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由叶挺、项英分任军长、副军长。为抓紧抗击日军侵略,新四军未及休整补充,即边集结编组,边向江南及皖东敌后挺进开展游击战争。当时,新四军处在日、伪、国民党的多重包围之中,处境艰险,为及时获取各方情报,新四军成立了绝密的电讯密码破译机构"三山办公室",这支精干的红色"听风者"队伍,在皖南事变前为新四军纵横大江南北提供了重要情报保障。胡立教创建三山办公室新四军成立之初,虽有来自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1万多人,却连一部电台都没有。1937年9月28日,原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的项英到南昌与国民党方面谈判,为与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团取得联系,竟只能通过地方电报局拍发明码电报。建立自己的无线电通讯网成为新四军组建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党史知识     
《湘潮》1993,(6)
类别____新四军新四军是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同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谈判协议,南方八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统一改编为新四军。  相似文献   

3.
晓燕 《党史文苑》2007,(8):36-37
1937年10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江西等南方八省边界十多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新四军(简称新四军)。  相似文献   

4.
正新四军是由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分散在南方八省14个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组编而成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新四军军部是在武汉汉口诞生的,有些记载说其在南昌成立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史实。新四军军部诞生在武汉汉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逐渐表现出愿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愿望。国共双方就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事宜达成共识。中共中央即刻派张云逸前往澳门请叶挺出山,负责红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05,(9):24-29
一、泯恩仇,共携手1937年10月2日,南方八省边界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不久,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军部少校参谋顾玉良及孙克骥、吴源生等人到福州,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就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进  相似文献   

6.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失陷,祖国半壁河山遭日军铁蹄践踏.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神圣旗帜,与国民党摒弃前嫌再握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继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日战场之后,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走出深山老林,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江西是新四军的故乡.  相似文献   

7.
林木 《党史博览》2011,(9):2+59-F0002,F000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随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陆续设立了办事处,有的称通讯处或交通站。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八路军办事处也称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但通常仍称八路军办事处。  相似文献   

8.
新四军是由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分散在南方8省14个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编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新四军军部从诞生到撤销番号的9年时间里,其驻地有9次大的变迁。{1}诞生在汉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逐渐表现出愿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愿望。国共双方就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事宜达成共识。中共中央即刻派张云逸前往澳门请叶挺出山,负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的工作。北伐名将叶挺,在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失败后,曾受到不公正对待,在海外流亡10年,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冬,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组建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12月,新四军军部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成立,1938年1月移驻南昌。新四军全军辖4个支队,其中第二支队由闽西、闽粤边、闽赣、浙南4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这支武装力量,是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全面打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经国共双方谈判,于8月下旬将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0月,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南北呼应,并肩抗战。在新四军成立之初,谁来具体指挥这支部队?毛泽东作了慎重考虑,在国民党确定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后,10月30日,  相似文献   

11.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失陷,祖国半壁河山遭日军铁蹄践踏。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神圣旗帜,与国民党摒弃前嫌再握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继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日战场之后,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走出深山老林,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江西是新四军的故乡。当年,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块红土地上率先高擎起南方8省国共合作的火炬,汇聚起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创建了铁的新四军。此后,这支抗日劲旅驰骋大江南北,纵横华中敌后,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  相似文献   

12.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汇成一道抗日铁流,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这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对开展华中抗日战争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一九三八年四月中旬,新四军二支队全体指战员在张鼎丞司令、谭震林、栗裕副司令统率下,先后胜利到达了皖南岩寺和潜日集结。用半月到二十天的时  相似文献   

13.
在著名革命老区武夷山下坑口的长涧源纪念亭、市郊鸡公岭纪念碑、列宁公园闽北烈士纪念亭,曾安放过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黄道、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陈昭礼、驻福州办事处主任王助的忠骨。1937年10月,国共两党在南京达成协议,将留在南方8省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除琼崖游击区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同年12月,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尔后移至江西南昌和皖南岩寺。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随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在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并于1937年12月25日在湖北汉口组建了新四军军部.此后,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于19...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就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达成共识,决定由叶挺担任军长,在武汉组建新四军军部。于是,叶挺来到武汉,并全身心地投入新四军的筹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师,共4.6万人。10月21日,又宣布将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北伐名将叶挺任军  相似文献   

17.
正1944年夏天,由中共安徽省旌绩县委书记唐辉领导的绩溪游击队,在皖南鸡公关伏击了国民党顽军五十二师(皖南事变中"围剿"新四军的主力师之一)运输队,不费一枪一弹,缴获了步枪子弹2.9万发、手榴弹1000枚,不仅武装了自己,还有力地支援了皖南各支游击队和浙西游击队,并将一部分弹药护送过江支援了新四军第七师。这是皖南游击队继庙首第一仗后,又一次影响很大的战斗。  相似文献   

18.
(一)新二支队的组建情况皖南事变的新四军新二支队是老二支队(司令张鼎丞、副司令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主任王集成)的三团和四团一营发展起来的。坚持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于一九三八年一月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以红八团(三支队)、岩宁连一支队、上杭七支队、汀瑞支队、岩连漳、龙岩等  相似文献   

19.
张鹏 《党史纵横》2014,(6):42-44
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虽全力抵抗,但不敌装备精良、作战彪悍的日军,经过三个月的血战,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兵锋西向,大举进攻,江南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芜湖等城市相继沦陷。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开始第二次合作,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改编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马上挺进抗日前线,参加对日作战。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而江南地区,在南京失陷以后,政府崩溃,军队撤出,江南  相似文献   

20.
小芦溪点编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经过谈判,同意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北伐名将叶挺为军长。不久,中共中央派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从陕北来到福建,同国民党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