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借鉴和运用了谢林的直观原则,又赋予了直观原则全新的内容。一方面,黑格尔扬弃了谢林自我直观的感性形式,把直观设定为绝对思维的初始规定,另一方面,黑格尔又把直观设定为概念本身的反思形式,正是在直观中,概念才获得了发展自身的原初动力,从而建立起自身。黑格尔扬弃了谢林的那种没有概念的直观,把直观那个感性的形式联结到概念的反思关系,使直观本身进入到概念自身的规定,这正是黑格尔在直观概念中超越谢林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克服物化的研究将"中介"概念的能动作用凸显出来。"中介"作为黑格尔辩证法的关键,蕴藏着黑格尔哲学的能动秘密。通过研究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意识-自我意识的过渡,能够发现"中介"的能动性来源于被黑格尔扬弃掉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正是立足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之上,实现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超越,这是马克思哲学的能动关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变革,从对以往哲学的发展角度来说,就是以"感性现实"为出发点颠覆了形而上学贬抑感性的理性主义传统,又以"感性活动"为主导原则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的直观受动原则,从而宣告了那种脱离感性现实、超越实证科学的玄思哲学和脱离物质生产劳动的被动僵化的人本哲学的终结,实现了哲学致思取向从抽象的概念世界和被动的自在世界,转向作为感性个体的人的自为的现实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4.
张其学 《理论导刊》2002,1(7):38-40
“直观”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石性概念,是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工具和建构自己新哲学的原则。对于费尔巴哈的“直观”概念,不应仅从认识论意义上去理解,而应放在“世界观”视域中去把握。“直观”对于费尔巴哈是一把“双刃剑”,依据“直观”,他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也正是由于“直观”,他的唯物主义成为“直观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成为不彻底的,认识论成为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在历史观上滑向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实质上就是思想反思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反思不同于康德的批判反思和黑格尔的思辨反思.这种实践反思是奠基于社会实践与历史关系基础上的反思,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建构意识、扬弃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在对"历史走向"的把握中形成问题意识,在对"片面实践"的扬弃中完成理论自身的重构,在彻底的批判中,完成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超越黑格尔主义的思辨哲学和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关键是"实践"概念。实践作为人的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既把思辨哲学的观念批判转变为社会批判,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仅仅把人理解为感性对象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客观自由原则是对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的扬弃。形而上学以知性的方法去把握无限之存在,其方法和内容是不匹配的,是不自由的学说。经验主义起于"具体内容"和"坚实据点"的需要,但是它仍有外物相对峙。黑格尔揭示了经验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上的不假外求,而远没有达到对事物内在必然性的认识。黑格尔通过并扬弃形而上学、经验主义的自身环节,达到了客观自由。客观自由是无限的原则。现当代学者对黑格尔客观自由原则的前提、思想理路和价值取向做了多角度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追求逻辑的明见性,欲从直观中找到逻辑的根据,因此,胡塞尔所走的是一条可称之为“从直观到逻辑”的道路.黑格尔虽强调要用逻辑形式表达真理、绝对,但这种逻辑在其终点处却能直观到自身,绝对得到了显现,这表明黑格尔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可称之为“从逻辑到直观”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不很明显.胡塞尔和黑格尔走的道路虽然不同,但他们却达到了相同的结果,这就是直观和逻辑的统一.他们的殊途同归表明理性活动本来是直观与逻辑的统一体,只有从活动上去理解直观规律和逻辑规律,这个统一体的全貌才能被理解.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扬弃涉及三个理论层面:认识的客观性层面、真理性层面与现实性层面。黑格尔曾对近代以来哲学的核心问题即认识的客观性问题进行批判,指出其矛盾根源在于将真理理解为"恶的无限性",并以"真正的无限性"为原则提出认识的真理性问题,以其客观真理体系扬弃近代以来的"我思"哲学。马克思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扬弃就在于提出关于现实性的理论,扬弃黑格尔的思辨真理观,阐明只有在现实性的层面,亦即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认识的客观的真理性,从而完成认识论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成果。马克思以工业为实践的核心概念说明感性的人的活动,分别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上阐发了工业作为实践概念的内涵。在一般意义上,工业是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文化创造活动;在特殊意义上,工业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历史运动,它从两个方面给予人的本质以历史的形式:一个方面是以它的有用的对象形式赋予人的本质以经济的形式,使经济的形式、经济的活动成为人的本质的表达和自我实现的基础;另一个方面是以资本的形式完成对人的统治。在阐发工业的一般意义时,马克思以异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扬弃说明人的本质创造的辩证过程,彰显了唯物史观的文化品格;在阐发工业的特殊意义时,马克思提出了两个批判原则,即资本的批判原则和道德的批判原则,彰显了唯物史观的批判品格。因此,对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我们既不能在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框架中,更不能回到前资本主义的传统文化的框架中去理解,而只能联系现代工业的变革,从历史科学传统的继承与变革的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11.
刘怀光 《理论探讨》2001,42(6):28-30
在黑格尔以人类精神形态史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中,理性思辨遮蔽了感性现实.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就是从突出感性活动出发,把人的活动及其各方面的矛盾纳入感性活动史的理论架构来解决.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这种感性活动史代表了马克思深入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社会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90年代初期在康德摧毁古典形而上学以后对能否建立一种基础哲学有过一场争论。谢林在他的"同一哲学"阶段试着将哲学最高原则置于比费希特的"我"更高的位置:在一个"绝对"中,这个"绝对"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但同时也非二者,而是二者的绝对"同一"。谢林把这个"绝对"称为"我",并赋予它一种自我认识的关系。荷尔德林反对建立基础哲学,对荷尔德林而言,"存在"必须与"同一"区分开,他认为谢林把"存在"与最高意义上的同一性混淆了,并通过对判断与自我意识的批判试着在一切思考关系以外设定一个"存在"。  相似文献   

13.
西方形而上学与逻辑的本质关联起源于语言上对系词的追问。逻辑学整体上可以分为无内容的逻辑与有内容的逻辑。无内容的逻辑即是以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形式逻辑为开端,经中世纪经院哲学发展,在现代通过弗雷格、罗素、逻辑实证主义及分析哲学发展到顶峰的纯粹形式化的符号系统。它将形而上学消解于语言符号的结构分析中;有内容的逻辑以亚里士多德范畴论划分存在的不同等级为开端,近代经康德先验逻辑确立了范畴与感性直观的先天关联及黑格尔以思辨逻辑揭示了存在自身证成的内在机制。海德格尔以胡塞尔对范畴直观的描述为引线,在有限性的"此在"之在世存在的生存方式上,指出形而上学是逻辑学的基础而不是相反。马克思将通达形而上意义的辩证法复归人的感性实践,打破了辩证法的神秘性和理论性,澄清了形而上学逻辑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哲学研究形成瓶颈时,哲学现实性及其实现条件与途径的问题,理应成为哲学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上,黑格尔不仅对现实作出了哲学解读,而且其哲学体系中也有社会现实的积极呈现。然而把现实消解于理性的黑格尔哲学最终无法实现,马克思正是在批判黑格尔的现实的哲学的基础上,从两个结合、四个转变与五个命题等三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开辟了哲学实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哲学研究形成瓶颈时,哲学现实性及其实现条件与途径的问题,理应成为哲学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上,黑格尔不仅对现实作出了哲学解读,而且其哲学体系中也有社会现实的积极呈现。然而把现实消解于理性的黑格尔哲学最终无法实现,马克思正是在批判黑格尔的现实的哲学的基础上,从两个结合、四个转变与五个命题等三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开辟了哲学实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一场举世震惊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之后,引起了人们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深入回顾和反思。“反思”是英文reflection的意译。它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有不同的涵义,通常指精神的自我活动和内省方法。洛克哲学中把它作为一种内省经验,黑格尔专指对思想本身进行反复的思索。我们所讲的反思,是通过回  相似文献   

17.
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中,反思范畴是本质论其他诸范畴推移转化的形式,是知性到辩证理性中的一个环节,是认识真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劳动哲学的双重扬弃,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当代西方学者将非物质劳动理解为价值的来源,试图否认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根本上混淆了财富创造和价值生产的本质区别。作为一种直接劳动,非物质劳动只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实体依然是去除一切质性规定的抽象劳动。同样,所谓知识价值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概念,不论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知识,还是被资本吸纳的知识或资本化的知识生产,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抽象劳动仍是价值的最终实体和来源。从这个角度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仅把辩证法理解为一种通过内部矛盾斗争来发现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那么研究"颠倒"问题的意义并不很大。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内容和形式上的一致性。内容是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简单地把辩证法从思辨哲学中抽出来就破坏了黑格尔哲学的一致性。既然黑格尔发现了辩证法的真正规律,就不能简单地认为他用辩证法的逻辑推出了完全错误的内容。应该回到黑格尔哲学理论本身,发现其作为哲学前提的"自我意识"的思辨本性。马克思的真正意图就在于消解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元价值,在现实的解放的意义上重新确立黑格尔的自由哲学。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哲学与康德哲学有一种渊源的关系,二者又有一种本质的不同。康德哲学是一种观念论的哲学,但属于个体知性化的唯心论。黑格尔的哲学也是观念论的,但其真正的实质则属于绝对理念论。从源流上来讲,康德的哲学源自于普罗泰戈拉和休谟的主观化哲学,而黑格尔的哲学则源自于斯宾诺莎及谢林的实体化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