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瞭望》2005,(19)
在华盛顿美国国家历史保护基金会的办公室,皮特·布瑞克把名片递给《嘹望新闻周刊》记者,上面印着醒目的信条:"保护那些不可替代的"。布瑞充是这家基金会的高级副总裁。他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一张纽约宾夕法尼亚老火车站的照片,这处建筑1963年被拆毁,原地建起一个庞大的多功能商业建筑,站台则被压到了地下。基金会为使老火车站得以留存,曾奔走呼号,发动了一场著名的"保卫战"。可推土机还是把它夷为平地。布瑞克就让老车站"活"在自己的身边,端详着它的照片,他耿耿于怀地对《嘹望新闻周刊》说:"新车站建成后,人们的评价是:'过去我们像上帝一样来到纽约,现在却像老鼠一样从地洞里穿出来。'"二战后,美国掀起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文化遗产跟"拆"字较上了劲,市民们坐不住了,纷纷行动起来呼吁保护。1949年,美国国家历史保护基金会由国会批准成立,历经脱胎换骨,迄今已发展为拥有27万名会员的民间非盈利机构,并以其卓越的贡献,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2.
《民主》2017,(10)
<正>【提案背景】冰心是我国文化、政治方面有影响的历史名人,曾先后担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冰心旅居重庆的故居"潜庐"是重要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资源。目前,由于"潜庐"所有权单位把小楼进行了商业外租,不仅内部结构和设施被改变,而且外部也开始有破坏损毁迹象。如果不赶快加强保护,"潜庐"很可能面目全非甚至彻底毁损。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2,(7):7
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说,对于韩国,中国是恩赐,而不是诅咒。"我认为,拥有这样一个国家做邻居对我们而言是个恩赐,"韩国东北亚历史基金会秘书长、现年58岁的石东演说,"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但是如何最大限度为我所用就由我们自己决定了"。这位职业外交官以前曾任韩国驻香港总领事并曾在驻中国大使馆工作,在中韩两个国家的报纸上发  相似文献   

4.
吕超然 《侨园》2008,(2):14-15
2007年11月6日,在美国麻省地方选举中,28岁的华裔候选人黄素芬创出历史奇迹以72%第一高票率击败曾任四届市议员的唐纳利,当选费奇堡市市长成为该市243年来首位华裔市长她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华裔女市长.  相似文献   

5.
壹·侨讯     
《侨园》2013,(5):3-3
<正>美华裔高票当选就职受阻引关注参政须步步为营美国圣盖博市华裔候选人廖钦和在本次地方换届选举中获第二高票当选市议员,但在3月26目的宣誓就职却因一名民众对其参选登记地址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而被暂停,迄今未能宣誓就职,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华人社区强烈关注。虽然这在不少资深参政前辈的眼中是"小肚鸡肠",但华人参政的挑战,实实在在再多一层。美国华裔民选官员协会会长沈时康表示,该协会已发表声明,要求市政府应当尊重选民意愿,让廖钦和立刻上任。不过他同时表示,这件事也给备华裔民选官员敲响了警钟,做事要注意细节,以免被人抓了"小辫子"。他坦承廖钦和在此事上有疏忽,这是一个应当引以为戒的教训。不过沈时康并不认为这是主流社会对华裔民选官员的"打压",也不认为这是新旧势力的交锋。他表示,有竞争才能有进步,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会出来,这次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09,(8):18-19
所有美国华人的骄傲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昨天在电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政府能源环境团队名单,其中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被正式提名为能源部长。  相似文献   

7.
壹·侨讯     
《侨园》2014,(10):3-3
<正>美中期选举初选多名华裔冲击要职获主流社会支持美国国会2014年中期选举初选已经结束。多名华裔候选人向副州长、州长等职位发起冲击,并获得主流社会支持与高度期待,这在美国华裔参政史上堪称罕见。其中刘云平有望成为继赵美心和孟昭文之后美国国会第三位华裔众议员,冯伟杰有望成为罗德岛州第一位华裔州长、全美继骆家辉之后第二位华裔州长。在美国加州的初选中,华裔候选人赵美心、江俊辉、周本立均高票胜出,基本锁定胜局。此外,华裔小区作为"必争之地"的意味更加明显,不管候选人是何族裔,均走马灯一般奔赴华埠,争取华人选票。华裔参与竞选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一开始竞选地方教育委员会、社区大学职务,逐步发展到竞选国会众议员,参政热情越来越高。可以预见,未来华裔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投身政坛,成为美国不客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8.
蓬莱,因有海市之胜,历史上曾是秦皇汉武巡幸的地方;之后,"八仙过海"的传说,又长久地依附在这里,遂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仙境…… 近年来,蓬莱市把旅游业作为"百年立市"产业,以建设现代化海滨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把蓬莱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消费升级的趋势结  相似文献   

9.
刘素静 《侨园》2004,(6):16-18
曾几何时,宗毓华也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颗耀眼的“星”。美国《环球时报》曾报道说,在美国,宗毓华不但成为了身价最高的华裔女主播,而且她与沃尔特斯和索耶一起,被称为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三大“看家花旦”。她也是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新闻政治与政策中心邀请的第一位华裔研究员。宗毓华生于1946年8月20日,父母在她出生3年前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宗毓华是家里五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宗毓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电视,尤其喜欢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6)
21世纪初,"协商民主"的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后引起了广泛共鸣,人们希望通过这一理论来为中国特色的民主寻找一般性与普适性的支持。但西方语境下的"协商民主"有其特定内涵,不能简单移植,要立足于自身历史与现实的政治资源发展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理论。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本文对历史上出现过的与现实中存在的"协商民主"形式做了梳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高晓滨 《侨园》2013,(8):23-23
<正>炎热的夏天已让人们烦躁不堪了,而当你走进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旁边搭起的帐篷,一个经过高科技装修的"雨屋"会使你立刻精神爽快。"雨屋"的外面经常排着长龙,观众要在门外等候三四个小时才能进场感受。进入"雨屋",迎面就是房子中间不停下着的大雨,那雨是真的,从天花板上均匀地、不停地下着,落到地面立刻被特制的地板吸收,环顾四周,竟然看不到一点雨水流淌的痕迹。当我慢慢走进雨中,却发现这雨水简直就像通人性似的,我走到哪里,哪里竟不下雨了。笔者曾反复尝试着往前走往后  相似文献   

12.
“崩溃论”、“威胁论”、“奇迹论”、“世纪论”、“机遇论”……中国人可从外部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屏幕,外人在这个屏幕上放映着他们的希望和恐惧。”美国学者大卫·兰普顿1998年在《外交政策》上说的这句话,在本世纪头几年里被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2001年,由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那本《中国即将崩溃》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9)
蒙古族是一个既神秘古老又才华横溢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也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迹。保护这些蒙古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对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促进,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拟对内蒙古地区现存的蒙古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立法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蒙古族的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李曙光 《侨园》2007,(5):2-3
"无论千里万里,我们的根,在中国!"这是2007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辽宁营活动开营仪式上,来自美国马里兰的刘逸凡代表全体海外营员发出的心声。此次夏令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辽宁省侨务办公室合作举办,时间从7月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7,(6)
正6月12日,《侨园》杂志采访被美国白宫邀请为美国青少年领袖代表的美国华裔学童,年仅11岁的尚壐樂DANIEL SHANG、13岁的尚壐宸DARREN SHANG。他们在沈阳向侨园杂志社现场篆刻赠送"侨园"之印。他们虽是出生在美国,但幼年即受到家庭影响学习中国书法篆刻,每天坚持练书法,学习中国文化。书法作品曾获得2015年国际儿童书法大赛金奖,分别入展2014年、2016年《亲情中华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特邀  相似文献   

16.
壹·侨讯     
《侨园》2014,(12):3-3
<正>刘云平当选美国会第三位华裔众议员美国加州民主党籍州参议员刘云平在美国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成为继赵美心和孟昭文之后国会第三位华裔众议员。他也成为首位华裔新移民国会议员。刘云平3岁随父母从台湾移民来美,在竞选国会众议员之前,刘云平曾担任加州众议员和参议员。全程为刘云平助选的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薛海培表示,把一位华裔子弟送进国会山是美国华人社会每10年才能遇到一次的"重大机遇",刘云平的成功意味着美国华裔参政又迈出了"历史性一步"。刘云平在胜选后说,长期以来美国国会一直没有足  相似文献   

17.
傅义强 《侨园》2006,(5):4-5
当今的时代常被称为“移民的时代”。移民的历史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同样久远,从国家出现的那一天起国际移民的概念便随之产生。中国的跨国移民是国际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算,目前全球的海外华人总数多达3700余万人,广泛分布于世界上136个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迁移的角度看,在这一规模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直接的国际迁移者,其余的绝大部分是国际迁移者的后裔,即华裔。华裔群体的形成与中国的跨国移民紧密相联,历史上的中国跨国移民导致了今日庞大的华裔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树英 《侨园》2014,(6):22-22
在国内曾想象过国外的生活情景:紧紧张张,没有闲聊。但到美国后才发现唐人街许多华裔老人的生活从容而悠闲。他们都有"晨起水泡皮,午后皮泡水"的习惯。就是华裔老人们晨起喜欢沏饮"茶疗",下午喜欢到澡堂里沐浴洗澡。调查显示,居住在纽约、洛杉矶等地的美国唐人街80%的华裔老人均有晨起沏茶,喝通、喝透并排空二便再进食的良好习惯,许多华裔老人都有世袭的"茶疗排毒"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9.
柴歌 《侨园》2013,(4):17-17
<正>在中国国内政治生活中,"两会"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两会"虽然同步举行,但使命和职责并不相同。历史上,"两会"曾有渊源,1954年之后,逐渐"分道扬镳",不过,经常"形影相随"。  相似文献   

20.
张应松 《侨园》2011,(4):6-8
鳄鱼亲情撼人心扬子鳄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世界公认全球最濒危的物种之一。鳄鱼几乎是"凶悍"、"血腥"、"冷血"这些可怕字眼的代名词。可在安徽省南陵县籍山镇长乐村75岁农民张金荣眼里,鳄鱼不但能听懂他的话,而且比他的亲孙子还亲。这个目不识丁的农民27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十多只野生"鳄宝宝",让这些最冷血猛兽流淌着感人的脉脉温情。国际鳄类专家组副主席约翰森·布亚那松博士曾亲临长乐村杨树塘"扬子鳄保护站",经考察后他竖起大拇指:"这个中国老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与野生鳄和谐交流共处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