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恐怖主义的国际化对各国及地区安全构成了现实的危害,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势在必行。国际社会要完善反恐怖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发挥国际刑警组织在国际反恐怖中的作用,切断恐怖主义的资金供给渠道。  相似文献   

2.
当代世界的恐怖主义和反恐怖斗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恐怖主义问题是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恶性问题。它破坏正常的国际社会秩序,威胁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安全、稳定。在特定条件下,恐怖主义活动带来的危害不亚于军事冲突或局部战争。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国际反恐怖斗争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历来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但同时认为,要彻底消除恐怖主义,还必须着手缓解各种社会矛盾,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和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今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呈现出恐怖组织多元化趋势,恐怖分子使用高科技、生物化学作为恐怖活动武器的危险剧增,恐怖分子越来越多地将无辜平民作为打击的目标。面对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国际合作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途径。国际社会必须完善反恐怖国际合作机制,切断恐怖主义的资金供给渠道,加强国际司法合作,促进恐怖主义犯罪的“非政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政治斗争的特殊表现形式,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安全构成了 极大的威胁。尽管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恐怖主义的危害性,但对恐怖主义的认识还是千差万别 ,造成国际反恐怖合作举步维艰,打击效果不显著。从历史角度分析,恐怖主义的发展经历 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近现代恐怖主义的发展还与一些极端 思潮关系密切,这些思潮,如宗教极端思想、无政府主义、种族主义、新纳粹主义等等,对 恐怖主义的发展起到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打击恐怖主义对当代国际法律框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打击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 ,但对恐怖主义活动的打击应在国际法律框架的约束下进行。尊重国家主权 ,加强国际合作 ,特别是要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在这种条件下采取的反恐怖行动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有增无减,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仍处于高发期,对中国境内恐怖分子的刺激和示范效应不容低估。恐怖主义在中国的存在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是境内与境外、历史与现实、网上与网下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长期积累的结果。反恐怖实践表明,既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选,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可供借鉴,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既需要制定与实践同步进行的反恐策略,也需要将宏观防控与微观防控相结合。要在客观分析当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反恐怖主义斗争态势与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法律治理在反恐怖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构建反恐怖安全防范体系和社会化参与机制,全面提升反恐怖情报信息工作能力,深化反恐怖警务合作,推动反恐怖国际法律合作和刑事司法协助等。  相似文献   

7.
国际反恐怖主义犯罪的斗争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各国在有关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准确界定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寻求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相关定义是解决各国分歧的首要问题;同时,明确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于准确判断并有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际反恐怖斗争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恐怖主义威胁还将长期存在。全球正迎来恐怖活动的"第四次浪潮",欧洲正面临空前的恐怖主义威胁,恐怖活动高潮呈现新特点,恐怖袭击已形成特有模式,欧洲国家在政治、社会等方面面临恐怖极端组织的现实威胁,国际反恐协作的统一联盟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与挑战。欧美联合打击下的"伊斯兰国"组织实体力量明显衰减,其传统战略已出现新的调整。欧盟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反恐打击工作,充分发挥欧洲反恐中心的职能作用,积极借鉴总结他国反恐情报中心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强欧盟内部的反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犯罪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地区安全的极大威胁,各国应致力于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联合国制定的反恐诸公约中,越来越强调预防和打击恐怖犯罪的各项合作,我国已经加入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我国也是深受恐怖主义危害的国家,非常重视反恐的国际合作。应当完善立法,特别是应当尽快设立反恐怖犯罪的专门法典,以更好地应对恐怖犯罪。  相似文献   

10.
在严峻的反恐局势下,很多国家通过立法建构了完备的反恐怖行动机制,以加大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力度。具体包括反恐怖行动的概念、指挥体系、程序以及反恐怖行动的合法性等。我国已存在反恐怖行动的实践,但欠缺相应的法制保障,因此我国应加快完善反恐立法,建构富有本国特色的反恐怖行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际恐怖主义严重危害了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安全。当前的国际恐怖活动具有新的形式和特征,给国际社会预防、打击国际恐怖犯罪造成极大困难。国际社会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对防止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反恐怖主义国际立法还不完善,应在联合国领导下加强国际立法机关建设,制定国际反恐怖主义法典,协调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的关系,加强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给国际恐怖主义以最严厉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制定我国《反恐怖法》须与我国缔结或签署的国际条约相协调,须明确我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将我国恐怖主义与特定民族和宗教相联系,加强国际合作,坚持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13.
反恐怖主义国际公约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打击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犯罪活动 ,国际社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反恐怖主义国际公约。我国刑法关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及相关反恐怖主义条款的规定 ,体现了国际公约的精神和原则。当前 ,修改和完善刑法、制定反恐怖主义专门法规、实现反恐怖主义立法全球化是我国加强和完善反恐怖主义立法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4.
国际反恐斗争需要明确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一种学理概念研究,因此有必要提倡“从学理走向规范”的研究方法,即应加强法律(规范)概念研究,应在现行有效的13个全球性反恐条约中的各种特定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国大会等平台,在《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草案)中尽快就一般性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在联合国框架内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的实质与中国反恐怖主义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恐怖活动是一种跨国刑事犯罪,国际社会已制定了多个双边、多边国际条约,但尚缺乏对恐怖主义的统一法律定义,也缺乏全球性的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公约.中国历来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并为此作了多方面的不懈努力,2001年6月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一个以反恐怖主义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性组织,并加快建立联合反恐怖机构.  相似文献   

16.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恐怖主义犯罪惩治应坚持法律制裁、预防和控制相结合,遵循国际法原则,加强集体安全合作观念。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反恐法,增设罪名,注意法律之间的协调配合,构建严密的反恐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自美国“9.11”事件后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相应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中国一贯坚持反恐立场,在刑法中也有明文规定,但需补充和完善。针对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呈上升趋势,各国应确立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集体安全观,联合国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国际立法与合作,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18.
防治恐怖主义犯罪重点在于对恐怖活动犯罪定罪处罚和国际合作打击恐怖组织。认定恐怖活动犯罪应从其特殊目的、恐怖手段、公开性、国际性方面把握;认定恐怖组织宜采取行政认定模式,便于开展国际反恐合作。增加恐怖活动犯罪的罪名、加重法定刑和完善反恐诉讼程序是刑法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可行之举;加强出入境管理、严格监管金融活动、严格控制危险物品流通和建立专门反恐机构是国际反恐合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关于什么是“恐怖主义”,各国立法有些有多种规定,有些未作规定,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际社会也未能在“恐怖主义”定义方面达成共识。究竟为什么给“恐怖主义”下定义如此不易?是否必须给其下定义呢?又如何给“恐怖主义”下定义?作为反恐法律制定和研究的起点,这些都是反恐理论与实践皆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恐怖主义犯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的目的基本相同。但二者在构成要件、活动特点和法律适用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由于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罪名设置的缺陷及程序法的缺乏等原因。导致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大多以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罪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碰的刑法中相关的普通刑事罪名处以刑罚。这不仅抹杀了恐怖犯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普通刑事犯罪的界限,而且导致我们在寻求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时遇到障碍。因此。厘清恐怖主义犯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界限是准确、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