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世界上法治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通常有人民参与司法审判的制度。例如陪审制,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陪审团,在审判程序中负责认定犯罪事实的有无,而在陪审制之下,还配置有职业法官,负责指挥程序的进行,并且在陪审团认定被告有罪之后,负责量定刑罚。美国、英国等都是实行陪审制的国家。另有参审制,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如2名)与职业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一起决定犯  相似文献   

2.
论“混合制”陪审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信会 《政法论丛》2005,27(6):78-84
人民陪审制在我国是舶来品,其建立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人民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司法民主;一是通过人民陪审员的参与,实现准确认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的目的。我国目前人民陪审制的实际运行与以上两个理念冲突,无法实现人民陪审制的功能。在审判方式改革日益深入的当今时代,英美国家的陪审制对我国人民陪审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我国的人民陪审制改革应在立足人民陪审员对法律适用具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基础上,借鉴英美陪审制的合理因素,建立我国混合式的人民陪审制。  相似文献   

3.
人民陪审制在我国是舶来品,其建立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人民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司法民主;一是通过人民陪审员的参与,实现准确认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的目的。我国目前人民陪审制的实际运行与以上两个理念存在一定的冲突,无法实现人民陪审制的功能。在审判方式改革日益深入的当今时代,英美国家的陪审制对人民陪审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我主张我国人民陪审制的改革在立足人民陪审员对法律适用具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基础上,借鉴英美陪审制的合理因素,建立混合式的人民陪审制。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的陪审制度与司法改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陪审制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民主制度,作者从理论与司法实践层面对我国陪审制的存废之争进行了理性评析,并据此阐明,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主张废弃陪审制或移入陪审团制都是偏颇的。文章指出,陪审制的功能中蕴含着体现和维护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在当前的司法改革中,我们应当对陪审制的作用予以重新认识与发展,在此分析之后,本文对改革与完善我国陪审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陪审制的否定性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陪审制应当走向何方?笔者通过对陪审制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陪审制不合中国国情,应当尽早彻底废除之。(一)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难以吸收陪审制陪审制不仅仅是“司法民主”的表现,它还是法律文化在司法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不同的法律文化,有着不同的土壤和根基。陪审制主要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我国法律文化的传统、背景、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反映英美国家传统文化的陪审制,在我国缺少其生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土壤。我国陪审制源于原苏联,以其为蓝本,但我国国情不同于原苏联,在原苏联可实行的制度,在…  相似文献   

6.
李游 《中国司法》2004,(5):34-37
陪审制,是当代西方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起伏跌宕,荣辱兴衰共具一身。时至今日,陪审制仍是英美法系国家中制约审判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力求对两大法系陪审制的作用及其制约机能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可深探陪审制度的精髓,另一方面可为我国的人民陪审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陪审制的产生与发展 如果它也算陪审制的话,我们应该将历史的目光放至那遥远的古希腊。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雅典的执政官,他首创了陪审法庭的新制度。实际上,是在集市日的市场上审理诉讼案,一些有闲暇的公民可以参加。后来,这种制度成为雅典民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公民具有了“参与审判”的权利。古罗马时期亦有陪审制的存在,但在公  相似文献   

7.
滕祥 《法制与社会》2010,(35):48-49
与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相比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非为陪审制而为参审制;非为人民陪审制而为一人参审制;非为当事人权利而为人民陪审员权力;非为人民陪审员分享司法权裁判权而为人民陪审员直接行使司法权裁判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转型为陪审团制度存在政治、法文化和诉讼程序配合等诸多障碍,未来仍应以完善该制度为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萍 《中国律师》2005,(7):44-46
面对着我国加入W TO,我国的司法审判制度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挑战,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也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司法诉讼体制。目前,我国尚存陪审制,但名存实亡的陪审制究竟该何去何从尚无定论。本文从中西陪审法律制度的比较角度出发,旨在为进一步健全我国的法律陪审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供一些意见。一、英美法系陪审制度的概述陪审制度是国家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审判民事、刑事案件的制度。陪审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分为陪审制和参审制两种。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主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没有明确陪审制的目的,社会对陪审制的作用存在多元期待。陪审制目标多元,导致陪审制功能定位模糊,陪审员角色多元,为法院的目标所置换。陪审制因服务于法院的需要而与社会疏离。因为缺乏目的论的指引,理论研究多滑向移植他国制度或"存在即合理"的两个极端。陪审制的目的应该是"让裁判体现民意"。藉此陪审制的功能应重新确定为:构建司法过程中的公共领域,保障司法的公共理性。为此,必须对陪审制进行以祛除审判权本位主义为重点的制度重构。  相似文献   

10.
人民陪审制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哲玮 《中外法学》2008,(3):433-447
<正>在我国,人民陪审制既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也是一项一度被写入宪法的宪法原则。2005年5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实施,更是以立法的形式奠定了人民陪审制在国家司法制度中的地位。然而,现实中陪审制的适用状况却令人堪忧,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广泛存在,在实质上颠覆了立法者对人民陪审制的设计初衷。即便是《决定》实施之后,这一局面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为什么?人民陪审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其出路又在何方?现有  相似文献   

11.
英国是陪审制的发源地,随着历史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他应有的深度。英国陪审制几度风雨几度秋,虽然近年来有收缩的趋势,但是陪审制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自封建时代以来都是不可磨灭的。而本文也旨在就英国陪审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英国陪审制随着历史进步而逐渐完善,以及现有状态和对其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英美法系陪审制和大陆法系陪审制的起源与发展,并对两大法系陪审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大陆法系陪审制的缺陷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陪审制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我国陪审制度刍议夏克勤陪审制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它是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象征应运而生的。陪审制就其实质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法学界的部分学者根据现行陪审制...  相似文献   

14.
陪审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应用,可以弥补法官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不足.保证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客观和科学.最大限度地实现陪审制有利于司法公正的价值。这一价值的实现过程必定是技术专家参审的过程,而现行的陪审制不能适应知识产权审判的具体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制约了专家陪审员的应用,从而影响了陪审制价值的实现.故有必要在级别、地域、管理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完善专家陪审制。  相似文献   

15.
陪审制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小军 《河北法学》2006,24(4):108-113
国内学者在制度层面对陪审制的探讨已经很多,但对陪审制的价值基础却很少论及.试图对陪审制的价值基础作一个初步的探讨.陪审制作为一种制度,只有对其价值基础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陪审制度主要具有民主、自由、正义和理性等方面的价值,就这四大价值分别予以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陪审制进行了一定的论述,着重分析了陪审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讨论了陪审制的起源,论述了陪审制产生的历史过程,介绍了陪审制的发展和衰落。最后本文还讨论了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指出我国不应该盲目的引进国外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陪审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陪审制在审判实践中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适用陪审制审理的案件范围过窄、陪审过程的形式化、陪审员遴选的随意化以及管理的非规范化。改革陪审制的具体思路是 :废止现行立法中对适用陪审制的弹性条款 ,尽快制定陪审条例 ;明确界定适用陪审员审理案件的范围 ;规范陪审员的权利、义务以及陪审员的遴选程序 ;加强对陪审员的管理与培训。  相似文献   

18.
陪审制度是由法院吸收民众参与案件审判的极具司法价值的制度.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分为两大陪审制模式:一是英美法系陪审团模式;一是大陆法系参审制模式.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属于大陆法系的参审制模式,现实司法实践中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备受诟病.本文分析我国的现状,从欧美陪审制及比较中分析二者的优缺处,为我国立法司法改革提供借鉴依据,真正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代意义的陪审制在我国发展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九十多年中我们经历了借鉴、摸索和改革的诸多历程,如今,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改革乃至废除人民陪审制的呼声。目前就世界范围来看,陪审制度运用最好的国家就是美国,为什么陪审制度在美国就会顺利的发展呢,本文将重点介绍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起源及其自身的优势,以及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有何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陪审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应用,可以弥补法官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不足,保证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客观和科学,最大限度地实现陪审制有利于司法公正的价值。这一价值的实现过程必定是技术专家参审的过程,而现行的陪审制不能适应知识产权审判的具体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制约了专家陪审员的应用,从而影响了陪审制价值的实现,故有必要在级别、地域、管理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完善专家陪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