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今年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但机遇多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首先是中央提出并逐步实施加速长江流域开放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省委、省人民政府强调要进一步发挥武汉在全省  相似文献   

2.
彭富国 《湖湘论坛》2003,16(3):91-92
科技教学是培养学员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其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加强的措施建议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基本内容和特点1 基本内容。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代科技基础知识的概念、理论、发展史及社会功能 ,尤其是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起重大关键作用方面 ;二是当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 ,世界各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及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我国及各地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以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是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内…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 ,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作为地处中西部结合部的湖北 ,既有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同时也面临种种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取向 ,正确把握湖北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保持湖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及有关资料 ,本文仅就“湖北应对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与策略”作一探索。研究湖北应对西部大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绝不能就西部论西部 ,也不能就湖北论湖北。必须站…  相似文献   

4.
黄胜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169-173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潜藏危机和挑战.必须进一步调整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思路.要做到正确定位,确立特色;加大投入力度与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以人为本;办学模式的创新;内联外引,吸纳先进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如何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应尽快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除此之外,企业自身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确立未来发展的战略,进行卓越的创新设计;构造科学、先进、合理的企业管理运营机制,实现企业资源、技术与机制的有机融合;以构造企业基本竞争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为工作切入点,着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管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创造》2006,(1):10-11
“十一五”规划对于中西部企业有四大机遇和挑战,第一是国际化战略,第二是能源战略。第三点,“十一五”规划是环境和机遇的经济型战略,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搞经济发展,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第四点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过程中,企业如何提升知识、技术和品牌的自主发展力。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战略决策 ,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部署。如何抓住机遇 ,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一、机遇与挑战西部大开发必将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开放环境和市场环境。1.政策环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原因至少有两方面 :一是全国的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 ,迫切需要中西部的支持。解开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矛盾的症结 ,完成工业化发展任务 ,关键是加速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2015年3月13日)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莉 《中国发展》2009,9(6):36-41
“两型社会”发展战略的确立,既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该文从武汉城市圈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两型社会”发展战略框架,探索性地提出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三大具体战略,即绿金经济和结构调整同步发展、金融强市和科技发展深度结合以及政府管理和市场模式创新互动,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采取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乡村振兴战略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促进民族的文化自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社会自治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吸引力、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凝聚力、少数民族体育产品的创新力能够补充当下以观赏为主要特征的旅游产品缺陷,从而成为促进少数民族村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诚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基于此该研究旨在分析其二者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融合发展策略,进而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总体走势继续看好 ,稳定度提高 ;以信息、通讯、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世界经济由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经济形态日趋知识化、高科技化 ;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但南北差距拉大 ;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 ,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经济制度一体化、规范化程度提高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作用将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2.
有关贵州经济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贵州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即便与周边省份相比也差距明显。贵州想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实现在西部崛起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对贵州经济竞争力以思考命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和阐述,希望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贵州经济的竞争实力和缺陷所在,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提供某些方面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金融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金融犯罪呈上升趋势。金融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遏制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14.
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宪  袁勤 《思想战线》2000,26(1):5-9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世界化以及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当前全球化的发展正在加速.尽管全球化在经济领域表现得最显著、发展最迅猛,但它决不只仅限于经济领域,而必然要延伸到政治、文化等其它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15.
影响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症结在于其“内部不发达性”和“外部少关联性”。解决的切入点在于内外结合 ,主动参与。即必须采取“主动嫁接”战略 ,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驱动与自身条件的改善 ,形成吸引外部要素进入的“引力场” ,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产业是云南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产业。当前 ,我国经济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性调整。云南作为中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 ,同样面临着结构调整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 ,如何做好产业选择 ,找到特色 ,增强云南经济的竞争力 ,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是云南经济结构调整的理性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各民族在适应所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跨区域的经济活动中,民族文化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相际经营原理》一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在贵州的田野调查资料,将西方经济人类学理论与中国实情相结合,提出跨"相"经营的理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人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制裁的政治经济目的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生  李琳 《桂海论丛》2004,20(1):76-79
文章阐述了经济制裁的定义 ,着力探讨以经济和政治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制裁政策 ,及美国对欧盟、古巴的经济制裁、国际社会对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经济制裁、西方国家对津巴布韦的经济制裁等进行了典型剖析 ,并从效果和意义的角度对经济制裁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陈秋萍 《桂海论丛》2003,19(1):87-88
广告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是以赢利为目的。但经济功能只是广告的主体性功能 ,而不是它的唯一功能。除了经济功能之外 ,广告还具有一些非主体性功能。文章着重阐述了广告的扩展性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辉  鞠方  袁芳英 《桂海论丛》2004,20(6):45-47
新制度经济学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目前我国正处于急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候,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来阐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现有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