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文志 《求知》2007,(12):44-45
一、我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杜彩霞 《求知》2005,(11):23-2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业能力,更加注重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对于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曹立 《求知》2008,(11):12-14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发展观的丰富与升华。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首先就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资源投入、结构转换、技术创新等手段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创新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严峻挑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循环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寻找发展循环农业的途径,需要多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人才可持续发展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各种社会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江泽民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观察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其中科教兴国战略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优良的人才环境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胡仁霞  孙杨 《学理论》2008,(6):33-35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循环经济已初步形成了三个大层次的实践模式。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角,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正在总结“九五”发展成就,研究制定“十五”发展计划,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于“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具实践意义的现实问题。可持续发展评价,是政府实施调控并实现动态量化地反映其发展进程和质量的基础工作,因此,亟待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论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四川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健发展的基础。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的发展一方面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满足农民增产增收的利益保障。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确保四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教育、科技、资源、投入、环境、产后保障、政策与法规等方面,建立健全扶持与保障体系,最终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琳 《学理论》2012,(16):24-25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而生态城市建设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不仅要求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也要求人与人和睦相处,每个市民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城市应当和谐地发展,理性地发展,全面地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的耕地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严重不足,西部地区尤为严重,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态经济,其内涵和目标决定了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和解决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我们应当结合西部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明中 《理论探索》2005,3(6):98-100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没有明确提出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但在其发展战略中却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包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当代中国的文明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转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双重危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和文化冲突不断加剧,使得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友好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更是人类社会享受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在中国的提出与实践有其必然性,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与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13.
牛桂敏 《求知》2002,(7):34-35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其结果是:不仅制约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把自然环境看作有价值的资源,把环境成本计入经济发展的总成本,努力寻找降低环境成本的方法与途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川要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目前四川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实现四川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四川土地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毅 《理论导刊》2003,(2):12-15
提出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观,揭示精神文化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和“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与创新。批判了工具文明的弊端及负面效应,重审人类共同选择——现代化文明转型的价值尺度和终极目标。展望了中国转型的核心、主题和历史归宿:由农业文明向工具文明、从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 or Circular Econom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其内涵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循环利用能源,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  相似文献   

18.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改善环境,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决非易事。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攸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高素质的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邓小平从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推动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