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深刻阐述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时代的到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只有抓住了依法行政这一中心环节,方能加快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到二○一○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法治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加强社会主又民主法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民主与法制紧密结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经济法治;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加强法制教育;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政法队伍;认真学习法律和法学知识,加强法学研究和建设;强化法律监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等十三个方面对江泽民法治思想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个领域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改进,一个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体现全人类法治文明和进步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正在形成。在“依法治国”方略已经在全国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建设法治,其环境是十分优越的。其动力是十分强劲的,其效果也是十分明显、举世公认的。但笔者认为,尽管我国的法治建设成绩斐然,但也应当看到其中的不足之处,诸如不顾法律的规定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地方保护、行业垄断、执法谋私、司法谋私等现象依然无明显改观。因此,笔者主张我国今后的法治建设应当充分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现代各国的普遍要求 ,是宪政的真谛 ,是民主的基础 ,是社会秩序进步的保障 ,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准则。法治是专制的对立面。法治与政治民主和宪政本身一样 ,都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 ,法治是专制与人治的对立面。《布莱克法律词典》将法治解释为“由最高权威认可的并且通常以准则或逻辑命题的形式出现的 ,具有普遍选用性的法律原则” ;“法治 (RuleofLaw)有时被称为‘法律的最高原则’ ,它要求法官作决定时 ,只能依据现有的原则或者法律而不得受随意性的干扰或阻碍”。《牛津法律大词典…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奋斗目标被确定下来。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文章探讨了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任何法律都应包含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法治理念是法治活动的灵魂,它不仅决定着法治行为,而且决定着法治的实效。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将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向广度和深度的推进提供精神动力,对我国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学理论及其法治传统,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青海人大》2006,(5):54-58
1978年,中国从总结10年“文化大革命”破坏民主践踏法治的深刻教训中认识到.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因此,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高决策层把发展民主政治和健全法治确定为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列宁依法治国思想是他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依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坚决实施宪政、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行法律、加强权力监督、处理党与法的关系。列宁依法治国思想对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启示: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先决条件——完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强化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法律现代化的前提,法律现代化则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保障。“法治”与“人治”是相对立的概念,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法治国家”的内涵和实质。一是在论述“法治”的客体即对象时,强调指出,对于治国者,他们首先要受治于法;二是在论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核心问题时,强调指出,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活动必须遵守程序法,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事。文章针对依法治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若干对策,当务之急,是维护司法公正,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政府诚信法治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诚信政府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诚信政府意味着政府应该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既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诚信政府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律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2.
法治是以法律的至上性和公正性为基础的一种法律体系.宪政是以法治为条件或环境,以宪法实施为依据的民主政治形态及其运行过程.法治是宪政的一部分,是宪政的必要基础,是宪政的基石.这是因为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础原则之一;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而法治正是其集中体现;法治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手段;法治观念的养成是宪政实现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中国的法治建设道路,其出发点必须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民主意识,扩大民主权利,彰显法律至上,铸成法治精神;必须完善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制度;必须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借鉴西方法治中具有普适性价值的经验,加快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4.
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迫切需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启发公民民主自觉,营造民主法制环境,这是中国加强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需要。文章从公民教育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出发,进而提出如何通过公民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也是我国现代法治逐步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对这一基本治国方略又作了许多新的发展和概括。回顾法制思想和法治观念在中国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到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法治观念正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其内涵也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对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践行“走在前列”要求,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积极建设者、坚定捍卫者、自觉遵守者,切实发挥检察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应有的职能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既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也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和诚信政府。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法治政府”的路径选择包括: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立法体系;强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论民主的社会基础和法治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是民主的时代,在争取和实现民主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许多"伪民主"现象,甚至以民主之名行专制之实。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过于重视民主的政治形式而忽视民主的社会基础,没有从市场经济对人的内在诉求来认识人的权利以及以个人权利为核心构建社会秩序;二是法律虽有权利的规定,却无法治的功能,没有形成对权利的保障。要健全民主,就必须完善民主的社会基础及其所要求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已经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警察作为执法者,应成为法治的维护者、促进者,成为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必须培育警察法治观念,使其树立法律至上的宗旨、权力制约的意识和人权保障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重视律师权益的保障是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律师权益特别是律师会见权所作的具体规定,在实务中的落实状况却不容乐观.为了切实改变律师会见难的问题,应当建立有效的律师权益保护机制,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贯彻“依法治国”理念,来共同践行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