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的崭新思路和重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统筹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均衡增长和良性互动;统筹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统筹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新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措施应当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统筹城乡发展,一是要解决工农业发展失调问题 ,取消农业特产税;二是要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苏社 《理论前沿》2009,(11):39-40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城乡建设,重视发展县域经济,立足国情,稳妥推进。把握好这些重大问题和原则,对于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在总结几十年来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按照这一思路 ,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化解城乡之间的矛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及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上提出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为我党“三农”思想做出了一系列新贡献:“重中之重”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个新的战略定位;“两个趋向”论——把“两个趋向”论断作为新形势下认识和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这是新“三农”思想的理论基石;“城乡一体”论——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根本方略;“双轮驱动”论——把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衣村作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重新树立“三农”为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城乡一体化;制定相关政策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规划,统筹城乡事业发展;改善国家财政收入分配政策,多予少取,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发出的最强烈的信号。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城乡分割的二元思维定势;体制机制不统一、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进一步转变观念,以"城乡统筹"为着眼点,以"富民强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以"公共服务"为切入点,选准突破口,通过深化改革,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当前,面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障碍,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改革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逐步拆除阻碍城乡间流动的各种障碍;加快城市化进程;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支农力度,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的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比较大。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宏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三农",难点也在"三农"."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在转变观念基础上的全社会共同关注,建立起一整套城乡统筹的完整的经济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农村阶层分化明显扩大,这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分析不同阶层的文化现状、文化需求以及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不同措施、对症下药,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做好农村治安工作 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改革进程中,我区农村治安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增多。治安热点与难点比较突出。暴力恐怖犯罪活动蠢蠢欲动。严重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比较猖獗。要严厉打击各类涉农违法犯罪。大力夯实农村治安防控基础。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服务效能。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三中会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保持农村社会长期和谐稳定。近年来,山东省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社会管理。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需要在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和贫困率的下降,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了明显的家庭和个人特征: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是因残疾患病等因素导致劳动力完全丧失的人口,他们很难继续从开发式扶贫中获得有效的帮助。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开了一系列针对困难农户收入和医疗保障需要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利用2005年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对农村贫困人群的贫困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出现供需失衡,己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此,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多类型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是涉及到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在我国,农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政治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党和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其中突出的有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宪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农村民主政治的实现,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护,都离不开宪法的指导和保障。农村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贯彻和落实,是宪政国家的体现。同时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也会丰富和完善宪法的内容。这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进行完政国家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总量在下降,但庞大的留守群体基数及其背后所彰显的乡村治理价值仍具有研究意义。作为乡村传统主体的留守人口在城乡关系的治理博弈中存在资本动力、人际情感、伦理精神、主体理性和价值认同的风险,并在集体行动中得以呈现。而化解留守群体集体行动的风险在于打造全县域治理共同体、完善社会支持帮扶机制、建立村级生态治理体系、锻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构乡村现代文化体认。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表现在经济、社会和居民生活三个方面,而促进城镇化建设应科学规划,注重中心村镇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非公有经济成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规避风险的金融机制,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但同时,农村民间金融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对其发展进行规范,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