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今年76岁了,和水稻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情感、人格不健全,对周围人的影响就很不好。科学家也是人,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同样必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同时还要恪守科学道德。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格是“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强调要有人格、人格要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中蕴含了对新时代理想人格的期许。马克思人格理论揭示了人格是自然人在社会实践中自为建构的,并在批判资本逻辑宰制下现代社会人的身心人格、认知人格、道德人格和生态人格异化的基础上,提出自由个性的理想境界。当前,以马克思人格理论为鉴,应当培育兼具健康身心人格、全面认知人格、优良道德人格和和谐生态人格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手段,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与核心则是对人格的完美塑造。由于人格是一个由认知、道德、意志和情感构成的完整系统,因此,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塑造人的良好认知品质、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和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施教者是人,对象也是人。人是有人格的,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人格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角色的优劣,是否具备健康的人格,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正确地对待工作、事业和他人。而人格是需要培养的,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和引导人们建立起健康的人格体系,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心理学诸多分支中的交叉点,同时也是众多社会科学及应用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比如,青少年培养教育要进行人格培养,公务员选拔要注重人格健康,组织管理中有人格管理,精神科医生要治疗病人的人格分裂,等等.但在心理学中对于什么是人格,人格包含人的哪些心理特征,人格应如何界定,以及如何认识人格、测量人格,对于不同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有些学者说,有多少理论就可能有多少人格的定义.为了了解人格定义的真正内涵,我们有必要回顾人格定义历史上的各种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人格力量,是一种真理的力量。真理,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即使暂时不被人们理解,但最终会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只有手中有真理的人,才会有持久的人格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导师、伟人,是最有人格力量的人。他们有人格力量,不是他们生得高大英俊,也不是他们有什么迷人的神通,而是他们创立和发展了一种科学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内部规律,解决了有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的问题。任何伟大人物,一旦离开真理,也就不再伟大,当然也就不会再有人格力量了。二人格力…  相似文献   

7.
生活品质指的是生活的品位和质量。生活品质的高低是判定一个社会发展健康完善与否的价值尺度,也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升最大多数人的生活品质,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终极原则,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就必须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感受有一个更为深入的把握,就有必要从各个角度对生活品质问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压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包括社会角色压力、就业和工作压力、情绪情感压力与学习认知压力等。加强自我认知,培养健康人格;了解社会需要,重新定位自我;控制自我情绪,积极调整心态;普及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等是调适心理疾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有长短、地位有高低、财富有多寡、性别有区分、职业有异同,但人格却不会受这些差异的影响。自命为高贵的人人格不一定高大完美;百姓平民,常常表现出崇高的人格。哲人说: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这种崇高,就是人格的崇高。在你的岗位上,在你平凡的生活中,走向力所能及的人格高度,你就是崇高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怎样使人格高尚呢?加强道德修养。人格是美德之母,是人的内在品德与外在尊严的统一。这种道德修养要达到崇高的境界,我理解,…  相似文献   

10.
梁衡 《新湘评论》2014,(10):26-27
我理解,新闻业是一个社会责任很重的行业。它担负着为全社会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责任,是整个社会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必须使用的桥梁和纽带。新闻业至少承担着如下几个社会责任:社会信息的传播,社会道德的建设,舆论监督和社会及历史文化的积累,它甚至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如果要问我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就是这个行当让你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为履行这个责任来要求自己,充实和改造自己。有了责任也就有了做一个社会人的前提。新闻业是造就一个社会人的理想平台。存在决定意识,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自然会历练出这样一些特殊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人格     
人格欧声光一个人没有人格,等于没有生命,我特看重人格。我愿正正直直地做人,清清白白地生活。我乐意做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但不愿意做一个平平庸庸、无所作为的人。不管山路多么崎岖难走,我都要直立而行,绝不四脚爬行;我需要施展自己抱负与才能的一方天地,却并不追...  相似文献   

12.
遥宇 《党课》2009,(3):58-59
人格,即人的道德品格,是一个人本质的表现。高尚的人格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其形成虽有社会教化和环境影响的因素,但主要还是靠个人严格修身自省。中国古代先贤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人格修养列为第一要素。党员干部要修身自省,提高人格感召力,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只有在和谐良好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有序高效地学习和生活。关心青少年学生要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快乐、健康、文明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因此,我校从家庭影响、学校影响、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在436名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的建设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4.
许步广 《求贤》2006,(5):30-31
在这个近乎浮躁的年代,我按捺不住要向您介绍刘建高。坦率地说,刘建高算不上普通意义上的人才或者英雄;当初我与刘建高结识,也实在是不经意间的偶遇。他个子不高,也算不上英俊,操一口山东腔普通话;但我很快就被他充满活力的人格吸引了。当时,他是驻津空军某基地的基层单位政委,却俨然一个“外交官”,牵头协调整个基地的“军民共建活动”。起初我纳闷,他并非专司此职,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和他交朋友?细细观察,他的亲和力不是来自利益关系,更不是他本人有什么背景;而是他身上有一股独特的活力,有一种让人无法回绝的执着。  相似文献   

15.
人格的魅力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在人的社会性中,人格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诚如歌德所说:“人格是至高无上的价值”。人格,不是生来就有的抽象物,而是一个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淀的内在综合特质,是一个人思想意识、性格志趣、言谈举止的集中体现和惯常模式。人格有高下之分。高尚的人格,能冲破时代的羁绊、阶级的局限,彪炳史册,世所敬仰。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刚直不阿的海瑞……都给世世代代的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英国作家斯迈尔斯写的《人生的职责》一书中,介绍古雅典英雄…  相似文献   

16.
优化人格     
人格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普遍而又现实的问题。从古代到今天,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求索。然而,时至今日对什么是人格还众说纷纭。心理学家说人格是“健康的人”,伦理学家说人格是“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法学家说人格是“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可见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为所有学科共同接受的、明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我的住房梦     
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梦,如青少年时期有读书梦、大学梦,想当作家、科学家、画家等:成年以后有做官梦、发财梦、强国梦等:年老时有健康梦、长寿梦等。在我人生几十年的岁月中,也做着一个又一个的梦,但做得最多,圆得最美最灿烂的还是住房梦。  相似文献   

18.
彭真的智慧     
傅洋 《党史文苑》2001,(5):45-46
我常回忆起父亲的一些教诲。那中间同样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显露着他伟大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关于拍马屁父亲曾经说:拍马屁股,是为了骑马。拍你的马屁,也是为了骑你。谈笑间,父亲将谄媚者的嘴脸揭露无遗,也揭示了乐于接受谄媚者的愚蠢。怎样当律师我做律师以后,父亲对我说:某某在旧社会是名律师,蒋介石也很给面子。有人被抓找他求情,他也不问案情,收了金条,找蒋说一下,就能放人。解放后,有一次,他为一个坏人向毛主席求情,他也不清楚那人做了什么。主席要我处理。我把那人的案卷调来看了一天,看完心中有了底,把全部案卷送…  相似文献   

19.
张丽 《理论导报》2010,(11):43-43
<正>近几年,大学生的人格问题似乎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从云南马加爵事件到江西大学王彬事件,从大学生的跳楼事件到伤熊事件,从恶意拖欠学费到女大学生争座位狠踢孕妇肚子,等等,大学生的人格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人们都意识到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都与人格的塑造有关。人格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就像汉语中"素质"一样。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也像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所以,在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要进行学生人格的塑造,首先应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从心理层面认识和了解自己,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渺小的理想     
经常说将来自己要当科学家、要当将军、要当领袖的人,一定是孩子,因为那是孩子们谈论自己理想的方式,因为孩子们的理想与梦想是混在一起的。而一个成年人的理想是与现实不能分开的,他们是走在现实的道路上设计着自己的未来,也许这未来的目标极其渺小,但我认为,只要一个人有人生目标,就应该说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我采访过一名叫李世伟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