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业即把文化资源作为资本投资,以资本运作为纽带,以现代管理机制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产品导向,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行业。它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在现行的文化事业中,除去纯公益性的以外,都是属于文化产业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史方倩 《前沿》2011,(4):142-144
文化生产兼有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市场的商品属性。这种文化产品的二重性决定了文化产品生产者和部门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门类,具有精神生产和商品生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属性。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央一位领导同志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  相似文献   

4.
遆哲锋 《前进》2001,(7):41-42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作为资本投资,以资本运作为纽带,以现代管理机制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产品导向,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行业。创新是人类所独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不断创新的结晶。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激活社会文化生产要素,为人们提供愉悦身心、激励人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奋发有为、蓬勃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品。   全面认识文化的社会属性,在文化功能的利用上要有突破。首先,在思想上对文化的功能要全面审视。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了…  相似文献   

5.
盛明光  塞树林 《前沿》2009,(4):50-52
内蒙古文化产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文化技术等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经营的发展战略。我们要加快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内蒙古文化产业拓宽市场,创造发展环境,逐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通过向国际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实现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内蒙古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得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巨文辉 《前进》2003,(6):41-41
文化的产业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挑战,中国入世带来的对文化事业的冲击,要求文化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随着山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文化消费必将成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上山西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山西文化的产业化成为可能。山西必须下大力气,在新的世纪,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目前,国内外文化产品的大量进入,既繁荣了山西文化市场,也反映了山西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机制相对滞后。尽管山西在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把着力点放到…  相似文献   

7.
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永章 《政策》2003,(3):34-3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新形势下,我们既要从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来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又要从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高度来加深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些载体,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李新市 《长白学刊》2009,(2):148-150
文化生产力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精神产品的生产获得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能力。其构成要素为:主体是从事带有文化性质劳动的人;进行文化劳动借以作用的文化劳动工具;劳动作用对象,即文化产品形成的初始状态;最后组成一个中性结果——文化产品。“文化生产力”的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注意发挥其自身的两个优势,加强文化劳动资料和材料的生产,关照好文化生产过程中的两个要素,把握好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一个从传统的资源观到新的资源观,从单一的事业属性向新的产业经济的蜕变过程。一、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文化产业从萌芽到成长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佩芬 《思想战线》2011,37(5):79-8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向上的灵魂和动力。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是一把"双刃剑",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产业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具有正效应,反之则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具有负效应。为此,我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立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构架国家文化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等,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余佳  游达明 《求索》2013,(5):23-25
把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型产业必须对文化产业实施创新性发展战略,在体制和政策实施改革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创新性地运用需求、供给理论为文化产业进行均衡合理的资源配置,增强文化产品的渗透性和外溢效应。通过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等问题,加大资本投资力度,激发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释放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恐龙之乡”的禄丰县,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但如何充分发挥和挖掘文化这一特殊的资源优势,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业就是一种最好的传载形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外在价值的体现,如何配置、挖掘、整合和有效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联姻,培育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文化与旅游联姻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强劲的推动作用文化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相对于矿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也存在叙事创意、价值创意、本体创意三大误区,导致文化产品内涵不足、缺乏创新度。对此,我们应当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新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对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强力引导和推动是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途相较于传统产业部门而言,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新兴产业。山西,发展前景巨大,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目前仍是弱势行业,因此,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理论层面上的指导,又需要观念意识的转化,更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加强产业引导,推动产业成型。同时,文化产业与生俱来所具有的两重性———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经济属性———也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政府的强力意志,通过有效的方式或者计划的手段加以调整和指导。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包括物质的资源和非物质的资源,文化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6.
山西文化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如何走,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怎样发挥文化的支点作用,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近年来,山西实施“五大战略”,落实“五个新进展”要求,充分发挥大作品展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的带动功能,力争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及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培育方面有新进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7.
蒙一丁 《长白学刊》2006,(5):99-10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需要采取三种不同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市场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计划配置起补充性作用;计划市场配置起调控性作用。市场配置是由市场主体按照经济效益原则自主投资配置文化资源,计划配置是由国家按照社会效益原则无偿投资配置文化资源,计划市场配置是由国家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原则投资配置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文化产业长期以来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发展,成为了吉林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产业规模较小,文化企业实力不强,产业带动效果差,亟待通过产业集聚战略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产业集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手段和方式。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但是存在市县发展不均衡、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投资回报低等问题、没有形成产业联动和竞争优势。要想克服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宏观上解决管理机制和战略方向的问题,在微观上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鼓励机制,实现文化产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9.
陈立旭 《今日浙江》2011,(22):56-5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傅守祥 《长白学刊》2012,(1):157-160
战略性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场,引发了中国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新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在中国不单单是一种纯经济的考虑,更是全球化大潮中我们面对强势文化冲击所实施的一项文化复兴战略。文化产业的正合博弈,其实质是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作性竞争。当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但是其"内在品质"与国外产品相比尚有较大落差。在内容为王的文化创意/生产时代,迅速提升国内文化产业的人文含量和精神品质,成为当代文化建设与产业升级的当务之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认同文化的娱乐属性的同时,千万不能偏废了文化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