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去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以来,中日关系出现重要转机,开始得到恢复。今年又迎来中日复交35周年,温家宝总理即将访日。两国上下都期待着继续改善相互关系,使两国关系能健康与稳定地向前发展。当前,中日关系总的形势是在继续向好的方向转变,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认真考虑如何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建设“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了协议。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融冰之旅”,就“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3.
近半年的情况表明,冷却的中日关系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迹象,主要表现在:中日首脑会晤,打破了中日关系“坚冰”;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国民在不断增加;中日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改善中日关系成为日本舆论主流。这些有利因素将进一步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交往有两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文学不仅在40 年 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也往往给当代中日关系战略研究以生动图景式的启 迪,对当代中日外交工作也具有重要价值。温家宝总理曾访日展开“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迎春 之旅”,创作吟诵汉俳,沟通两国民众感情,努力破解中日关系暂时出现的困局,体现了中国“维护 稳定、谋求合作”的对日外交政策。中国高校国际关系、外交和日语翻译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媒体 从业人员和外交战线的官员,理应加强中国古典文学素养,以利于中日外交事务实践以及亚洲和 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克林顿访华与中美日关系新趋势刘江永今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成功访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将于秋季访日,这是今年亚太地区的两大外交盛事。它标志在新旧世纪交接期,中美日三大国之间的关系正进入一个良性互动的新阶段,出现令人瞩目的新趋势。一、中美日全面交往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在多层原因作用下,中日关系近年来出现困难局面。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成功访华后,中日关系打破了政治僵局,如何构筑中日关系的良好平台成为中日双方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东亚地区局势变化、日本拓展海外市场的诉求增强、"一带一路"先期成果显著的情况下,2017年春季以来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势头,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变化。中日两国围绕"一带一路"对接合作的氛围升温,开始进入务实性探讨和初步合作阶段。2018年10月,安倍首相正式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五十多项有关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金融、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将逐步开展合作。今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过程中,将面临一些挑战,如美国因素干扰、中日关系不稳固、中日制度性差异、第三方市场不确定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促进中日关系良性运行,在合作中求同存异,携手共促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先后进行了“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和“迎春之旅”的互访。双方确认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既要充分认识国际大环境中双边战略互惠利益,也离不开中日关系的惯性因素:既要提出发展战略互惠关系长远规划,也要积极应对中日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需要双方领导人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9.
2006:中日"破冰"之旅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兰 《国际观察》2007,(1):57-64
2006年的中日关系波澜起伏,上半年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冰冷时期,下半年则迎来了"破冰"的曙光.自2002年以来,中日关系形成僵局,最主要原因是以历史问题为瓶颈,首次在东亚地区出现"双强"共存的格局."破冰"之旅达成了中日战略谅解的突破性的一步,但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日本政局与外交新变化和中日相互作用新趋势的推动下,中日关系面临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新转机。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平衡美亚和重视日中关系的政策取向,为中日关系带来了“福田机遇”期。中日双方应珍惜这一机遇,共同推动两国关系走向更高层次的战略和解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8日,安倍晋三作为日本新一届首相访华,实现了被喻为“和解之旅”的历史性访问。日本媒体也承认,这次“超越历史认识和靖国神社问题而举行首脑会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中日两国众多有识之士更是希望通过这次首脑峰会能够改善目前中日间“政冷经热”甚至“政冷经凉”的现状。一、阻碍中日间“良性互动”的因素人们可以看到,在德国,一旦有新纳粹党徒兴风作浪,舆论马上就会群起而攻之;在法国,右翼党首勒庞也曾在竞选中惨遭失败。而在日本,“二战”已结束6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也近35年,为何至今日右翼不能反思历史和表示忏悔,致使中日…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朝日新闻》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让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业再起航》。在中国总理时隔8年再次访日、中日关系出现改善的历史节点上,重新梳理实现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的中日关系,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检讨两国双边关系中的得与失,无论是对于中国的发展,还是对于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人民的福祉都是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自从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米,尽管双方之间产生过矛盾、摩擦,有的问题甚至至今尚未解决,但是从总体看,中日关系已从民间发展到官民并举,从以经济为主进展到政、经并重,从双边关系走向世界性的合作,经历了一条不断前进、逐渐成熟的发展道路。纵观20年来的历程,中日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一)恢复邦交、发展关系的准备时期(1972—77年)。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取代佐藤荣作出任日本第64任首相。素以“果断”、“实干”著称的田中首相一上台便声称要“适应世界潮流的变化,开辟日本的新进程”,宣布新内阁“最紧急”、“最重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华贸易是日本对外贸易的支柱。新中国成立后,东西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之下,新中国“一边倒”向苏联,日本则“一边倒”向美国。以“贸易立国”为重要国策的日本,在对华政策上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无论首相如何更迭,搁置政治对立、促进经贸交流的“现实主义”都是日本对华政策的核心内容。后冷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仍然坚持“现实主义”立场,安倍新内阁将以怎样的态度处理困境中的中日关系,安倍此次上台的“天命”又是什么,关系着中日关系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日本首相细川护熙因涉嫌向佐川快件公司索取1亿日元,并以非法手段购买日本电信电话公司股票,被迫于今年4月8日宣布辞职。这是日本战后48年来权力与财富“金权交易”造成的政府要员又一贪污受贿案。从70年代的“洛克希德案”,到80年代的“里库路特案”,直至1992年被揭露出的“共和案”和“佐川案”,涉嫌首相、大臣、国会议员的丑闻此起彼伏,震荡着整个日本政坛,激起国民的强烈不满。在细川之前已有两任首相田中角荣和竹下登因涉嫌受贿而下台。为此,执政达38年之久的自民党于1993年7月的众院大选中失败而沦为在野党。现将影响大波及而广的几起受贿案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伟 《亚非纵横》2005,(4):50-50,78
2005年9月11日,日本举行了第四十四届众议院选举,首相小泉纯一郎所领导的自民党以15年来首次单独获得过半议席赢得选举。小泉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对党派的控制力也得以加强。大选后日本的内外政策将做出一些调整,但中日关系“政冷”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7.
小泉执政后向“政治大国”全面推进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 0世纪80年代日本大国主义意识抬头以来,“政治大国”已成为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为历代内阁所追求。2 0 0 1年4月2 6日,高喊“无禁区改革”的日本新生代政治家代表小泉纯一郎当选首相后,日本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大大加快。2 0 0 3年11月结束的4 3届众议院选举中,执政三党①获得多数席位,确保继续执政地位。这预示着日本将继续在国内、地区、全球三个层次上追求政治大国化。一、摆脱特殊国家所受的束缚状态日本走政治大国道路的第一步必是先力图摆脱战败国的特殊性。作为战后受教育和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与其前辈相比,小泉在推进日本政…  相似文献   

18.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由于日本对钓鱼岛的长期实际控制,以及日方得陇望蜀的野心不断膨胀,使钓鱼岛问题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复杂、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正值各界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迈上新台阶之际,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主权底线,意图“购买”和“国有化”钓鱼岛.  相似文献   

19.
撒切尔夫人于今年6月11日举行的英国大选中获胜,再次蝉联英国首相,成为英国160年以来第一位三连任首相,也是当前西方政坛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出现这一“奇迹”的原因何在?她将面临哪些困难?本文将就这两方面试作一些剖析。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对中日两国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两国关系从2010年的钓鱼岛风波后逐渐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并达成共识;两国在经贸领域交流频繁,日本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野田佳彦担任首相后,日方还采取新政策推进中日关系。但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两国关系发展还面临难点和困境,尽管如此中日关系积极发展的大局有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