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而也是一切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核心和基础。社会主义实践完全证明了这一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从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去解决问题,那么社会主义事业就寸步难行。因此,研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也必须从这个总题目入手。  相似文献   

2.
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首要的问题是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则是一个当代资本主义行将过时而取而代之的社会制度。两者之间有着重大的关联。所以,认真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我们深刻而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当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既是一个尚对生产力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社会制度,又是一个暴露出许多重大弊端的社会制度。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基本原理去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研究,才能真正认识清楚当代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但任何时候也不能否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否则,就回到历史唯心主义去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推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是社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份,黑龙江省党校系统在哈尔滨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讨论会。其中关于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准问题有四种看法:1、认为划分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种生产力水平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2、认为划分社会发展阶段,要研究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还要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具有独特  相似文献   

5.
成文化理论上的得失记者: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立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那么,革命导师的文化观是怎样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我们在理论上有什么得失?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缺乏一个系统的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是唯物史观,这个理论没有把社会分作三部分:政治、经济、文化,没有提出这样的理论框架,而是提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样一个理论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中,经济、政治都有较明确的地位,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尚不清楚。毛泽东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是他在《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所有制问题反映了社会关系中的基本经济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当然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相当落后,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需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有制经济,如何根据发展变化了的生产力状况选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同时,要高度关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问题.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必须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方法的基础上引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揭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动的规律;必须升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接受检验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是一个时期以来在理论上有困惑、在买践中又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论断,既坚持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又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进行创新,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推进到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冲突与一个国家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在以异化和私有财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劳资关系紧张和利益冲突问题。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私有财产膨胀和资本关系泛滥的现象,导致社会关系异化,利益冲突严重。因此,要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的利益冲突问题,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推进生产方式创新,标本兼治。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则是防止利益冲突的有效之道。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模式,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政党制度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她的优越性毋庸置疑。为什么我们有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一定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才有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自然也包含共产党先进性和民主党派进步性的和谐统一。自中共  相似文献   

11.
王峰 《新东方》2007,(11):15-18
人类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劳动关系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深刻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和社会结构的稳定。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命题。系统性研究和阐述这一重要命题,必须首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具体实践,从整体性视角阐明其逻辑进路。在理论特征层面,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主体的研究对象、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共同构成了其理论特征的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程,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视角来看主要经历了奠基、开创、发展、创新四个阶段。在实践逻辑层面,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核心要义是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不断推进的创造性过程.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有要解决的特定历史任务.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任务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系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努力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力求取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是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这事关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 ,事关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不仅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全党必须高度重视的政治问题和实践问题。一、意识形态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 ,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并为其指明方向、开辟道路、提供精神动力。在我国 ,马克思主义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极大地促进和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党始终致力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并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 ,增添了新的活力。当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这主要在于 :先进社会意识的普及特别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头脑中扎根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而且现存社会里孕育成长着的代表新生...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时代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思想飞跃 ,是我党建设的一个伟大理论成果 ,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伟大创新。学习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 ,对我们党的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提出的历史发展需要新思想。随着历史的进程 ,我们国家从过去抓阶级斗争而转变到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同时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穷过渡陷入了迷茫。这时 ,邓小平同志面对出现的客观现状…  相似文献   

16.
邓艳芳 《传承》2010,(33):32-3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精华和核心。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包括人的需要需求、人的综合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社会实践的大力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光辉历程表明,进行伟大的革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海南办特区是在一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如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特区干部的头脑,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特区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是一个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的重大课题。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本质要求特区的性质是由其设置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我国的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8.
民主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它同许多政治现象一样,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探索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中,对民主有过深入的研究,多层次多侧面地论述过民主问题,对民主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则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走自己的路”,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一、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来之义任何科学揭示的都是一般规律,而非具体方法。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提供的是一般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只给我们指出了行动的方向、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期,应采取什么办法进行革命和建设,各有所不同。必须根据这些基本理论,结合本国的实际探索适合发展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韩振峰 《前进》2003,(5):9-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物质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的体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各种制度,这就是政治文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