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此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开启了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历程。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在中国的演进,一方面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方面深深扎根于中国具体实际。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演变为“爱国统一战线”,再到把“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也纳入进来的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其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下日益系统化、科学化,并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丰富科学内涵的习近平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创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不断演进、不断拓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领导者与同盟者的广泛联合。同盟者是统一战线团结、联合的对象,与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共同构成联盟主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同盟者理论为指导,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来确立联盟者主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以革命阶级为主体建构统一战线同盟者;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认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社会阶层为主体建构统一战线同盟者;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价值公约数建构统一战线的同心圆。  相似文献   

3.
陶陶 《工会博览》2011,(5):302-303
地方高校统战工作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与党外人士联盟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高校统战工作的新规律、拓宽新的思路,开创新的局面,是当前高校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的性质、功能、价值、任务作出了科学定位,为新时代做好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制度保障提供了科学指南。统一战线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更好体现基本政治制度效能等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开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的根本纲领。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具有一种逻辑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在存在的层面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在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终极价值三个方面的统一;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以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都是在深刻把握真理和实践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过程中,为人类解放和自由服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的层面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形态彼此之间的前后继承性和一脉相承性,都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内在领悟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研究的问题选择有三条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路径。一是逻辑路径,即逻辑地拓展现有的研究纲领,主要通过理论批判、方法批判和跨学科批判来实现。它的优点是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增进知识的增长、研究效率较高,不足之处在于可能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变成与历史和现实无关的逻辑游戏,同时研究的边际贡献往往呈递减趋势。二是历史路径,强调在现象世界中发现研究问题,具体的问题来源包括研究者经历的当代历史、历史研究和历史哲学。国际关系学最具原创性的贡献通常都是走历史路径的学者做出的,但理论的普遍化较为困难是这一路径主要的缺点。三是逻辑—历史路径,即当发现理论与历史(现实)不符合时,通过修正现有理论或创造新理论来做出更好的解释。这是问题选择最理想的途径,但对研究者的理论和历史素养要求最高。  相似文献   

7.
浅析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问题提出的逻辑必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逻辑、理论发展逻辑和历史逻辑.它的提出是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时代变化的逻辑必然;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理论合乎理论发展逻辑的必然;是我党重视学习、勤于学习优良传统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8.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原则,应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向度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深入洞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对170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于"人"的解放价值旨归的进一步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初心"奋斗目标的新赋能,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为人民谋幸福"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的新诠释;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深化概念认知理解基础上,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明晰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结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近五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为现实根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视界展现其深刻的时代意蕴,以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回溯揭示其深远的世界意义,在"不忘初心"的历史探索中升华根本宗旨、核心立场、历史使命和奋进路向。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背景下,长期坚持激进主义意识形态的希腊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激进化,更加强调党的革命性和独立性,强化组织纪律与集中领导,拒绝与其他政治力量进行选举合作,疏离与批判左翼社会运动,以意识形态为界重构国际联系与渠道。对希腊共产党"再激进化"的评价,需把握四个关键点,坚持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的思考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翔 《当代世界》2023,(4):9-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了信心与力量。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并汲取各种文明的经验与教训,蕴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实践逻辑。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彰显了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担当,是新时代中国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的又一重要科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1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这不是习近平第一次谈到民心问题了,十八大后,他多次在讲话中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时也使用"人心"这一表述),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曾分别在论述反腐败、统一战线、作风建设、民生建设等议题时将问题提升到了这个高度,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不但对民心向背的高度重视,也清楚地认识到,民心向背不是个抽象的理念,而是跟  相似文献   

13.
使哲学现实化是实践哲学的目标和旨趣,本文沿着马克思、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这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对实践哲学进行了梳理。从实践哲学的外部条件看,实践哲学的发展必然与提出此概念的哲学家们所处的时代紧密关联,这是实践哲学的必然条件,也是本文阐述实践哲学的理论视域。从实践哲学的内在逻辑看,本文强调实践哲学面临着同样的哲学问题,即二律背反的问题,而实践哲学的发展实则也是在历史中回应二律背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人类一般历史过程和资本主义具体发展状况考察的结果;它们分别体现为以"两大发现"为基本内容的逻辑理论和以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内容的策略理论两个层次.历史上,社会主义运动一直恪守着马克思的逻辑理论,而根据实践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其策略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从突破马克思的策略理论人手,逐渐超越了其逻辑理论的解释范围.中国社会主义者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重新考量时代条件,才有可能推动社会主义逻辑理论的相应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乃至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立场和历史态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结合与统一,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16.
15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人类历史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记。15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波浪起伏的历程,社会主义理论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理想变为现实、不断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由运动到制度,由一国到多国.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教训。今天,当我们  相似文献   

17.
"七·一"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一书面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好评。这本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光芒的理论著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当今人们所关心、所困惑的六个"为什么"的重大现实问题。书中涉及到举什么旗帜、选什么道路、坚持什么制度等重大现实问题,既是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认识问题,也是事关我们党、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本书的出版,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群众关心的重大政治问题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情民意,这是立党为公、执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14)
正理直气壮地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中国道理"讲清楚,凝聚起社会各界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最好的纪念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在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方面都有重大的举措和制度设计出台。但是,在现实中有些人不理解当代中国坚持党的领导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不理解坚持党的领导对于中国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19.
国际安全研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如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这是国际安全研究学者及国际关系理论专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一门学科的建立,往往需要体现出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能奠基学科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国际斗争,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套外交理论。其中,关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就是毛泽东整个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斗争实践和经验积累,毛泽东的国际统一战线理论逐渐发展成既有革命性,又有务实性,既有坚定原则,又有灵活策略、结构严密、内容丰富的外交理论,它对我国外交方针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