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近来,"民生"成为素有"人间仙境"美称的山东蓬莱的热名词。这里,不但普通市民街谈巷议离不开民生,而且党政机关决策部署的重点也是民生问题。走在蓬莱街头,所见所闻,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新事不断,亮点频现,彰显了蓬莱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新的形势下,民政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和地位愈加凸显。山西省河津市民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闲、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按照“讲大局、惠民生、重管理、强服务、促发展”的基本思路,全面推动河津民政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证》2008,(4):1-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党和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更加前瞻,主题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细化,保障更加有力,未来更加美好,读来令人兴奋,倍受鼓舞。改善民生昭示“十二五规划”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提交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民生改善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到减轻居民税收负担,一揽子改善民生行动计划的提出,标志着民生关爱已成为集中明确的“国家行动”,给百姓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6.
监督的花絮     
“和谐内乡,民享为先”。近年来,河南省内乡县人大常委会把改善民生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依法监督,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以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全社会范围内,对民生的高度关注,逐渐凝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两会”明确提出了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更向世人展示着我国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强大决心和行动。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享建设成果,已经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民生时代”。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2,(16):65-65
2011年,山西省安泽县立足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梯队”,围绕建设“生态安泽、富裕安泽、幸福安泽”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狠抓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实施教育“党政一把手”工程加快教育振兴步伐,使教育事业迈上了新台阶,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民生’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省政府工作报告专章强调‘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成为这次大会上代表们关注、讨论的焦点。我们在工作中将进一步关注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进一步加大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力度,用更大的精力改善民生。”省人大代表、安庆市迎江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先锋社区党委书记、社居委主任卢萍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后,“民生问题”更加被社会广泛关注,并落实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法律援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职能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对于民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08年5月起,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会同省民盟人员,分组到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就浙江省的农村法律援助情况展开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11.
杨强  乔文杰 《政府法制》2009,(3):I0001-I0001
2008年,山西省霍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打造三晋强市,构建和谐霍州”的奋斗目标,坚持抓住科学发展、生态建设、改善民生三大重点,奋力实施在工业调产、现代农业、城市建设、交通旅游商贸、必善民生五个方面各抓好十项重点的“510”工程,确保了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佛坪县财政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和民生支出“两个80%”的要求,采取四项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建立财力下移的民生财政体制.随着总体财力的增加,该县将增长的财力重点投向群众急需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及循环产业发展等民生领域.  相似文献   

13.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非常全面、具体,让代表们对构建和谐安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14.
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民生时,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5.
钟称孜  肖星 《中国监察》2013,(17):29-29
今年以来,贵州省金沙县平坝乡加强对民生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组建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重点监督民生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项目报批程序、质量安全管理等内容,构建了“阳光+机制+防控”的民生项目领域风险防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河北省人大代表和汉沽管理区管委会主任,田玉贵坚持以“强力发展经济.大力改善民生”为己任,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该区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8亿元,年均增长21%;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4511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7亿元,年均增长30%。管区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作为公共财政的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王晋平 《政府法制》2008,(20):58-59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衣食住行乃民生之根本,住房问题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而深化住房公积金制度、推动住房制度改革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侯保林 《政府法制》2008,(20):54-55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主题,明确了社会建设“五个有所”的目标,其中“老有所养”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这些实事包括医疗、上学、就业、住房等8个民生关键词。中央扎扎实实办实事的决心,点燃了百姓对明年生活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20.
刘永涛 《政府法制》2009,(10):46-46
“我想所有的工作,广义地说都是为民生而做的,所以当然要听取群众呼声,听老百姓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能凭我们自己的想象决定做什么。”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长沙市市长张剑飞在接受中国网访谈时说。“为民生而做”,朴素的表达却意蕴广阔——倾情民生、改善民生其实就是最温暖的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