卫简易工具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科技探索中经济价值和潜在风险之间的矛盾冲突愈发显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异化风险引发的刑法讨论层出不穷,呼吁刑法通过扩大犯罪圈进行规制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受制于科技试验的两面性,我们对科技风险的规制,只能以规范和风险分摊为限度。科技试验和刑法介入的天然对立使得刑法无力也无法承担公众期待,甚至可能带来刑法僭越界限的更大隐患。技术规范的先行介入和完善显然对于风险的防控更为直接有效,配合建立和规范以行业自律、行政支撑、政策引导、刑法兜底的责任分摊体系才是缓解社会焦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冷兵器暴恐事件具有犯罪主体的特定性、袭击对象的针对性、地点场所的选择性、犯罪手段的暴力性等特点。我国民众面对突发的冷兵器砍杀暴恐袭击,缺乏明显的防护意识和应急防卫技能。因此,加强民众在暴恐事件中的应急防卫能力体系建设,对减少危害后果和遏制暴恐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急防卫能力主要包括安全防范意识、灵敏反应能力、快速攻防能力、战术性反击能力等。加强民众的应急防卫能力建设,应做好宣传工作,普及民众的反暴恐知识,提高民众的防卫技能,研发应急防卫简易工具等。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地区,对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仍然存在观念认识上的不统一。在重新认识恐怖犯罪活动的背景下,新疆暴恐犯罪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动机复杂、手段残忍、境内外勾结以及向内地延伸等。在新特征的背后,暴力恐怖犯罪猖獗可以从历史、地理、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找到原因。结合新疆反恐的严峻形势,完善刑罚制度、建立预警机制和强化应对机制是预防和处理暴恐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犯罪”是个法学概念,有别于罪恶、罪孽等概念。刑法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犯罪。犯罪是刑法对人的某些社会行为所作的标定。不同社会有不同的刑法,也产生着不同的犯罪。刑法规定人的某些社会行为为犯罪,并规定相应的处罚,主要因为现实社会中需要遏止这些人的这些行为。因此,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应该都是可以防控的行为。刑法的犯罪规定应该具有可行性:刑罚施行的可行性和防控犯罪的有效性。刑事立法需要有高水平的立法技巧,更需要有对现实社会的准确的观念性把握,认识上的疏忽或观念上的偏激,造成犯罪规定的遗漏或滥入,都不利于对犯罪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暴恐犯罪分子最常采取的恐怖活动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恐怖刀斧砍杀、恐怖纵火焚烧、恐怖爆炸袭击、恐怖驾车冲撞。这些恐怖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对社会的和谐安宁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有效的反制措施和战术应对方法显得十分急迫。要抑制此类暴恐犯罪,应针对四种恐怖活动特点与方式,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暴恐犯罪分子最常采取的恐怖活动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恐怖刀斧砍杀、恐怖纵火焚烧、恐怖爆炸袭击、恐怖驾车冲撞。这些恐怖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对社会的和谐安宁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有效的反制措施和战术应对方法显得十分急迫。要抑制此类暴恐犯罪,应针对四种恐怖活动特点与方式,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刑事立法的进程中,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入刑是典型的抽象危险犯作为刑法理论对风险社会的积极回应。虽然抽象危险犯立法式的工具化特征契合防控因醉驾而引起的交通风险的现实需要,但对其拓宽刑法打击半径,扩张犯罪的界限仍然要保持警惕。因此,应从入罪限缩及出罪扩张二元机制进行限制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扩张范围,以此保持刑事司法的谦抑性品格。  相似文献   

20.
当前,暴恐活动具有暴恐分子的串联性、随机性二元发展趋势、新媒体对犯罪信息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方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两国加强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方面的合作机制,强化上合组织的引导核心作用,积极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区域警务合作建设,完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起一个多元多层、务实高效的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