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多民族和多宗教存在的国家,民族宗教事务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执政能力包括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民族地区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加强民族宗教领域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边疆省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能否及时、科学、有效地解决民族宗教问题,事关云南发展的大局。建国以来,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问题,把民族宗教工作置于各级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省到基层,形成了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云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宗教关系的状态如何,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极大。重视和发挥宗教在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统一战线和宗教工作的重大现实任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民族地区宗教方面出现的各种矛盾,为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主要宗教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最广.遍及全省各个地区.青海省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存在样态.表现出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特性.正是这种宗教文化的共生性.成为多年来青海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环视宇内,冷战结束后发生的冲突大多与宗教、民族问题有关。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大多全民信仰某一宗教。妥善处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是抵御假借宗教名义的民族分裂主义思潮蔓延的关键。本文回顾了近一个世纪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越、由运动成为制度的转化,民族宗教政策日臻成熟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就明晰中华民族中“一体”与“多元”之间的若干文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多年来,哈密地委在进一步明确做好新时期地区统一战线与民族宗教事务工作指导思想的同时,坚持把对各民族干部群众的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统一战线与民族宗教工作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增强统一战线凝聚力,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的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从产生之日起,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漫漫岁月,宗教不断地发挥着它们作用,成为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也成为信徒们精神上的寄托,心灵上的安慰.马克思在谈到宗教的社会作用时曾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在传入我国后,也曾多次被统治者利用,成为麻醉人民的重要思想工具.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  相似文献   

8.
李岚 《共产党人》2005,(8):22-23
宁夏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民族宗教工作在全区工作大局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全区共有35个兄弟民族,总人口580多万,其中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约20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宗教领域五大宗教俱全,即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源远流长,信生芸芸。现有寺观教堂4800多座,宗教职业人员8900多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关系到宁夏全区的民族团结,宗教稳定,社会政治安定。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承担着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健康发展、维护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2007,(3):I0009-I00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边疆省区,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占全区人口的60%以上,区内有6个跨境民族,有6种宗教。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余公里,有10个地州坐落在边境地区。区内跨境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与境外同民族相近,在历史上保持着传统的交往和联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委员会根据新疆实际,把民族宗教工作作为新疆全局工作的重要一环,常抓不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发现和化解出现的矛盾。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我们对民族宗教问题,民族宗教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全面正确的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局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从实际出发,提出把爱国宗教人士按肩负特殊使命的基层非党干部对待的创新性见解,制定了思想上教育,政治上安排,工作上依靠,生活上关心的政策措施,根据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属性,提出以人为本、教育为主、积极引导的工作思路和培养人、讲好经、管好寺工作要求,对爱国宗教人士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建立两级培训的长效机制。在全区已培训宗教教职人员6万多人次;实行宗教人士生活补贴制度,宗教人士享受生活补贴的面达到62%。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调恩来同志在详细考察这一情况后,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的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在少数民族群众中信教的人占很大比例;有不少的少数民族是整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因此.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有密切关系。面对这一客观实际情况,周思来同志在论述民族问题时必然要涉及到宗教问题。认真执行少数民族宗教政策是周恩来同志所一贯坚持的,在坚持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周恩来同志又有独到的理论建树。这些理论建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存在宗教信仰是必然的长期的。周恩来同志说:“宗教是会长…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是一个民族问题普遍存在、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因素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由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而引起的种族骚乱、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层出不穷,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局不稳、经济衰退。民族宗教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也是影响当今世界及未来国际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疆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 ,喀什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的种种表现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3.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性质容易确认 ,是敌我矛盾 ,必须高压严打。但是 ,他们借口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 ,混淆国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 ,总是不择手段地煽动宗教狂热 ,为其分裂活动铺垫心理基础 ,增加了反分裂斗争的难度。出于战略主动和持久功效之动机 ,就应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的研究和教育“内化”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中 ,发挥法治观念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中的作用。分裂主义提出的重要问题1 分裂主义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 ,民族分裂势力对新疆进行渗透、破坏和分裂颠覆活动 ,…  相似文献   

14.
一、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成因 (一)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的渗透与破坏 西方敌对势力为了实现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常把民族宗教问题与所谓的"人权"问题相联系,从中制造阴谋,寻求可利用的因素.他们在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通过各种公开场合对我国政府施加压力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手段深入我国进行宗教渗透,借机煽动民族分裂和宗教狂热,攻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企图以民族宗教问题为突破口,达到分裂、搞乱我国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5.
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落实到民族宗教工作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共产党人》2011,(12):45-46
<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与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民族宗教工作既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进一步改善各族群众民生,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宗教内部和谐稳定,这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宗教工作大省区,宁夏必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民族宗教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没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对各少数民族生存权、发展权的尊重和保障。当前,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多元交融的民族关系奠定了新疆多宗教并存和谐的基础。新疆宗教的消长兴衰,都是社会演进、民族迁徙流动和发展变化影响的历史结果。党和国家始终重视新疆宗教问题,积极探索处理新疆宗教问题的基本经验,促进宗教沿着现代方向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深入做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继续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做好"去极端化"工作;支持新疆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方针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80年来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上的历史经验进行探讨.最根本的经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宗教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常诚 《实事求是》2002,(3):72-74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尤其是新疆历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在新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治条件。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基本理论及新疆民族宗教演变史 ,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结合新疆实际和多年来在基层工作的实践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江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 ,坚持“…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推进文化建设要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挖掘长期存在于各民族信仰中的民族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使其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民族宗教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潜藏在少数民族骨血中用以指导其生活实践的精神沃土和宝贵财富。重视民族宗教文化,从中汲取它的和谐思想,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潮,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弘扬民族宗教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