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OT是一种新型的特许权投资方式,其运作基础是一系列复杂的合同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与私人投资者间的特许权协议。在全球化背景下,明确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有助于吸收国际私人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建设,有助于投资争端公平、合理地解决。由于行政契约理论与立法、司法实践在我国的局限性,我国BOT特许权协议不应定性为行政合同,BOT特许权协议界定为商事契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外派船员雇佣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不违背强行性法律规定和不规避法律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地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当没有选择法律时,适用船员所服务的船舶的船旗国法。我国《海商法》修改或《船员法》制订时应专条规定外派船员雇佣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准据法时,适用船旗国法。  相似文献   

3.
情势变更制度是我国民法草案中一条极富争议的法律制度。但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此制度不适用。本文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四种价款确定方式,即成本加酬金、可调价格、固定单价和固定总价出发,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情势变更制度的适用,认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不适用情势变更制度。  相似文献   

4.
谢文斌  李先波 《求索》2014,(1):108-113
经过7年讨论出台的《国际合同法律选择海牙通则(草案)》为国际合同法律选择的统一奠定了基本框架。该草案在明确促进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目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以尽可能维护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自治,如限定适用合同的种类、尊重强行性规则和公共政策、不损害第三人利益等。该草案对一些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做出规定或者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如强行性规则和公共政策的界定、当事人为选择法律时准据法的确定等。此外,当前文本的语句还有少许不够严谨之处,可能尚待在今后的会议中予以完善。《国际合同法律选择海牙通则(草案)》为我国跨国合同法律选择立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5.
向洋 《公民导刊》2006,(12):52-53
BOT模式作为国际上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继我国第一个BOT项目——广东沙角发电厂建设运营取得巨大成功,BOT作为一种利用外资的新模式随即进入我国,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益发展起来。然而,目前涉及BOT模式的专项立法明显滞后,导致各地在实际运作中遇到许多法律障碍,对完善和发展BOT模式带来了许多不利。  相似文献   

6.
范姣艳  章晶晶 《前沿》2013,(19):94-96
合同与侵权的法律适用历来是国际私法法律适用部分的主体,虽然二者的法律适用原则和理论相互区别并各自独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民商事交往的日益加强,二者逐渐接近并相互作用,合同与侵权的界线趋于模糊.实践中合同与侵权的关系也经常是一个令实务工作者感到最棘手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合同与侵权责任竞合时的法律适用的问题.明确合同与侵权法律适用的关系及特点,掌握二者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可以更好解决二者责任竞合时的法律适用问题,促进国际民商事争议的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合同通过网络订立。网络消费交易合同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冲击了传统的国际消费合同法律制度。为了适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并确保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我国立法必须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确定网络消费交易合同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关于合同无效处 理的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 引申出对返还请求权性质的分析,最 终归纳出合同无效处理的三个原则, 并提出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是指依据某一特定法律认定仲裁协议的效力.研究仲裁协议法律适用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明确主张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原则可以准用合同的法律适用理论和原则,系统论述了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统一论和分割论,并就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基本理论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体现予以了深入诠释.  相似文献   

10.
厘清物业服务合同的性质对于法律适用十分重要。物业服务合同在当前仍为无名合同,必须及时有名化;物业服务合同是一种典型的商事合同,应适用商法的相关规定和商法的基本原理;物业服务合同是委托合同的一种,因此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时,可以适用民法关于委托合同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