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避免下一个"道德滑坡"事件的注脚产生,惟有进行制度化的救治才能达到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道德重建的讨论和报道铺天盖地,连高层也发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的感叹。种种道德沦落的事件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相似文献   

3.
《浙江人大》2011,(5):3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精膏"等又接踵而来。问题食品不断花样翻新,连监管部门也"应接不暇"。一方面,印证了温总理日前的判断:"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食品安全的屏障为何一破再破。  相似文献   

4.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马教授您好!我国社会的诚信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人们感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了。您怎么看目前的诚信现状?怎么看待"道德滑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假冒伪劣引发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问题,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外,源于政务诚信出了问题。由于党和政府倡导的与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一些领导干部台上说的与私下做的截然相反,使人们内心曾经坚守的理想信念逐渐淡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在行为上失去了法律道德准绳,让人性恶的一面得以散发。鉴于此,当下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按照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意识形态多样性相结合原则,从多元信仰教育中探寻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新路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基地、道德高地、信仰极地,从根本上解决党内消极腐败和社会诚信缺失及道德失范问题,重构中华民族美好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问题十分严重,给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连温总理都感叹:"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笔者认为,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卢梭说:"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要守住改革  相似文献   

7.
最近这些年,我国的诚信和道德严重滑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生的种种假冒伪劣产品开始,什么苏丹红、福尔马林、硫磺、硫酸铜、漂白粉、三聚氰胺等都粉墨登场,不断上演,越来越严重。今年刚刚过去几个月,就先后曝出“瘦肉精事件”、“彩色馒头事件”、“强买活人器官事件”等等。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失去了诚信,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示范者,在诚信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务诚信一旦缺失,势必误导、诱发、膨胀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缺失。政务失信加大了国家的政治成本、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和道德成本,加据了信任危机、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了社会和谐、导致了道德滑坡。所以,要切实解决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入手,这本身既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同时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总理的怒斥,切中了当前的社会时弊。触到了人们的心灵痛点,反映了公众期盼道德回归的心声和诉求,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0.
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 短短数天内,如此密集的曝光,说明了全社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印证了不久前温总理的判断:"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食品事故频发。触目惊心的案例冲破了食品安全的“防御工事”,直逼社会容忍底线。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瘦肉精”猪肉、毒血旺、硫磺姜等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民众的神经,也促使政府不断加力整治。从高层及社会各界人士严词痛批行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强调“重典治乱”。到各地各部门紧密部署,强调政府监管职责,中国正在打响一场“史上最严厉”的“餐桌保卫战”  相似文献   

13.
《山东人大工作》2012,(8):59+61
二论:认清道德领域的成绩与问题、主流与支流,坚定道德信心《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一文认为,2011年我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道德事件,勾勒出"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的图景。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社会真正危险的道德状况,不是人们对失德现象的义愤,而是对道德滑坡的冷漠。无论是感动还是疼痛、谴责还是反思、忧虑还是希望,都传递着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14.
薛森 《中国民政》2013,(6):48-48
近年来,郭美美、高管名表、汶川帐篷等事件的发生让公益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遭到了质疑.捐款时轰轰烈烈,但是,所捐善款是真真切切给了灾民用到该用之处还是落入私人腰包占为己有?捐款人却不得而知.面对一再受到社会舆论的慈善机构、面对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慈善机构将何去何从?慈善机构将如何脱去公众心目中的"伪慈善"外衣,还民众一个"明白账"呢?有关专家指出,一座城市想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大力挖掘全民慈善潜力,就必须打造出公众满意的"阳光慈善"和"透明慈善".这不光是慈善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13亿人共同的呼声.完善慈善工作的每一个链条,完善慈善体系的每一个环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孟庆湖 《前沿》2011,(18):168-170
时下,社会道德的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且不道德的现象已经泛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现实社会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是"耻感文化"的内涵在社会转型的推力作用下发生了蜕变,造成了社会成员的集体心理迷失。重塑"耻感文化",扶正"耻"的路标,是当前道德建设之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泛娱乐化"的不断泛滥,对青少年形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如政治冷漠,信仰缺失;恶搞经典,价值混乱;告别崇高,抛弃理想;道德滑坡,诚信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非不分,美丑不辨等,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文化"泛娱乐化"的正确引导,从而使青少年明荣知耻,识美辩丑,追求崇高理想和价值,自觉抵制"三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多地重视了体制本身建设,如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各种生产要素市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等。但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感情驱使而对行为主体道德伦理建设思考和关注较少,尤其是对交往中的诚信道德重视较少,因而出现比较严重的经济混乱和道德滑坡等消极现象,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和规范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必须重视经济混乱的伦理根源分析和行为交往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价值阙如表现为中国现代化条件下的社会进步以及社会进步视域下的"道德滑坡"现象,分析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学中国在场的表现,是国民经济学体系内"财富与德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揭示"道德滑坡"现象的本质,后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的精神现象学分析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体化时代社会进步与"道德滑坡"现象的不可避免。异化劳动和对异化的扬弃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造成的现实社会关系给予了积极的批判,对"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几年里,社会上因道德滑坡而出现多起令人心寒的事件。解决"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的问题,破解"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也成为本次两会上热议的话题。据悉,目前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不谋而合:让"见义勇为"入  相似文献   

20.
赵丰 《人民论坛》2013,(3):34-35
关注理由:看到国企亟待改进,就干脆主张全面私有化;指出国企问题不少,就是对公有制的"攻击";小悦悦事件发生了,就断言世风日下已至道德末日;"最美"出现了,又认定道德滑坡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极端思维,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核心观点:围绕一个具体事件,常常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化意见。这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的思维方式,则是"极端主义"。新动向:崇尚非理性的、疾风暴雨式的社会运动,经常把话说到极致,不留余地。网络上出现的极端社会思潮,主要体现在"左右之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