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3,(17)
戴秉国:朝核危机“救星” 朝鲜从坚持美朝直接谈判,到接受北京“三方会谈”的安排,最后让步参加“六方会谈”,不能忽略近期中国“特使”戴秉国的穿梭访问效应。 4月,北京三方会谈结束后,中国继续对华盛顿和平壤积极进行外交斡旋,特别是进入7月之后,中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  相似文献   

2.
2003年1月10日,朝鲜退出核不扩散体制,美国做出强烈反应。美朝第二次核危机出现。朝鲜认为美国拒不履行核框架协议中的承诺和布什执行敌视、扼杀朝鲜的政策,迫使朝鲜采取重新启动核设施的“自卫”行动。布什认为朝鲜的行为破坏了核不扩散体制,挑战美国的权威,威胁了美国的安全,决定对朝鲜采取“对话”与“施压”政策,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并动员国际社会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由于美朝彼此敌对,缺乏信任,因此解决朝鲜核问题将会是艰难的讨价还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六方会谈:“朝核问题”还是“朝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朝核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政治和外交解决,六方会谈机制是公认的能够外交和政治解决朝核危机的最佳方式。然而,即便是经过2005年7月26日-8月7日的第四轮六方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景依然不明朗,关键原因之一是,参与六方会谈的各方在谈判中对究竟是要解决“朝核问题”还是解决“朝鲜问题”,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未来朝核问题的任何突破性进展,应该采取将“朝核问题”与“朝鲜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外交思想史演进的角度看,以推广美国价值观和实施“先发制人”军事战略为特点的“布什主义”,是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继续和发展,不仅体现了布什和新保守主义基本的政策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在以反恐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战略形势下美国外交思想的若干新特点。“布什主义”不仅引起了世界各国政界的不同反应,而且在美国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论战,显示了“布什主义”所具有的重要政治影响以及社会和学术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布什主义”似乎称得上是一场“外交革命”。  相似文献   

5.
最近,被小泉访朝这一近乎“越顶外交”之举惹得心痒不已的美国当局,也对平壤举起了胡萝卜。尽管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10月3日~5日的平壤之行被处理得相当低调和隐秘,而且会谈结果被宣布为“并未做出决定或达成协议”,但据路透社报道,小泉首相9月20日在东京表示,布什曾告诉他美国有可能把朝鲜从“邪恶轴心”中去除,并与朝鲜重新展开对话。 鉴于布什政府对美国的朝鲜政策进行了5个月的重新评估,凯利准备朝鲜之行又用去了15个月的时间,其所下决心、所费精力不可谓不大,因而,美国在对伊拉  相似文献   

6.
朝鲜导弹家族全面直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12月10日,西班牙护卫舰根据美国提供的情报,在阿拉伯海拦截了装载导弹的朝鲜船只,船上载有10余枚飞毛腿导弹和零部件。第二天,美国放行了这艘船,并承认也门政府从朝鲜购入导弹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法。朝鲜外务省于12月13日发表声明,指责美国的行为是“海盗行为”,是对朝鲜主权的“粗暴侵犯”。此事使本已胶着的朝鲜核危机更加升温,同时也让外界对朝鲜的导弹发展能力及其对外销售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7.
战争就像一架自动机器,开动起来后就难以停下来。战争又像是一场赌博,赢了输了都要赌下去。当战争机器开动时,布什总统在一次讲话中,把它比喻为一次新的十字军东征。后来有人纠正说,那是布什说漏了嘴,可能是布什的历史知识太差。是真心话还是说漏了嘴这里姑且不论。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从伊朗到朝鲜,美国的战线到底有多长?这里所说的战线,泛指而已,包括战争和武力,还有外交和经济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2日伊朗总统内贾德访问伊拉克,这是近30年来伊朗国家元首首次访伊。内贾德对记者宣称:这次访问将开启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并有助于改善本地区的合作氛围,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库尔德族人)也应和说:此访具有“历史性”。而在内贾德出访前夕,美国总统布什对记者说:“此访不会损害美国孤立伊朗的努力”,又称他理解两个邻国的领导人需要会晤,但他强调:这位伊朗总统必须“停止输出恐怖”,  相似文献   

9.
3月初,美国总统布什终于完成了其印度之行,访问期间,事前观察家极度关注的美印核合作协议终于签署。此次访问,一方面,使得美印关系在美国当代全球双边关系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印度来说,在未加入核不扩散机制的条件下,赢得了“合法”的核俱乐部成员资格,也可以说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外交胜利。然而, 美国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对印度的一系列示好和求爱表示,  相似文献   

10.
3年半的朝核危机,不仅没实现朝鲜“单挑”美国的战略目标,反而换来了“六方会谈”的准常设化约束机制,这种压抑感让朝鲜透不过气来。大浦洞2号导弹的酝酿发射,未尝不是朝鲜试图破壁的“背水一战”。  相似文献   

11.
周边     
《南风窗》2012,(25):21-21
曝白宫人士8月秘访朝鲜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美国官员们8月份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访问了朝鲜,"航路与4个月前(朝鲜发射远程导弹之前美国官员)访问朝鲜时一样"。外交消息人士表示,这很有可能是为了在11月的美国大选前,抑制朝鲜不进行武力挑衅。而在美国大选之后,朝鲜立即开始了从平壤山荫洞兵器研究所将远程导弹部件转移到西海东厂里导弹基地等活动。据分析,朝鲜目前正在进行发射远程导弹的最后阶段准备工作。这可能是为了对"12·19"韩国大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4,(4):21-21
在安倍首相赴俄罗斯索契开展“奥运外交”的同一天,外相岸田文雄前往华盛顿开展“修复外交”。岸田文雄此行被外界解读为“修复”因安倍参拜靖陶神社而受损的日美关系。据日本媒体报道,岸田本次出访美国是在其本人的强烈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美国国务卿克里随后将访问中国和韩同,行程中没有日本。正因为如此,日本国内有声音认为此举造成“美国把日本抛在一边”的印象,所以日本有必要在克里出访前主动布局。某种程度上说,岸田此行拉开了2014年东北亚新一轮外交博弈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刁大明 《南风窗》2013,(3):45-48
奥巴马新外交安全团队的成熟风格,确保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对中国的利益关切有所考虑,可能有助于本地区朝鲜核危机、钓鱼岛议题、南海问题等热点与困点的缓和。  相似文献   

14.
乔治.W.布什刚刚访问了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他本人和新闻界借这个机会对越南战争的“教训”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它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有什么启示。不过,把从印度尼西亚得到的教训以及布什在两国受到的不同接待反思一下可能更有用处。越南是美国特勤处(U.S.Secret Service)允许布什  相似文献   

15.
首先感谢诸位的精彩发言。可以说,大家都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江主席的这次出访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且意义是不寻常的。我认为,这次访问从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很高超的外交艺术。 第一,成功地处理了“9·11”以后国际关系中“反恐”与“反霸”两大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坚决反对任何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06,(11)
孤掌难鸣的查韦斯5月15日,美国宣布与利比亚全面复交,同时对委内瑞拉武器禁运。正在英国访问的查韦斯破口大骂布什是“恐怖分子”,称国际刑事法庭应将其关押。稍后在利比亚,他又显摆说:“我们不需要美制武器。我们可以自产,也能从欧洲、亚洲买。”当然,查韦斯知道光靠俄罗斯的直升机和步枪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外交盟友。在拉美,墨西哥和秘鲁的当权者都被查韦斯的大嘴作风激怒了,古巴的卡斯特罗还算清醒,不过老卡年事已高,比较低调,基本上只守不攻,尤其古巴在石油方面还得靠委内瑞拉救济,并且最近还挤掉了委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名额,这让查韦…  相似文献   

17.
朝鲜核危机事件发生以来,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一些国家相继展开频繁的外交斡旋,力求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从中也可看出各国维护安全利益和地缘关系的新动向。 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强调和平解决朝核危机是基本共识 国际社会对朝核问题的共同反应有四方面: 1、对朝鲜退约感到遗憾和震惊,对事态的发展深表关注。国际社会普遍认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布什于7月7日至12日首次出访非洲的塞内加尔、南非、博茨瓦纳、乌干达和尼日利亚五国。这次布什总统访问非洲虽有所获,但不如五年前克林顿访非时受到那样热烈的欢迎,而且出访前遭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批评,指责他越过联合国以军事推翻萨达姆的做法,并避而不见布什;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则以比较委婉的言语表达了非洲各国对美国和布什的不满;尼日利亚部分群众冲进美国驻尼使馆抗议布什的到访;南非群众也上街反对他访问非洲。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白宫举行会晤。这已是布什第五次会见中国高层领导人,布什本人也曾两次访问北京,这些都显而易见地证明中国在美国政策中占据重要位置。 华盛顿十分清楚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日益上升的作用,并为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则支持美国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北京向阿富汗提供了1.5亿美元的援助,支持通过安理会关于伊拉克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2001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称美国对朝鲜政策的评估已经结束,美国将恢复同朝鲜的谈判,就导弹问题、核技术和朝韩边境的朝鲜驻军规模等问题继续进行美朝对话。一个星期之后,即6月12日,美国与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进行了接触。观察家们纷纷认为,这次接触充其量只是朝、美双方就今后会谈的程序性问题进行磋商,但毕竟显示出在中断了近4个月之后,美国和朝鲜之间的谈判又将重新开始。这是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所出现的令人鼓舞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