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友》2002,(8)
52、怎样依法调解劳动争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遵循“自愿、依法、平等协商”的原则。依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进行。在此期间,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自愿达成解决争议的协议时,当事人应依照《劳动法》第八十条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篇     
劳动争议篇四、劳动争议当事人享有哪些权利义务?劳动争议当事人是指因劳动权利义务发生争执纠纷,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调解、仲裁、诉讼活动,并受仲裁决定和法院判决约束的争议双方。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  相似文献   

3.
正确掌握和运用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王国兴《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我们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呢?具体地讲,我们在调处劳动争议案件过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不断增多,而且往往因为当事人特别是用人单位对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而致使争议久拖不决,当求助于法院时,又因诸多的法律“真空”而使法院在受理与不受理之间左右为难。为了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久前,最高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对如何打劳动争议官司,给了个明白的说法。一、哪些劳动争议可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无权直接向法院起诉,而应当首先申请调解或者仲裁。只有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  相似文献   

5.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点目前,在使用劳动争议概念时,有些存在着含混不清的现象。如有的《劳动法》教材中,将劳动争议表述为“在劳动法的范围内,以劳动关系为中心发生的争议”。有的((劳动法》教材中,则将劳动争议表述为“劳动关系当事人因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在有的文章中还将劳动争议说成是“劳动争执和纠纷。”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劳动争议”的确切概念,以反映当前客观存在的劳动争议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贯彻劳动法完善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施行,至今已三周年了。三年来,依法建立劳动关系,依法调整劳动关系,依法调处劳动争议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在全国已基本实现;集体合同制度已大范围推广,为深化国有...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篇     
劳动争议篇一、什么是劳动争议?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并依法裁决。由于劳动争议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当及时依法解决。《劳动法》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实体法,在...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坚持《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总结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实践经验和不足,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做了进一步完善,尽最大可能将劳动争议案件解决于基层,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一方面赋予了工会更广阔的履职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劳动者提供了公正高效的法律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社会转型期劳动争议的特点,改革现行“先裁后审”的单轨处理劳动争议体制,建立“或裁或审”的劳动争议双轨处理体制;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施必要的举证责任倒置,以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严格依法履行劳动合同,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借鉴香港的做法,建立快速处理个人劳动争议的劳动法庭等改进和完善处理制度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工会代表要承担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的角色程祯鼎,沈祖德劳动争议是《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申请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法》赋予职工的权利。如何正确、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便成为贯彻和实施《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劳动争...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名词解释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用人单位为了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建立的规章制度。《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主要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强化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葫芦岛市总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8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权利。由此,依法做好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认真维护职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书面订立,但现实中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放松对劳动合同的形式要求,将口头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范围并加以倾斜性的保护,引导劳动关系当事人特别是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一个符合合同本意,理性和现实的选择。而最重要的是这一选择符合劳动法的根本立法宗旨,有利于对劳动者的保护,协调、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以来,郑州铁路分局工会不断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通过建立分局工会劳动法律服务中心,加大法律监督和执法力度,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积极宣传《劳动法》和有关配套法规。自《劳动法》颁布以来,分局工会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劳动法》作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在不同时期及时订购《中国工运宣传〈劳动法〉专辑》、《全国总工会贯彻〈劳动法〉三个办法讲话》、《劳动争议调解理论与务实》、《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概论》、《劳动法律600问》等发至基层…  相似文献   

15.
谭斌 《重庆工运》2009,(12):30-31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及其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因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发生的纠纷。我国1994年7月15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一条虽然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  相似文献   

16.
不断提高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水平上海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劳动法》赋予各级工会的一项神圣职责,是强化工会维护职能,贯彻落实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手段。在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争议逐年上升的新...  相似文献   

17.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一条为保证《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对违反《劳动法》行为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  相似文献   

18.
《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劳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可见,法律赋予了工会组织维护劳动者权利和职责,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手段是比较广泛的。  相似文献   

19.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学习《劳动法》体会陈梧生《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建国以后,我国曾颁发了一系列单项的劳动法规和政策,用于调整劳动关系,但是一直没有一部综合性的《劳动法》。劳动立法滞后,原有...  相似文献   

20.
认真贯彻《劳动法》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肖振邦《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为我们处理劳动争议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法律依据。我们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把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推向前进。一、立足大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劳动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