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跨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将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范式,是产生突破性创新的主要方法与途径。根据能否通过认知学习快速获得性把显性知识划分为真显性知识和伪显性知识,真显性知识定义为团队成员通过认知学习可以快速获得的显性知识,伪显性知识定义为团队成员很难通过认知学习快速获得的显性知识。跨学科创新组织所需知识的构成按四个维度可分为真显性知识、伪显性知识、伪隐性知识、真隐性知识。跨学科交叉创新是来自多个学科的创新主体通过不同学科的知识应用、知识互补、借鉴、启发、冲突、融合进行创新的过程。基于四维知识分类的跨学科交叉组织机制模型可以分阶段描述跨学科交叉创新的组织规律与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创新思维的研究已从"个体化"转向"组织化"和"社会化"。创造性已不再被视为一种个体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组织行为。组织对创新思维的影响来自两方面:一是组织结构;二是组织内的人际关系环境。领导观念的创新、组织团队的和谐民主氛围、团队凝聚力将影响着组织的创新性和组织成员的思维创新。面向21世纪,一种重视学习而富有创新性和开放性,更能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越来引起众人关注。它体现了创造性组织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要实现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知识管理,就必须营造知识共享氛围,建构知识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构成图书馆信息资源组成的最主要部分,如何科学的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键.图书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就是指对图书馆内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并通过一定的手段促使其相互转化,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艳中  武晟 《唯实》2003,(10):28-30
知识管理具有不同于以往管理的显著特征 ,其中的知识包含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知识资本在知识管理中的运转环节主要是捕获、传播和应用 ,知识管理的源泉和动力是学习和创新。实施知识管理 ,企业需要创建和培育适合知识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度、技术等人文环境和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隐性知识作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大学生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要探究适于隐性知识在大学生教育中获取、交流和共享的路径模式,帮助大学生构建自己良好的隐性知识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校具有开展知识管理的天然基础与独特优势。高校辅导员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自身建设中实施知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其职业能力,促进其实现专家化,同时还能有效帮助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将知识管理理论实践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注重做好其顶层设计,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和技术平台,打造专属高效能"知识库",积极推动辅导员工作领域中的隐性知识分享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与行政组织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晗 《世纪桥》2003,(6):36-38
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知识型社会,随之而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正在形成并不断完善。其核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面对知识社会到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把知识管理与行政组织创新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一、知识管理与行政组织观念创新知识社会有着全新的时代特征,与工业社会不同,真正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以资金、设备和原材料为主,而是以人的智力和知识为主。确切地说,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作为无形资产变得日益重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学校知识管理 学校知识管理即学校管理者把信息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学校的财富和核心,运用学校教职员工集体的智慧,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方式提高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和竞争力,以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彭惠玲 《世纪桥》2009,(23):137-139
本文在介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三种接口观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动态交互观。然后指出中国外语教学中重显性教学轻隐性教学,语言输入和输出过少,孤立操练语言形式,忽视语境的作用,重演绎式学习轻归纳式学习。最后在动态交互观的启示下提出几条建议:适当加大隐性教学的力度,加大语言输入和输出,重视在语境中学习和归纳式学习。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11,(8):24-24
近日,中组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党委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把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措施之一,采取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组织宣讲、知识竞赛等方式,引导党员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彭惠玲 《世纪桥》2009,(21):137-139
本文在介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三种接口观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动态交互观。然后指出中国外语教学中重显性教学轻隐性教学,语言输入和输出过少,孤立操练语言形式,忽视语境的作用,重演绎式学习轻归纳式学习。最后在动态交互观的启示下提出几条建议:适当加大隐性教学的力度,加大语言输入和输出,重视在语境中学习和归纳式学习。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教育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创新和应用的重要阵地,实施知识管理必将成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新视角。在分析知识管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意义的基础上,运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特性,从工作体系建设、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校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社会组织与社会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大致的对应关系。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社会中社会组织的理想类型,它和知识社会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或者说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社会与知识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把与知识社会相联系的组织管理理论运用于工业社会的管理实践,这是学习型组织建设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理解公共政策变迁是政策过程研究的核心议题。已有研究提出了多源流理论、间断均衡理论和倡导联盟框架等经典解释,但相对忽略了知识管理视角下危机学习对公共政策变迁的作用机制。基于全面"禁野"政策变迁的案例,研究提出公共政策变迁的危机学习新解释:(1)焦点事件触发下的"激活机制"为危机学习打开了"机会窗口",促进了危机情境下的知识生产,构成了政策变迁的起始条件;(2)话语争夺场域中的"演化机制"呈现出差异性的话语叙事和社会建构,本质是一种知识竞争,能够实现对政策问题的再定义;(3)领导注意力作用下的"反馈机制"促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推动经验层面的认知判断向制度化的政策规范转变。"知识生产—知识竞争—知识转化"的危机学习过程框架有助于揭示危机学习推动政策变迁的黑箱机制,不仅丰富了公共政策变迁的解释图谱,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危机学习的研究边界。  相似文献   

15.
网络组织是当代跨国公司获取竞争优势而必需的一种组织创新。在分析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范式变迁的基础上,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新来源进行探讨,并就我国本土企业如何通过结网与学习策略的协同来提高其全球利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领导力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组织的领导力,即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力。这个层面的领导力涉及组织的文化、战略及执行力等。二是个体领导力,就是领导者的领导力。组织领导力的基础是个体的领导力,如何突破和提升领导力,由一个领导自己的人成为  相似文献   

17.
信息知识蕴涵深加工和再开发服务,以高技术集成和宽平台集成以及两者整合和创新重组的全系统集成,从信息知识原生态外在直接表现出发,深入知识信息再生态内在深层蕴涵。不仅介入信息知识蕴涵的边际状态及其现时静态显性和隐性层面,而且介入信息知识蕴涵的系统状态及其潜在动态隐性和全息层面,提示和显示信息知识蕴涵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来说的新意义、新价值、新效用。既主导和引领信息搜集和检索集成化服务,又推动和促进知识整合和创新。传统粗放型信息服务向现代集约型知识服务转变的突破口,正是信息知识蕴涵深加工和再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发展需要创新,更需要学习;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管理,更呼唤学习型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知识管理和学习能力日益重要,学习型企业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我国企业的发展,应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加强知识管理,更新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不断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学校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隐性的、非正式的"心理契约"。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切入,聚焦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从资金分配到对象选择、从目标优化到机制改进、从物质补助到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分析指出高校与学生个体之间在贫困认定、组织分配、效用目标等三个方面的矛盾是造成"心理契约"难以履行的原因,并提出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的建议,即实现从心理"无偿"到"有偿"、从心理"缺失"到"富有"、从"理论"到"行动"三个转变,从而实现物质帮助与精神帮助协调一致,实现资助育人的高校资助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8,(12):62-62
我是一名农村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得还不够。请问,党小组是不是一级组织,它的主要任务和作用是什么,每个党支部都要划分党小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