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审判与新闻监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开、独立和公正审判,是当代各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司法审判原则。这些原则也为我国宪法所确认。新闻媒体对司法审判的报道是一种社会监督或舆论监督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新闻监督。这种监督的核心是新闻自由。新闻自由一般属于各国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等公民所享有的...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是宪法赋予的两种公民基本权利,具有天然的冲突。舆论监督在监督司法审判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缺陷和我国的具体现状,容易侵犯公民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本文认为司法公正与舆论自由之间的价值平衡与利益考量都要以司法公正为最终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萍 《法制与经济》2008,(6):106-107
西方学者认为,舆论监督是进步社会的第四种权利,它与司法监督、政党监督、行政监督相比,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这种观点我们虽然不敢苟同,但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确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共识。在我国,舆论监督是指舆论监督的主体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实质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宋鸽 《行政与法》2006,(7):69-70
在电子治理的视野中,新闻舆论监督具有自己的独特形态。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着一些问题。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选择建立合作监督的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监狱监督制度存在法律制度规定不完善、监督手段不健全、现有监狱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社会和新闻舆论对监狱的监督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这是造成监狱执法不严、管理混乱、被监禁人非正常死亡事件层出不穷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应当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监狱监督方面好的制度和做法,通过立法完善监狱监督法律制度,重点完善监狱检察制度,建立法院对监狱执法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完善社会和新闻舆论监督监狱制度,完善被监禁人权利保障机制,以权利制约监狱权力。  相似文献   

6.
何湾 《法制与社会》2014,(16):296-298
改革开放以来,舆论监督在司法活动中的影响日益显现,尤其是21世纪的网络时代新兴的一种网络舆论监督,将社会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推向高潮。这股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突破了传统舆论"把关人"对于人们话语权的束缚,从而使人们拿起了《宪法》赋予公民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然而,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带有主观社会情绪的评价形式往往通过间接束缚法官们的自由心证影响着司法独立。因此,如何寻找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基本特征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参加一定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的刑罚方法。它是一种附加刑,但也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具备如下特征: 第一,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政治性的刑罚方法,以剥夺犯罪分子原来作为公民所享有的一定政治权利为内容。外国刑法有称之为名誉刑或能力刑。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管理国家、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以及各项政治自由如亩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这些权利都是宪法规定公民的依法享有的,剥夺政治权利就是剥夺犯罪分子下述权利:①选举权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宪法监督体制是一种由《宪法》和《立法法》共同构成的宪法监督双重体制,这种宪法监督体制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尽快的启动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我们应该将现行的宪法监督双重体制转变为宪法监督二元体制,由议会监督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和合宪审查权,负责审查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权力行为的违宪性问题,而由司法监督行使宪法诉讼权,负责公民宪法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9.
论纳税人宪法权利之享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的征纳关系中,纳税人作为义务方。这种认识误区与我国具体的税收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产物。根据税收的最初由来、契约观念、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等原因,可以得出纳税人享有民主立法权、民主监督权等宪法性权利的判断。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明确纳税人的宪法性权利,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建立相应的听证制度、申诉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等等来保障纳税人宪法权利的实现。转变纳税人纯义务地位观念,认识到纳税人的宪法性权利对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定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晶晶 《法制与社会》2011,(2):118-118,146
在当今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里,利益的冲突不能避免,就需要一个独立的裁判者来解决纠纷,界定权利归属,司法应运而生。司法权的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同时,因为无监督约束的权力容易走向腐败,所以有必要对司法权进行监督,来自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是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但舆论监督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存在被滥用进而影响司法公正的可能。这样,在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二者之间就产生了一种紧张关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05,(5):38-40
(五)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的权利。它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从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看,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公民个人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  相似文献   

12.
有力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政治文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知情权是现代公民的重要权利,也是公众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突发公共事件,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今天,必须理性和依法处理这类事件,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正常需求。媒体和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同样必须依法进行,需要严格把握新闻原则,遵循新闻规律,尤其要重视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众知情权、新采访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 我国宪法和现行的农村经济政策规定,农民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而且,农村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权利有扩大的趋势。比如,农村专业户(粮食专业户、林业专业户等),可以享有对所承包土地的转包权、投资权、收益权、收益物的继承权。这些权利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权能与土地所有人(农村集体组织)暂时分离的结果。这种分离,能够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日本法院在舆论监督的两大法律限制——事前限制与国家秘密,从原则上确认了表达自由和新闻监督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北方杂志》事件”和“家永教科书”等具体判例中,仍然采取相当谨慎的立场,政府在限制新闻出版过程中可以依据相当宽泛的公共利益行使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监督是保障人民权利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同时也负有尊重他人人格尊严、不得侵害他人名誉的义务。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两个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案例的分析,得出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及对行为人主体不进行人身攻击是新闻舆论监督与公民、法人名誉权保护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法治首先是良法之治,然而我国目前很多法律立法质量不高,与社会生活和民众的立法需求脱节,极大地影响了法律的权威,这与立法权的不当行使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立法权运行的监督,尤其是拓展民众监督立法权行使的途径。新闻舆论监督立法权运行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引起重视。文章主要分析了立法权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正当性和困境两个方面的问题,期待引起人们对立法权的新闻舆论监督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论食物权的宪法保障——以宪法文本为分析对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物权是人人享有的获得适足食物的人权,该项权利已经得到国际人权宪章的承认。食物权之所以受到宪法保障是由宪法的地位和使命,以及食物权对有尊严的生活以及民主所具有的价值所决定的。从宪法条文来看,各国宪法对食物权保障可以分为政策目标型、权利宣示型以及权利推定型三种类型,它们对食物权保障具有不同的结果。就中国而言,食物权并非宪法明确宣示的权利,不过从相关宪法条款中可以推定出食物权的存在。中国要加强食物权保障,最好在宪法第45条中规定包括食物权在内的适当生活水准权。  相似文献   

18.
法治首先是良法之治,然而我国目前很多法律立法质量不高,与社会生活和民众的立法需求脱节,极大地影响了法律的权威,这与立法权的不当行使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立法权运行的监督,尤其是拓展民众监督立法权行使的途径。新闻舆论监督立法权运行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引起重视。文章主要分析了立法权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正当性和困境两个方面的问题,期待引起人们对立法权的新闻舆论监督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刘艳梅  曲谏  解其斌 《河北法学》2003,21(5):128-132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我国,舆论监督越来越 受到公众的关注,并在推进改革、防止腐败和保护公民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新闻立 法工作,推动舆论监督法治化;完善舆论监督外部环境的制度建设;建立监督主体的自律机制,是 完善这一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被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手段。如何进一步使新闻媒体"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其意义深远。本文旨在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正确认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依法监督、监督与被监督的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其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