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一个人若欲生活得有头有面、有声有色,在众多人心目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三力”:一是人格力量,二是智慧力量,三是感情力量。仔细品味,此话还真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对一个为官者,此“三力”似乎更为重要。先说人格力量。“人格”者,道德品质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具体到为官者,首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官德。一个官是否有此官德,众百姓是最权威的试金石。两千余年前的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话意思是,一个官在为政中若将官德放在首位,即使…  相似文献   

2.
黄仁兴 《当代广西》2005,(11):38-38
正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关键是要解决好“人品官德”的问题,这是基础,是保障。没有人品官德,就谈不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的先进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要解决好“人品官德”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强化人格修养,追求崇高品位。孔子曰:“政者,正也。”即为政之道在于正,为政要讲政德,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好人品官德问题。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就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尚的人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而天大的才能却填补不了人格的缺陷。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强化人格修  相似文献   

3.
为官者,必先学会做人、做事,尔后才有能做好官职,才有可能做好官。一、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人格是谋事之基。"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做人最重要。学会做人,自然懂了怎么做事,怎样做官。不会做人,人品、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官款相傍,相得益彰”。意思是说,为官者傍上为“款”者,吃喝玩乐不愁,甚至还有钱财进贡;为“款”者傍上为官者,则可以通过为官者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更多的钱财。然而,广西某县的蒙时春自从与为官者相傍后,不但未能“益彰”,反而落了个家破业败的结局。 日前,笔者与面容憔悴的蒙时春相遇,他说:“你是写文章的,也写写我吧!劝劝那些做生意的不要像我一样……”说着,他泪水潸潸地诉说了那不堪回首的“傍官”噩梦…… 事业兴旺之时,他傍上了“局座” 蒙时春于1988年入伍到广西某边防部队,在农场里当一名养殖员…  相似文献   

5.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官者因其位高权重影响大,成为全社会的道德示范群体:为官者德高,则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能得以真正提高。官者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因此,反腐倡廉,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有歌曰:“酒色财气四堵墙,围成牢狱把人装;谁能跳到墙外边,平安无事乐无疆。” 看来,“四堵墙”既是人生道路的障碍,又颇不容易跳越,尤其对为官者来说,更不容易跳越。 以“酒”而言:为官者,出于应酬需要,饮上几杯,亦无可非议。然而,遗憾的是,时下 “是仙不是仙,一日三升天;是神不是神,一日三驾云”的“酒官”,却层出不穷。这些“酒官”在心怀叵测者设置的酒席上,身不由己,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其实酒杯里“淹死”的岂仅他个人?连社稷、黎民都在酒杯里啜泣…… 以“色”而言:某些心术不正的为官者,“饱暖思淫欲”,…  相似文献   

7.
用人要重视人品戚一广就人的素质而言,尽管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人品”可算得上是第一要素。人品一般是指人的品质、品格,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对待事业的态度、理想信念、服务宗旨、理论基础、思想修养、道德情操、处世作风、品行人格、气质度量等。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为官者,既要有能,更要有德。第一,“官德”在于忠孝报国。我国对官吏的德行要求始于奴隶制时代,当时称官吏为“大人”或“君  相似文献   

9.
做官与做人     
做官与做人刘立君古往今来,凡步入仕途者,无论有心或无意,都毫不例外地将面对做官与做人的选择与考验。一顶乌纱,如试金石无时无刻不在明鉴和检验着人的品格和德行,或诚实、坦荡,或虚伪、龌龊。在封建王朝做官,是为朝廷和帝王效力。为官者忌惮当道者的专横,多曲意...  相似文献   

10.
跳高是一项突破自我,超越极限的运动,运动员必须经受千百次失败与挫折,才能面对高高“横杆”一跃而过。为官亦是超越自我,服务大众的行为,需要为官者勤奋努力,不懈追求,经受住各种物欲,情欲考验,还应有心系民众的博大胸襟和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信心与勇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跨越老百姓对你的信任、拥护和尊敬的这根“横杆”。两者之间都要接受挑战、勇于超越,都有“过杆”动作,不同的是,跳高者的“横杆”是直观的、量化的,为官者的“横杆”是精神的、是民心。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就必须“以德治党”、“以德治政”、“以德治民”以德治国,首先是第一直接主动主体“治者”用道德和人格力量教育、感召广大民众,使政治修明,国家得到治理.从本质意义上说,“以德治国”中的“德”首先是指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国家机构的广大公职人员自身的道德建设,即行政伦理建设一其中,尤以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所以,“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官”。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官款相傍,相得益彰”,意思是为官者傍上有“款”者,吃喝玩乐不愁钱,甚至还有钱财进贡;有“款”者傍上为官者,则可以通过官者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更多的钱财。然而,广西某县的蒙时春自从与为官者相傍后,不但未能“益彰”,反而落了个家破业败的结局。日前,笔者与面容憔悴的蒙时春相遇,他说:“你是写文章的,也写写我吧,劝劝那些做生意的老板不要像我这样迷糊……”  相似文献   

13.
据史称:北宋王旦为宰相时,秉公办事,唯才用贤,推荐、提拔了大小不少的官员。以致“旦殁后,史官修真宗实录得内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荐”。然而,王旦在用人这个原则问题上,最忌跑官者,称跑官者人格最低,活脱脱一幅奴才相。  相似文献   

14.
带兵的“资格证”,看似无形的东西,其实却是广大战士对干部骨干的一种认同、认可和肯定,是时带兵人的最高评价和褒奖。 以人品带兵,获取官德资格。良好的人格和品德,是对带兵人综合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考量带兵人带兵资格的基本指标,它不光直接影响到兵员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更影响和关系到一个单位的风气建设。  相似文献   

15.
所谓培育现代绿色心灵,就是通过以学习修养为主的人品建设,提高人品素质。打造人与人之间心灵平和、环境友好的心态和发展环境,实现个人成才、家庭发达、事业兴旺、全社会共同发展进步。干部队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人品素质。在继续坚持近年来梅州市民政系统开展的人品建设“两管”(即管好领导干部自己,管好民政干部队伍)、“三心”(即慈善、克己、敬业之心,  相似文献   

16.
“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为甚。所谓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是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管理、协调、服务计程中所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道德规范等。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社会的发展进步。宋代名相赵鼎说得好:“更不善,政虽善不行。”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道德是保证权力…  相似文献   

17.
钱俊君 《湖湘论坛》2002,15(4):12-13
人有人品,官有官德。作为领导干部,要在广大群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仅凭其地位和权力是不行的,还必须依赖其本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地位和权力可以产生强制性作用,但如果少了品德和人格这两样东西,即使其职位再高,权力再大,也不会构成权威,群众不会从心理佩服他、尊重他。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树立权威,必须做到德、才、理统一。一、德:仁者爱人“仁爱”是德。要以德行政,以德爱民,“仁爱”之心不可无。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最高道德的准则和道德境界。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一…  相似文献   

18.
何为君子?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君子的上乘人格,被孔子视为达圣的必经阶段。党员干部应如何具备这样的“上乘人格”呢?简言之,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党员干部专心致志于本职,就必然走向为党为人民的上乘人格之道。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凡有作为者,都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儒家倡导“身修尔后家齐,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平天下”。墨家认为,加强“德”的修养,是人生所必须。古人常说的“德不厚者不可使民”,都说明为官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就没有资格领导、管理百姓。我们党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党的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对搞好党的建设和实现宏伟目标至关重要。作为领导者来说,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也影响到领导者的权威。所以,做一个让民放心、称心的“官”,必须打好…  相似文献   

20.
人格教育论是胡适教育哲学思想的根本内容和核心。人格主义哲学认为“人格”是“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胡适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人格主义者,但是,在高扬人的主体性这方面,胡适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人格主义者,他在《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一文中特别强调中学生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他将教育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看成是教育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可见他把人格提高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总是鼓励人们要看重人格的尊严和自身的个性。他念念不忘挪成戏剧家HenrrkIbsen的一句话:“你想要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