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240多年前瑞典首创官员财产透明制以来,这个“治官之术”就被世界多国仿效。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这项制度。在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或“终端反腐”,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10,(9):55-55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被全世界公认为“阳光制度”“终极反腐”。人民网的调查显示,对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有90.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行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为促进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提供了抓手。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最初起源于人类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抵御风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需要。国家的产生,政府的设立,进而使社会保障成为国家、政府的一种组织行为。 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1883年德国制定的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式产生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作用日显突出。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被誉为“社会安全网”,“社会矛盾缓冲器”等,同时,社会保障亦被看作是一种追求社会公平的机制。 80年代以后,处于改革时期的中国人,对社会保障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林芊 《当代贵州》2011,(7):60-60
地方自治是近代欧美民主政治发展中逐渐健全起来的一种国家制度,核心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地方自治运动被视为向民主过渡的宪政发展进程。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自治先行,认为“布地方自治之制”,“实宪政之精髓”。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14):53-59
过去数十年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向全世界兜售自己的制度模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美国鼓吹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在移植国家先后遭遇了“水土不服”——“颜色革命”随着乌克兰的分裂动荡已基本褪色完毕;“阿拉伯之春”也随着埃及的冲突震荡、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枪炮声不断而演变成了“阿拉伯之冬”;即便是东南亚最以“民主”为自豪的泰国。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4,(11):47-48
童大焕在2004年10月14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是制度贫困导致国家和社会贫困,还是国家和社会贫困加剧了制度贫困。有一点很清楚:消除国家、地区的社会贫困,必须从消除制度贫困开始。在这里,“制度贫困”并不是指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缺少制度,而是说不合理的制度容易导致贫困。而合理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通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丹江口市一中自2000年在全市率先实施“校务公开”制度以来,坚持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拓宽渠道,注重实效,使这项制度成为领导与群众的“连心桥”、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器”,为全市“校务公开”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该校2002年度被丹江口市总工会授予“十佳校务公开单位”,2003年被十堰市教育局和教育工会授予“校务公开工作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13):78-78
在去年10月公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丹麦再度被评为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丹麦反腐的成功,绝不单单因为“人口少、地盘小、公务员高薪养廉”,其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建设成绩也有目共睹。首先,丹麦建立了较完善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腐败预警制度中的“世界性经验”,也是丹麦反腐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丹麦,人们的住房、财产、土地都要经过注册,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的财产都要曝光于公众眼球之下。特别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让隐瞒个人财产变得难上加难。由于财产公开,税务部门就对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丹麦公民和公司的财产状况了如指掌,个人和企业逃税电就成了“自目做梦”。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将不断深化。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高等学校“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将被摒弃。对毕业生“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将被废除。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制度”这个词史无前例地出现了30多次,“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力”等概念多次被提及。由此,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也成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邓联繁 《廉政瞭望》2013,(21):40-40
把制度关进廉洁的笼子里,需全面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这是反腐败制度失灵的“拯救者”。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正成为当下反腐的指引。且不论权力是否愿意被关进笼子,或者怎么把权力关进笼子,更具挑战性的是,有时候制度不仅关不住权力,相反还会出现制度被权力与利益俘获乃至制度腐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宋鲁郑 《廉政瞭望》2013,(10):44-45
今天的中国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有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这三个事实判断,就构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近代以来的纵坐标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自此中国由一个“中央帝国”被带入强雄林立的国际体系。据中国当代国际法专家王铁崖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其缔结过1175件约章,涉及割地、赔款、租界、驻兵、关税、法权,势力范围林林总总,将中国层层锁定,成为全球大小国家任意欺凌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官员财产申报诞生于西方国家,被视为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有“终端反腐”之称。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对反腐败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重视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研究和探索,在全国抓紧建立并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让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为推进制度反腐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自从240多年前瑞典首创官员财产透明制以来,这个“治官之术”就被世界多国仿效。时至今日,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这项制度,既包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泰国、尼日利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但多数国家都没能像瑞典那样将对官员的监督进行得如此彻底……使之甚至成为民众的“生活习性”。至今,不少立志克服腐败的国家都在审报、核实、公开、监督、举报、惩处等一系列环节上小心翼翼地逐步推进。毕竟,它所涉及的对象有点“特殊”。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1987年曾明确地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1989年他又肯定地说:“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美国式的三权鼎立制度。”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我们国家制度的本质特征。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尊重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不尊重甚至淡化人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用三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在全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总体部署,1995年是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关键年。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出台以后,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方面进展如何,今后有什么新打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人事局局长高云厚同志。记者(以下简称“记”):高局长,请您谈谈我市机构改革全面展开后,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如何进行?高云厚局长(以下简称“高”):去年年底《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根据全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经验交流会关于“推行工作要和机构改革连贯进行”的精神,我们在抓…  相似文献   

17.
田芝健 《唯实》2013,(4):45-48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当代中国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互动关系的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廉洁政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中的“身份政治”现象的本质是:西方统治阶级为了稳固统治地位,故意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之不同将社会撕裂为众多对立的群体,然后诱导有关社会群体发生相互对抗,以达到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被统治阶级的注意力、引导社会走向、对被统治阶级分而治之等目的。“身份政治”是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可以成为分析几乎所有政治问题的一个理论工具,但通常只有直接因社会成员的身份特征之差异而产生又不能被归入“身份政治”之外的其他政治范畴的政治冲突才被归入“身份政治”的范畴。通过东、西方对比可知,“身份政治”现象在西方国家的泛滥既源于现实原因,也源于文化、历史、阶级、制度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身份政治”泛滥是一种瓦解社会凝聚力、增加社会对抗性的现象,国家应合理地致力于减少社会的差异性、促进社会的同质性,致力于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致力于减少社会中不同群体因各种差异而产生的对立,特别是要注意防范外部势力利用本国内部的各种差异有意制造对立。  相似文献   

19.
一、“官邸制度”究竟是什么 “官邸制”。是一种官员的住房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普遍采用.且已实施多年。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人给社会保障下了一个“与众不同”(一位同行的评价)的定义:“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化过程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帮助全体社会成员对付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经济风险,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手段,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经济福利制度。”这个定义的“标新立异”之处是:强调了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补偿现代化过程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其含义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