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礼 《八桂侨刊》2004,(2):52-53
黄运来先生是广东潮州普宁县人.他从有记忆起,就生活在痛苦中.因为他是“地主的狗崽子”。任何一个孩子和大人,打了他都白打,没人管;要是他打了任何一个孩子,那怕只是碰了人家一下。人家大人孩子找上门来,他的父亲都得逼他低头认错。当然还得挨一顿打。“地主崽子”还敢打人,那真是自找苦吃。  相似文献   

2.
胡冰 《人民公安》2013,(9):18-19
大人总喜欢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但凡回答两个都好的.肯定是经过深思的官方答复。因为在幼儿心里,妈妈肯定是默认选项。  相似文献   

3.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0):62-63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非常敏感的警察.由于父母离异.我从小就跟姥姥在一起生活.但在我10岁那年姥姥因病去世了.我只好跟着舅舅和舅妈一起生活。为了得到大人的喜欢,我很听话.主动收拾房间、做家务,大人们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自己也很要强.在学校期间一直都担任学习委员.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公安院校。工作后自我要求也很严格.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但在工作中我有个毛病总是折磨着我.那就是爱猜疑别人。只要领导对我的工作不满意.  相似文献   

4.
什么算大人?什么算孩子?具体的界限在哪里?年龄、身高、相貌、衣着、知识、阅历?是大人怎么样?是孩子又怎么样?是孩子得听别人的,是大人就可以随自己.孩子意味着幼稚,大人标志着成熟.  相似文献   

5.
孩子就是孩子,大人就是大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童言无忌是任何人也难以改变的客观现实。尽管孩子说的是大人难以启齿的实话,但因为是孩子,还不懂得人情世故,有些话虽然难听或者让人非常尴尬,但你却会觉得好笑,有趣! 那年,女儿星星三岁。一个周末的晚上,餐毕,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时,不知谁放了一个响屁,星星灵机一动,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她从老到小,一个一个地质问:“是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20日上午,伴随着天空中时停时落的雨点,龙岩市永定县高坡镇的大路旁,一群人正在翘首龙岩市区方向,脸上交织着紧张与兴奋的神情。这是由几个大人和一些孩子组成的队伍。孩子的脖子上都戴着红领巾,显示出他们是在校的学生,那几个大人应该就是老师  相似文献   

7.
十六岁     
16岁在孩子的眼里是大人的年龄,在大人的眼里是孩子的年龄。 16岁,冲动、热忱,复杂而单纯,嫩绿而充满生机。 ——啊,16岁是希望的年龄! 16岁,心里有泪,为那首没有发表的小诗,为那次考试没有得第一,为在同学们面前没有第一个戴  相似文献   

8.
如同一部《红楼梦》,对于年,则是孩子看见热闹.大人看见劳碌,成功者看见红火,失意者看见无奈……而从年当中看见厌烦的人.大约是缘于生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说明活力尚存,贼心不死,希望还在。  相似文献   

9.
幾米 《中国减灾》2011,(9X):31-31
<正>大人希望自己孩子的脑袋里,开出智慧的花朵,而别人孩子的脑袋里,最好只是一堆杂草。可能的话,你还想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美洲原住民有句谚语"同时追逐两只野兔,你将一无所有。"而光芒万丈的人生,绝不该只因为一点点错误,而终身遗憾。  相似文献   

10.
一个平常的三口之家一下子躺倒了父母两个大人,正在上学的孩子该怎么办?一个家徒四壁的学生,如何继续着她的艰难求学路?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公安》2013,(9):17-17
1.向别人询问,说“请”。2.接受时,说“谢谢”。3.除非有意外,否则切勿打断大人们的交谈。大人谈完话后会注意到你并回答你。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记忆里,大凡传统节日都与吃吃喝喝分不开,所谓大人盼种田,孩子盼过年,因为孩子嘴馋,过年过节有好吃的。但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却不以吃为主,元宵节是"闹"出来的,俗称"闹元宵"。  相似文献   

13.
闲言碎语     
人们生活习惯了的东西,好像就是真理,其实也未必然。咱中国人世世代代就有个习惯,在孩子懵懂之中,便要其立志将来,当大官、读大书、做大老板,女孩儿长像稍稍水灵点,左看右看都像演员。所以三岁背诗百首,数数千余,人前背后夸赞孩子聪明有佳。在大人的诱导下,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问他们将来志向是什么时,得到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当大官、大科学家、大老板或演员,没有几个孩子说将来当个好工人或厨师的。如果那个小孩真的这样说,不仅是丢了小孩本人的面子,也丢了家长及老师的面子。  相似文献   

14.
创慧 《青年探索》2004,(5):50-50
国际夏令营的辅导员发现美国孩子胆子特别大,他们不怕天黑,不怕单独外出,不怕山高水急,也不怕昆虫野兽;说话“冲”善交际,一般也较有主险情。敢想敢闯;不需要大人陪伴,也从来没出过什么险情。在这方面其他国家的孩子就不如美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有20多年儿童教育经验的辅导  相似文献   

15.
心债     
慧敏是我儿时的伙伴,那时我们两家的院子用矮矮的栅栏隔开,彼此一招呼就手拉手一起出去了,跳皮筋、跳房子,没头投脑地疯玩儿。我俩名字相近,两家大人喊我们时,我俩总一起答应。我们住的厂区在京郊的一个小镇上,附近就是村落。有一次,我们俩与其他同伴一起玩捉迷藏,我俩藏到一个生产队场院的麦秸垛里,别的孩子找不到我们,我们也不敢出去,藏着藏着就睡着了。天渐黑时,两家大人见两个孩子都没回家,满世界地找,最后见我俩挤在一起睡得正香,大人们觉得又气恼又可笑。1964年,我俩又~起上学,并分到一个班,更是形影不离了,就连…  相似文献   

16.
周青兰 《西部社会》2003,(10):24-24
多年来,在幼儿教育问题上,许多人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教师的意志是孩子行为的准则,因此造成许多孩子的行为消极被动、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有的家庭中孩子的一切行为都由大人包办代替,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在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问题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父母的歌谣     
父/母/的/歌/谣(散文)□程宝林有十多年没回乡下过年了。前不久,约齐了众多的弟妹,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孩子,老老少少17人聚了个热热闹闹。拍“全家福”那会儿,3个儿子,两个儿媳,3个女儿,两个女婿,将父母大人簇拥在长凳中央。4个孙辈,正好是两对金童玉女...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记忆里,大凡传统节日都与吃吃喝喝分不开,所谓大人盼种田,孩子盼过年,因为孩子嘴馋,过年过节有好吃的。但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却不以吃为主,元宵节是"闹"出来的,俗称"闹元宵"。我的家乡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过去的乡村,没有多少娱乐生活,一年到头忙忙碌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好不容易熬到了春节,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了个快乐年,眼看春  相似文献   

19.
李庆山 《人民公安》2006,(22):45-45
今年5至6月间,某市及周边各县广为流传着一则骇人听闻的谣言,说:“最近有一伙专门侵害中小学生的犯罪团伙,将孩子掳走后,活活弄死,掏心挖肝。”还有传说:“某县已经有十几个孩子的心肝被掏走了。”还有人说:“有人发现一个小面包车内装满了小孩的尸体。”等等,谣言越传越邪乎,越传越恐怖,让人难辨真伪。于是有不少家长为了保证自家的孩子安全,每日上下学都由大人接送。也有学校的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在全校学生大会上或者班会上,再三叮嘱孩子们要注意安全,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这样…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弱小决定了他们需要安全的环境,外面世界的未知、周遭环境的改变或是身边大人的情绪影响,都容易使孩子感到紧张。但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紧张,你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