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芳莲  袁新秀 《传承》2013,(5):54-55
建国后,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毛泽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其探索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积极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式。回顾毛泽东为探索和谐社会所作的努力,对我们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庆贤 《桂海论丛》2005,(Z1):39-40
2005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那么,什么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呢?"三农"问题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滞后,城乡之间差距仍然较大,而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引发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我们党认真分析国情,总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毛泽东是我党最早自觉认识“三农”问题重要性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成为我党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光辉典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对我们探索解决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不是完全清醒"到逐渐清醒的发展过程。列宁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实践中犯了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解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总结。江泽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的取向在于提高国民的福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而核心是农民问题,只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才能顺利解决.要解决农民问题,唯一的出路是继续深化改革,把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诸如人口、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以改革,逐步建立新的体制,使农民逐渐富裕起来,逐步把农民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不是完全清醒"到逐渐清醒的发展过程.列宁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实践中作了进一步探索.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总结.江泽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朱德对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思考和探索,他认为搞社会主义应该让农民富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进步的主张,同时批评了在"三农"问题上的"左"的错误.他的思考和探索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有许多是正确的,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变为现实,他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思想方法,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反过来说,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先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了“三农”问题,就攻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坚固的关隘,也解开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解之结。“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如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探索,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探索的重要遗产,成为我们今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资源。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上的探索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著作中。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探索的得与失对于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极为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科学分析和判断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思想,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的矛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欢 《前沿》2007,(8):183-18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笔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拟就赣榆县实施"六化"思路、"十有"目标的动因、主要做法作些总结,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以期更好地推进赣榆县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陈亮 《江西政报》2007,(16):39-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赣州市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与全市的“十大体系”建设相互辉映、相辅相成,为构建和谐平安新赣州书写出了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15.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自2004年以来的几年间,中央1号文件都是与"三农"直接相关的。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意义重大。多年来,农工党青岛市委情倾"三农"、关注"三农"、服务"三农",提出了大量与"三农"有关的提案建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研究了"十一五"期间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并且发出了中央一号文件,人民日报刊登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论,党和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决心正在逐步变为实际行动。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拓展和深化,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略的集中体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择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取向并以凯里市小城镇建设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进行初步探讨,为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