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邓小平的全球化理论是我们30年来融入全球化潮流的重要指导思想,改革开放是"复关"、"入世"的历史前提和重要保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三条基本经验:融入全球化进程是时代潮流和社会主义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要把坚持独立自主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两者结合起来;必须选择与本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全球化融入模式。我们今后要推动全球化的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树立新型对外合作理念,实行新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官方话语中认为全球化这一词汇的特征是:经济界定与机遇论。这种界定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完美契合,因此迅速成为中国内外政策的一面旗帜。中国的全球化实践进程主要包括改革国内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组织特别是WTO以及参与和引导区域合作等。这其中经历了波折,也存在不足。我们要注意平衡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义桅 《当代世界》2014,(12):19-21
<正>自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感叹"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到三十五年前邓小平同志断言"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改革之于中国成为融入主流国际社会、抓住全球化机遇来释放制度活力和人民创造力的不二选择,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中国改革,通俗地说就是围绕"太阳"公转。这个"太阳"就是世界大势,现在讲就是全球化。如今,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全球化不再是一个既定条件,本身具  相似文献   

4.
覃爱玲 《南风窗》2014,(5):41-44
<正>中国制造面临危机,必须转型,这已经成为各界的普遍共识。而如何转型,则是一条仍在探索的艰难之路。这意味着中国必须重新定义自己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并寻找支撑本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自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自力更生"的封闭式经济重新融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分工体系中,并凭借东南沿海的区位优势,亲商政府的大力推动,大量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迅速抓住世界特别是东亚产业转移的机会。短短20余年,无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全球地缘政治博弈更趋复杂激烈,导致"逆全球化"思维日益显现、"去全球化"声音日渐高涨,人类社会需要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对此,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提出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应对全球治理顽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优化外部发展环境的基础前提,也为世界各国指明了全球治理改革的方向。中国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思想指引,从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起步延展,为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6.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如何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的关系,就成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定位的关键问题。尽管与目前的资本主义全球化一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是希望将人类社会纳入某种合理的秩序当中,但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相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当代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本质是在美国霸权基础上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它是帝国权力、资本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以"普世价值"为名)的混合体。这种中心—边缘范式的全球化必然是不均衡与不公平的全球化,也是瓦解地方知识与道德秩序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带给人类的,除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必然伴随着中心对边缘的压迫、资本无序扩张的混乱以及边缘地区文化的灭绝与道德的解体。当代世界的失范尤其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边缘地区的混乱,正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弊端的集中体现。而恰恰是认识到了这种弊端,并力图解决这种不平衡、不公正、不道德的弊端,才有了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体理念。这一理念真正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超越,而且在权力、市场与文化三个维度上对人类既有的全球化体系进行了重大的重建,而"一带一路"正是这一伟大实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王新奎 《国际展望》2011,(6):I0001-I000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始终。中国加入WTO不是从2001年开始的,最初动因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只是由于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持续了近20年。这20年以及中国入世十年来,实际上就是一个中国以WTO为动力,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战略,以不断地学习、借鉴作为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不断推动中国改革和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形成,在与全球化互动中发展。近40年来,全球化不断改变着中国,中国也日益塑造着全球化。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渐成风潮,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维护者,中国模式提供国际发展案例,"一带一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国方案贡献全球治理思路。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引领作用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影响与贡献,开启了全球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百年变局下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尊重全球化发展规律,摈弃逆全球化思维,创新全球化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百年变局下数字经济正成为发展新形态,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世界经济处于深度变革期,经济全球化转型的压力与动力正在积聚。中国通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既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增长动能,也推动全球化快速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转型有赖于中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方式、治理机制及发展动力转型,为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化并不完全是新现象,古丝绸之路就是一个例证。这一古代的长距离贸易通道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在过去的确存在,而且使东方成为了全球化的中心。现代全球化进程则在西方开启,向东方发展,北美和欧洲国家最先受益。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参与全球化进程。从1990年开始,中国加入了更多的国际组织,现在是许多重要国际机制的成员。2013年,中国国家主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皮沃瓦洛娃博士在《今日亚非》杂志2011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形成了一种趋同性"混合经济",这种经济既不属于经典社会主义,也不属于新经济政策式社会主义,但是这种经济里有作为社会主义必要成分的"对生产进行社会调控"的思想,因此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经济学界一直在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社会生产规律和物资财富分配规律的所有知识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正>记者:"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合作发展理念。倡议提出至今,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您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如何评价?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又有什么意义?沙尔平:我认为,"一带一路"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更高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之伴随的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上的巨大变革。这一过程德国也经历过。在经  相似文献   

13.
曹海军 《南风窗》2013,(25):85-85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方向,11月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划定生态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建设美丽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城市化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和发展路径问题日益突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新型城市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明确提出要"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这是中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吸收借鉴全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问题而贡献的"中国方案",其实质是对传统全球化进行扬弃的新型全球  相似文献   

15.
王金强 《当代世界》2010,(4):55-56,7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中国开始越来越关注如何拓展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海外利益的实现应该置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视角下,这也决定了中国海外利益的实现必然要在国际社会基础上探索合法性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苗杨  蒋毅 《当代世界》2015,(1):71-72
<正>"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国内国外新形势而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构想。西藏作为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段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与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门户,应当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的重要契机,实现交通、贸易、金融、能源和现代物流业等领域的跨越式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5):44-46
着眼长远,全球化过程有些挫折和曲折,但全球化大的趋势没有变,我们的政策如果出现变化,就可能会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再次变为被边缘化。入世10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无需赘言,中国也正在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议程,开展双边和区域贸易关系的建立。但在全球化走到当下,欧美经济体出现经济衰退时,对于中国经济是否过于夸大和依赖外向型经济的反省也显得格外突出,在另一个层面上,也出现了从"弱者"向"强者"快速成长期间的心理膨胀,经济民族主义的声音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方案深刻把握中国崛起与世界转型相辅相成造就的新格局,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为开辟新全球化时代贡献了中国智慧,是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更美好世界的密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组织召开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旨在探讨政党政治的未来,探索创新人类政治文明。中国和合文化超越西方对立型政党政治和分的政治哲学,推动再造政党,再造政党政治,从而也为自己正名。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与为人类服务的有机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共逻辑就是,传中共治党治国理政经验,造共赢之势;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共方案,践大道之行;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中共担当,呈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新型全球化和新型全球治理,必须推动构建新型政党关系。"一带一路"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彰显共产党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由此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开始意识到国家经济安全对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性。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