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青少年学生失足犯罪也是一样,也有一个发生的“信号”。所谓犯罪“信号”,是指他们在实施违法犯罪之前在行为、心理和思想等方面表现出的异常反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青少年学生失足犯罪前异常行为表现的研究,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制订帮教措施,加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对此,笔者在研究的同时,与众多教师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青少年失足犯罪的“信号”至少有如下表现:一、纪律散漫,学习成绩下降。除个别因激情而导致偶发性违法犯罪外,不少青少年学生在实施违法行…  相似文献   

2.
设计《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不例外,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是我国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国策。但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问题,如何促进社会各方面对失足少年切实有效地实施帮教,如果缺乏可以操作的制度,全社会的帮教协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提出并设计实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即“一卡制”,就是想通过这张表卡使教育、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工作成为看得见,抓得住的系统工作,成为司法一条龙,社会帮教一条龙,统一、结合、协调的规范操作的标准和纽带。在“跟踪表”中,我们将未成年…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17日,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在广州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法律研究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齐聚羊城,围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路径与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是指国家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以保障青少年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制定、实施的方针、指导原则及具体操作措施的总称。目前我国实行的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种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反映了青少年刑事程序中对青少年人权特殊保障这样一种重要价值。人权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任何人与生俱来,包括青少年。由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和成年人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他们对社会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对外界事物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弱,对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实现自己权利的认识较为模糊,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也缺乏深刻的理解,但改过自新的机会较之成年犯罪人却要大得多,因此社会与法律应该予以青少年的人权以特殊的保护。各种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对青少年人权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第49条第1敖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到国家的保护。”强调了国家对于青少年的特殊关怀。类似的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条“法定代理人可以到场”,第34条“指定辩护”,第152条“不公开审理”,这些规定都针对青少年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给予了特殊的待遇,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实现青少年的诉讼权利,更是为了保障青少年的人权而产生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律师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也正是我国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2):F0003-F0003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总结广东省在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效提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水平,2008年12月28日,由广东团省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综治委预防办主办,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佛山中院承办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和谐社会构建”主题论坛在佛山市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省高院常务副院长、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陈华杰,团省委书记、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谭君铁,  相似文献   

6.
客观、全面、准确地研判青少年犯罪形势,是创新青少年社会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重基本上保持着下降的态势,青少年犯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应注重早期教育,对未成年犯罪中占相当比例的轻微触法少年,尽可能采取非犯罪、非刑罚的处理措施,减少过度司法干预。在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和谐为上”的理念,注意保护相关人群的隐私及注意一些相关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外来青少年团伙犯罪与本地青少年犯罪团伙在其形成、发展以及犯罪手段等诸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寻求更好的预防、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1992年至1995年,上海市闸北区法院判决的168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犯罪为80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47.62%.近几年青少年团伙犯罪案件逐年递增,目前仍呈上升态势.参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一般意义上的休闲是指人们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学习任务和尽了生活义务之后,自由进行的一种修养活动。一些青少年之所以产生违法犯罪心理或行为,与青少年休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倾向有很大关系。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便是进行错误的有害的休闲活动。社会各界要以科学的休闲辅导,努力使青少年明确休闲及其辅导的本质内涵;帮助青少年学会分析休闲辅导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学校休闲辅导的主渠道作用并重视家庭和社区等校外休闲辅导潜能的发挥。从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除家庭、学校、社会等不良因素影响外,其不成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不良的人格特征是他们走向犯罪的内在原因,了解特征和掌握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犯罪动机和不良人格特征及矫治的内容方法,对我们在少年审判工作中寓教于审,教育、感化、挽救少年犯有很大的帮助和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少年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少年犯罪心理矫治,就是对已形成犯罪动机和犯罪意识的个体,或已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少年,通过深入分析和诊断他们犯罪心理原因和特征,确定矫治改造方案,纠正和消除犯罪动机,矫正其特有的人格障碍和缺陷,从而使…  相似文献   

10.
英国伯明翰市的特殊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与我国的工读教育是基本相同的,旨在教育转化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学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虽然伯明翰特殊教育的诞生只有20多年的历史,却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由“工读学校”和散布全市的九个“学生行为帮扶中心”一起构成了预防肯少年违法犯罪的网络运作机制,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而我国的工读教育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教育和挽救了数以万计的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但体系还不够完善,工读学校的运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伯明翰的特殊教育对我国的工读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国法院第五次少年法庭工作会议2006年2月10日在广州市召开。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顾秀莲指出,多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天津市某区的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农村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教育管理制度对外地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性限制,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缺乏适:应能力等原因,致使大量留守青少年出现。他们所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体现出共同犯罪、偶发性犯罪、边缘化犯罪和财产性犯罪的特点。现有的城市教育体制存在障碍和家庭中父母的角色不健全等因素是造成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严重的原因。我们应该从消除城市学校的歧视教育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与基层自治建设,加强对有违法犯罪倾向的留守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对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要讲究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我们从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群构成中发现,贫困家庭中的残疾青少年、父母双下岗的子女、违法犯罪父母的子女、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流浪儿童等“弱势群体”,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或后备军,应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重点预防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与女性犯罪的上升幅度呈超出犯罪总数上升幅度趋势,其中,由于早恋行为造成的女青少年违法犯罪占有一定的成份,并且,由于早恋行为造成的个体和一定范围的群体间的“越轨”行为──—亦称“前犯罪现象”,更成了女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应当对青少年的早恋行为予以应有的重视,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施以必要的教育。一、早恋行为的犯罪学意义造成女性犯罪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早恋行为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探讨近年来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上升原因,就不能不分析早恋行为的犯罪学意义。恋爱行为实…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预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对于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美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往往是在违法犯罪发生后,对其予以制裁、处理并使之复归社会。立足预防以控制犯罪的提议总是受到一些批评者的嘲弄,他们认为,预防只不过是一种‘撼觉良好”的行为害了。但实践部门的工作人员(加缓刑官)却常常意识到有效预防的必要。如果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就像预防青少年从悬崖上跌落,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悬崖顶上设置护拦。也就是说,预防比事后处理更经济,更有效。大卫·米切尔(DavidMIChell),巴尔的摩青少年法庭的首席法官曾说:“社会如果不能给这些孩子以机会,…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综治办联合发文,制定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的实施意见。这项计划立足社区,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区力量资源,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加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力度,重视做好流动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的服务教育工作,重视做好问题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防  相似文献   

17.
对于青少年吸毒原因的分析应当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环境诱因,青少年的特性决定了其主要是通过朋友圈获得接触毒品的机会;第二层次是人格缺陷,青少年在面对"毒友"的诱惑时无法理性作出选择,主要是因为其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格缺陷,使得其自我调节能力不足,难以抵挡毒品的诱惑;第三层次是青少年人格缺陷的形成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预防应当坚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其人格缺陷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入手进行预防,以达到"治本"效果,另一方面是从具体环境入手进行预防,以达到"治标"的效果。针对青少年吸毒的特点,不能忽视"治标"的预防,以情境预防消除吸毒客观条件、消退青少年吸毒主观动机,具体措施为:修改《刑法》中有关毒品犯罪的规定、加强对吸毒行为的处置力度以及建立具体的控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2月24日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指出,高检院将充分发挥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领导和指导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检察职责,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正义网江西5月11日讯 江西乐安县检察院积极探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规律,采取“教育、服务、管理、帮教、优化环境”等形式,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行综合治理,努力预防和减少该县青少年违法犯罪,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大学生是否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中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也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