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独秀与康有为分别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关系较为特别.陈独秀早年曾深受康有为的影响,但在五四时期他却对康有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陈独秀眼里,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是先觉之士,戊戌变法后则开历史倒车,是顽固的复辟派.陈独秀的这种解读既有正确的一面,同时也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2.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海外亡命16年,游遍四大洲,经32个国家,行60万里,于1914年回到祖国。晚年的康有为,尤其在其人生最后的10年内,并不甘寂寞,生活仍多姿多采。他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名山大川或游览讲学,或经办教育,宣传其政治主张。康有为的种种活动,自然对中国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佳春  温建钦 《传承》2013,(8):144-145
康有为及其领导的戊戌变法在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康有为早年为改良变法奔走操劳,推动了社会与历史的进步,然而他晚年建立"保皇派",支持袁世凯复辟又阻碍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康有为的功过是非的评价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评价一个人物的功过必须建立在相应的前提上。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在1923年《长安演说集》中提出"不能共则不能和"的命题,其中"共"建立在"公"与"通"的基础之上,指向包括铁路、无线电报、银行在内的一系列现代国家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的建设,因而,"不能共则不能和"这一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指出了国家能力对于政体运作的基础性意义。但是,"不能共则不能和"作为对"中华民国"初期政治的批判,又隐含了康有为对于君主立宪制的执念。该时期两次重建君主立宪制的尝试归于失败已说明,在政治高度碎片化的背景下,君主立宪制并不具有自然的政治整合作用。但在剔除康有为的政体执念之后,"不能共则不能和"是一个对今日的国家治理仍深具建设性意义的命题,值得今人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列宁晚年特别关注主要领导个人权力扩张而可能产生的个人专权问题,他担心这会影响到中央领导层的稳定,甚至导致党分裂。为此,他在"政治遗嘱"中提出了建设新型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构想,包括:重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直接监督;强调对主要领导思想素质的考察;建立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培育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等等。深刻把握列宁上述思想,对于当前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制约和监督,破解"一把手"腐败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立平  李滨 《湖湘论坛》2007,20(2):53-56
康有为对社会正义做了深刻而丰富的阐述.他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使得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封建正统思想的范围,表现出一种鲜明的现代色彩.探讨康有为社会正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中国也不无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尝试从康有为的"社会结构正义观"、"经济正义观"和"政治正义观"三个方面对其社会正义思想做一粗线条的勾勒和描述.  相似文献   

7.
施恺 《传承》2013,(6):144-145
康有为及其领导的戊戌变法在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康有为早年为改良变法奔走操劳,推动了社会与历史的进步,然而他晚年建立"保皇派",支持袁世凯复辟又阻碍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康有为的功过是非的评价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评价一个人物的功过必须建立在相应的前提上。  相似文献   

8.
谭嗣同八月初三夜,到袁世凯的住所劝他发动军事政变,是维新运动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此事,有袁世凯、梁启超和康有为的记载,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称对话在袁世凯和谭嗣同间进行。近年来发现的毕永年的《诡谋直纪》,提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谭嗣同一起到袁世凯处去密谈,而且谈话的主角是康有为。对于此点,有论者认为毕永年的记载,形成于他与康有为交恶以后,叙述中通篇对康有为持贬斥态度,“将夜说袁世凯的举动也归咎于康有为一人,而将亲自往说袁世凯的谭嗣同说成是反对康有为意见的”①。但谭嗣同是一个人到袁世凯的寓所去游说袁世凯的吗…  相似文献   

9.
王卫明 《传承》2010,(27):90-91
康有为在寻求救国的真理过程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政思想,其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一个转型时代,并在中国近代史上进行了资产阶级政体第一次尝试。变法虽被扼杀,但其先进的政治思想、政治实践,对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爱萍 《长白学刊》2011,(3):126-129
康有为与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住重要政治人物,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民权主张,力图通过民权的概念激活民众.但是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康有为民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从而使他"以民权变法"走向了"依靠君权"变法:梁启超则从"开民智,兴民权"着手解决康有为民权学说遭遇的难题,注重思想启蒙,提出了新民的思想,从而推...  相似文献   

11.
马相伯是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武昌起义后他转向民主共和立场。他关于国家结构的思考具有代表性。清末至1916年,他持单一制立场,主地方自治,1916年他开始转变,主张中国采行联邦制。他的思想变化具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典型地反映了立宪党人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性格,也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层面——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其复杂性。不过,马相伯的思想也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纷扰,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养生术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理论地图上,康有为因其对大同世界的天才描述而获得了一个永恒的理论坐标.殊不知,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铺陈和展开还应该给予另外一个人应有的理论尊重,那就是严复.这一点很早就已被毛泽东认识到了,所以他把康有为和严复并列为“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我们认为康有为和严复所取得的理论成就从根本上说与他们的进化论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尽管他们二人的进化论具有不同的逻辑进路和理论言说风格,但是相同的社会语境却促生了他们许多重叠的理论思考议题,这也使得他们的进化论论述又具有了某种相似性,其中突出地体现为二人摇摆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等人组成的保皇会,与誓言推翻满清统治的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曾发生过严重的路线分歧。最新披露的文献显示,康有为甚至曾谋划在美国暗杀孙中山。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日前有一批康有为与其女儿康同璧在1904年至1906年海外经历的珍贵手札文献,将首次在拍卖会上公开。其中关于1905年秋康有为在美国针对孙中山所制订的暴力计划详情的披露最令人关注。戊戌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但他主张"救出保住光绪皇帝,中国就有希  相似文献   

15.
不少学者认定康有为是坚定的改良派,但对他是否支持过"革命"以及他对"革命"的不同理解,学界迄今未有过深入探讨。综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不仅只是"革命"的反对者,也曾是"革命"的"推动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为"勤王(光绪帝)",他有意取"法国革命"之意,主张兴民权,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现代性"革命"。1901年清廷新政后,为反对"革命派"的"排满",他重拾"汤武革命"的道德观,否定"革命派"进行"革命"的正当性。"辛亥革命"后,他欲打破"革命"的政治思维定式,提出"国为公有"的"革命"本质,力图重构"君主立宪"的理论基础,并阻止"革命"席卷文化社会领域。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三政治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效教学的现象,比如重机械记忆、轻创新能力,多教师讲解、少学生思考,重应试"窍门"传授、轻思维能力与学习兴趣培育,等等。如何提高高三政治教学效率,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怎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呢?笔者认为,尽管提效的途径和策略不是唯一的,但高三政治教师若能针对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有质量的变式题目,引导学生适时适度的开展变式训练,则会在高三政治学习与复习过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高三政治教学进行变式训练的重要性对于变式训练,许多教师并不陌生,但真能从现实问题出发切实地分析变式训练的意义并落实到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去,却并不是每一位  相似文献   

17.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一生经历曲折,而晚年却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斗行列。对此,人们往往颇觉费解,有人甚至目之为投机善变。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杨度晚年在政治上的重大转变呢?我们认为,除了当时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外,杨度本人的思想转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21,(1)
正康有为,既是"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又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保皇派;既是孔学大师,又不像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叶落青岛之时,却在同乡宴上意外中毒,以致"七窍出血"。死亡之因扑朔迷离。提起康有为(1858-1927),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张勋复辟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改良派领袖,在中国近代史的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洪秀全、  相似文献   

19.
<正>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结束了"83天皇帝梦"。在重大打击及家族遗传性糖尿病交煎之下,他于1916年6月6日撒手人寰,时年57岁。他死后,留下了两个谜。为什么要葬在安阳?袁世凯死后的两个多月,即1916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祖籍河南项城的袁世凯,为什么要葬在安阳呢?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提起“康梁”之名,世人都有如雷灌耳之感。但是,说到中国现代哲学史,人们可以把康有为略去,梁启超却不可不提。原因在于梁启超的哲学活动和思想有着跨越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特征,而这又得力于梁启超的思想方法和治学性格。这一点,他自己作了清楚的说明:他与“康有为有最相反之点,有为太有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