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瓮安“6·28”事件暴露出当地公安机关在处理李树芬非正常死亡(自杀)事件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执法方面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造成矛盾激化升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崔亚东 《公安研究》2009,(8):10-13,48
贵州瓮安“6·28”事件暴露出当地公安机关规范执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执法行为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执法作风较差,方法简单粗暴;执法犯法,激化矛盾。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做好六个方面工作:提高对执法规范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执法;提高民警法律素质,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更新执法理念,宽严相济,减少社会对抗;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民警执法办案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事件·人物     
《创造》2009,(8):20-20
处置“6·17”事件不力石首市委书记被免职 7月25日,湖北石首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市委常委唐敦武因处置“6·17”事件不力被免职。会议决定指出,鉴于石首“6·17”事件因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演变成重大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中共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在“6·17”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报告情况,错过了事件处置的最佳时机,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经中共荆州市委研究,免去其中共石首市委书记职务。对“6·17”事件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唐敦武,决定免去其中共石首市委常委职务。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瓮安县“6·28”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在警方及有关方面的果断处置下,瓮安县城迅速恢复正常秩序。来自7月7日《人民公安报》的消息说,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谈到“6·28”事件的深层原因时说,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5.
<正>瓮安"6·28"严重打砸抢烧事件的发生已一年多了,反思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社会治安不好,黑恶势力猖獗,群众安全感低,"瓮安不安",是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6·28"事件中,当地黑恶势力直接参与、推波助澜,极端地发泄对社会的仇恨,疯狂地进行打砸抢烧,致使事态迅速升级、恶化,造成严重危害,教训十分深刻。事件平息后,贵州省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释了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变,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理念,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技战术,以及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贵州瓮安县发生的“6·28”严重打砸抢烧事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有大批的青少年(经查实有104名,且多数为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直接参与了打、砸、抢、烧,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如何依法正确妥善处理这批涉案违法青少年,成为“6·28”事件后期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8.
国光 《同舟共进》2008,(8):29-29
近年来群体事件大幅增加,12年间上升近10倍。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利益群体迅速分化,利益冲突时有发生,面对高度复杂的社会环境,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官员处理棘手事件的政治智慧经受着考验。最近发生的贵州瓮安"六二八"事件,一些细节值得高度关注与反思:一起偶发的案件,竟引起对瓮安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持续7小时的打、砸、  相似文献   

9.
胡健 《人大建设》2008,(9):40-41
“瓮安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当地的社会秩序已逐步恢复正常,善后事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相关责任人也依法受到了处理。但“瓮安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不断反思并继续寻求解决的出路。正如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所指出,“瓮安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石宗源:反思瓮安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 《小康》2009,(4):36-36
两会期间,贵州代表团开放日那天,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以坦诚的态度,面对媒体主动反思瓮安事件,赢得了媒体的一致赞誉。 早在2006年7月《小康》曾经报道过石宗源。事隔2年多,两会期间记者再次采访到了低调的石宗源。3月6日,石宗源代表坦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并表示,回头来看八个月前的“瓮安事件”,有许多教训和经验需要总结,其中之一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向媒体披露信息。“光靠官方说的,人们不信,媒体一说就信了。”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反恐反暴形势严峻,在防范处置诸如天安门"10·28"事件、云南"3·01"事件等重大突发案事件中,有关公安机关暴露出在快速反应、战术运用、单兵应对、警械与武器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反恐处突工作进行反思的同时,有必要对培训工作如何适应反恐反暴的新形势,有效提高这些岗位上民警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认真的审视和着力加强。笔者仅从  相似文献   

12.
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处置教训给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了深刻的警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要深化对处置群体性事件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加强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西安市群体性治安事件大幅度上升。其规律为:(一)数量居高不下。(二)形式“一斗两堵”:多有打斗情节甚至有械斗性质;动辄堵门、堵路:以围堵市政府大门最为突出,堵路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四条主干道和城区主要交叉口。(三)发生时间集中于重要会议召开、重大内外事活动和改革政策及措施出台期间。(四)规模“小中孕大”:稍有疏忽、处置失当或坏人插手,任何小的事件都可能酿成大的事端。(五)成因“燃点”增多:主要引发点集中在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国企改制、拖欠工资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三个方面。西安市公安局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作法:(一)“五个强化”:即强化组织保障、法律保障、情报保障、警力保障和后勤保障。(二)做八方面工作: 1.成立“处置紧急治安事件总指挥部”,局领导牵头,24小时全方位收集处理情报信息,快速指令。2.优化总体和专项预案。3.对全局科(所)以上三级指挥员进行全员培训。4.科学配置警力。5.以 110为中枢向社会幅射,全方位捕捉社情信息。 6.完善属地处置责任制、协同处置责任制和处置责任追究制。7.加快通讯网络建设。8.装备建设向一线倾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在此影响下,我国群体性事件近几年来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科学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公安机关从宣传和舆论引导、情报信息收集、指挥员现场处置的原则等多个方面,认真总结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能准确把握处置事件的关键点和失误点,为公安机关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一些思路,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15.
内部群体性治安事件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由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引发的,可能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事件,具有客观性、动态性、群体性、危害性等特征。其起因多种多样,可从社会经济、社会管理、思想观念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插手等多方面加以分析。处置内部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指导思想是:维护稳定,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其基本原则有:依法处置原则,团结教育大多数原则,“三可三不可”原则和“三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16.
内部群体性治安事件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由利益格局调整和各种矛盾引发的,可能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事件,具有客一、动态性、群体性、危害性等特征,其起因多种多样,可从社会经济、社会管理、思想观念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插手等多方面加以分析。处置内部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指导思想是:维护稳定,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其基本原则有:依法处置原则,团结教育大多数原则,“三可三不可”原则和“三解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发展而出现的群体性事件,作为转型时期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发展与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妥善处置好这些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大局,对公安机关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防暴指挥员作为公安机关处置工作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同时又是党委、政府现场处置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其领导指挥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处置工作的成败。因此,研讨防暴指挥员处置方略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近日,岛内正在为台湾垦丁海域漏油污染事件闹得不可开交。对这起“台湾30年来最严重的油污染事故”,台湾新当局反应不力、处置不当,受到广大民众及舆论严厉抨击以及在野联盟、“立委”的一致挞伐,称之为“环保八掌溪事件”。同时,事件也是一面镜子,使人们更加看清了台当局所谓反核、高喊“绿色环保”政治口号的真面目,并对其临机处置的执政能力大加质疑。  相似文献   

19.
刘忠 《前沿》2014,(13):92-94
发生于2013年11月的“夺命快递”事件,造成1人死亡9人中毒的严重后果,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该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了快递行业的弊端,而谁该为“夺命快递”事件造成的后果负责,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是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民事责任三个方面分析“夺命快递”事件的责任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据《上海法治报》2005年12月28日报道,受理信访事项1.1588万起,办结1.1476万起,省公安厅厅长曾省权日前坦言,开门接访暴露出该省公安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而“多数上访原因出在公安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