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剧进课堂,作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但是,样板戏在表现革命时,把革命概念化,把艺术表现用为概念化的工具,甚至使艺术成为篡改历史的工具,则是应彻底否定的.从艺术上把革命和革命的精神概念化,变成一系列的豪言壮语,是长久以来革命文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倾向.当思想被转换为一系列豪言壮语时,往往具有掀动时代的力量.然而,激情一经过去,面对人的贪欲,所有的豪言壮语,无非是一扇扇虚掩的门.这一点,难道不应该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认真的反思吗?  相似文献   

2.
高平 《北京观察》2002,(7):42-45
关于"样板戏" 关于样板戏,我同意我们今天应当"摆脱被利用为'样板'的政治怪圈","以平常心态看它为正常的戏剧作品".但是周良沛同志的文章(以下称周文)断言"剥离开'文革'的政治后,已显出它原本的审美价值."以此来说明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功,并进一步暗喻表现现代生活是京剧改革的必由之略,这一看法也"可斟酌".现在,我也早已"摆脱"了听到样板戏后"头疼、冷颤的生理反应",可以对它进行冷静的评说了.  相似文献   

3.
《北京观察》2001年11期上关于京剧演现代戏的争鸣,确实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批判所谓的"样板戏"之义愤,几乎也已汇成"人民战争的大海洋".然而,这些年,所谓"样板戏"中的一些具体剧目,如《红灯记》,并未像当年批它者所说,"批倒批臭",反而久演不衰.听朋友讲到它在台北演出的盛况,尤其经历过抗战八年的老人,为它振奋了民族精神的悲喜之情,无论从思想、从艺术上讲,都无法说它是负面的.这一事实,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京剧的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以及励志的好教材.京剧的道德倾向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京剧的艺术特点有利于青少年提高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施京吾 《同舟共进》2009,(11):31-33
【出身京剧世家的"铁嗓钢喉"】样板戏中,我最熟悉的是《智取威虎山》,至今还能哼出大部分唱段,特别是杨子荣与座山雕的一段黑话对白,一句接一句的顶针,很有意思。《智取威虎山》在样板戏中的地位自不待言,不可动摇地位列于首。排名在中国历来是很有学问的事,  相似文献   

6.
戴嘉枋 《乡音》2012,(12):42-45
与20世纪60年代由沪剧改编创作的《红灯记》《沙家浜》不同,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的雏形,早在"大跃进"的年代就问世了。如果说在《红灯记》《沙家浜》的编演、修改过程中,江青"不请自来"地蛮横插手,那么对《智取威虎山》来说,却是经张春桥"迎请  相似文献   

7.
新年前夕,北京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在中国京剧院举办了京剧艺术讲座,市政协常委、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以"漫谈京剧文化"为题,应邀作专题艺术讲座.  相似文献   

8.
<正>说起来你可能不信,青少年时代,我曾经嗜书如命。小学时正值"文革"后期,文化已被革命,八亿人民只能看八出样板戏,唱几首红色歌曲,很多中外文学名著已从香花变成毒草,难觅其踪。书店里硕果仅存的印刷  相似文献   

9.
题目是借来的,借毛尖同名电影笔记。毛尖电影笔记写得好,典型小资风格,从字里行间都能听见小布尔乔亚的尖叫声。而书的名字用在样板戏上也很合适:非常美,非常罪——把样板戏的艺术特点、政治特征全部概括进去了,我也就懒得再去寻找一个新题目,只好对毛尖拱手告罪,并致谢意。  相似文献   

10.
余佳 《理论月刊》2007,(11):122-124
传统京剧的音韵体系与北京话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具体体现在声母的分尖团和韵母与湖北方言的相似性上。这种差别的形成,既是因为几代京剧艺术家自身母语的影响,也经过了京剧艺术家有意识的提炼和优化。传统京剧音韵体系在美学上有自身的优越之处,在艺术形式不断变革的当代,应在综合考虑戏剧美学效果的尺度上加以公允的扬弃。  相似文献   

11.
处于京城,京剧打一开始就染上庙堂的色彩。从乾隆到慈禧,无一没有"染指",方使得徽班进京,进而让京剧压倒了昆曲,在京城风生水起,造就了"同光十三绝"那样的京剧各派名角,让舞台热闹了那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小康》2009,(11):8-8
“现代社会,无论是‘黄世仁’,还是‘白毛女’都在以一种体面的方式,而非样板戏《白毛女》里那种屈辱的方式进行着心照不宣的主动和被动。”  相似文献   

13.
江海清 《世纪行》2007,(9):29-30
去年11月.在上海市政协之友主办的蒙、宁、汉、徐、沪五区市政协振兴京剧艺术座谈会上.武汉市政协老委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胡照洲作了题为《京剧艺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京剧艺术是国粹,对构建和谐社会能作出有益的贡献,而政协又可以为振兴京剧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因为政协开展京剧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票社,层次高、影响大,能够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是其他力量不可取代的。同时大家还提到,全国政协很早就建立了“京昆艺术研究组”,  相似文献   

14.
《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将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据悉,教育部已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承担试点任务的北京市教委的有关官员解释说: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问题,因此,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人大京剧社已经成立五周年了。6月9日晚,在逸夫舞台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唱会,"演员"大多是历届市人大常委、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行当俱全,流派纷呈,演出高潮迭起,剧场内席无虚座,掌声彩声连连。2007年12月2日,在朱镕基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上海市人大京剧社成立。五年来,他还多次亲临京剧社指导,鼓励大家在学习中传播京剧国粹,弘扬民族文化。在龚学平和刘云耕同志  相似文献   

16.
恽来 《北京观察》2017,(9):79-80
京剧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始终是在吸收、尝试、革新中不断完善的。在改革开放年代,国家重视并支持,加上一批仁人志士和京剧爱好者的努力,京剧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京剧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目前的京剧市场已经缩小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甚至威胁着京剧人的生存,许多京剧人纷纷改行或“下海”。在这种形势下,仍有一位著名叶派小生传人活跃在京剧舞台上,向国人展示“国粹”艺术的魅力,他就是享有中国京剧第一小生美誉、农工党中央委员、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让我们一同走进李宏图,去领略他那光彩照人的艺术人生。一次偶然迷上小生李宏图从小就酷爱京剧艺术,但他痴迷小生却是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下。1976年“文革”即将结束时,国内正流行着“八个样板戏”,那时…  相似文献   

18.
顾土 《同舟共进》2014,(5):80-83
“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这门艺术无论从其起源和发展,还是从其形式和剧目,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都应归入“封资修”的行列,受到严厉的批判,甚至被禁绝。可令人惊奇的是,20世纪下半叶,芭蕾在中国内地非但始终延续,而且风光无限,直至成为文化革命的利器,变作样板戏之一,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革命芭蕾”,在世界芭蕾史上留下了值得回味的浓浓一笔。  相似文献   

19.
周岗  李松  董光宇 《世纪行》2009,(6):6-10
这是一个享誉伶界、世所罕见的艺术家族——京剧谭门,从150多年前的民间汉调艺人谭志道起.经一代宗师谭鑫培创下京剧中第一个门派“谭派”和“天下无派不学谭”的光辉历史.到后世英杰代代相传、绵延百年,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一门七代传承与发扬了京剧艺术。其家族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京剧史”,堪称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观。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谭家祖居地,正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九夫村谭左湾。  相似文献   

20.
<正>叶蓬,京剧老生,现为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教授。乳名金柱,艺名叶伯英,安徽太湖人。出生在梨园世家,祖父是成绩斐然的戏曲教育家,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创始人叶春善,父亲是闻名遐迩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