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这是一场天动地撼、肝肠寸断的人间劫难,这也是一场礼赞生命、张扬人性的爱的接力……四川省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辽宁人民和灾区人民心相连、手相牵。在表达浓浓哀思的同时,全省各界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对灾区的救援中。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场天动地撼、肝肠寸断的人间劫难,这也是一场礼赞生命、张扬人性的爱的接力……四川省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辽宁人民和灾区人民心相连、手相牵:在表达浓浓哀思的同时,全省各界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对灾区的救援中。  相似文献   

3.
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来到我省陇南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视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强调,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毫不松懈,一手抓经济建设毫不动摇,举全国之力、举全省之力推进灾后重建,努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4.
1月15日6时9分和7时37分,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南华一带发生里氏5.9级和6.5级强烈地震,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分别发来慰问电,朱镕基总理和李瑞环主席亲自打来电话.表达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中央、国务院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还及时赶到灾区看望群众,察看灾情,给灾区人民以及战斗在抗灾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医护人员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极大的鼓舞。面对严酷的地震灾害,灾区干部群众不畏困难,万众一心,奋力抗震救灾。楚雄州委书记、州长等党政"一班人"带领大批干部,冒着余震的危险及时赶赴灾区。他们把灾民当亲人,把震区当战场,在震区树立起了经过"三讲"教育洗礼后的领导干部崭新形象,带领和指挥全州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掀起抗击震灾、生产自救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08,(11):1-1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严重损失,甚至失去宝贵生命。灾区同胞身遭重残、心蒙巨痛。然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灾区人民没有屈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从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勇敢面对灾难和奋力抗震救灾的事迹中,人们体会出生命的含义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区的隆尧、宁晋、巨鹿等县发生6.8级强烈地震,消息传到北京后,按照中共中央的安排,时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的曾山同志,两次率中央慰问团到达邢台地震重灾区慰问灾区人民。时隔30多年,曾山同志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的品德,关心群众疾苦的风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操,灾区人民记忆犹新。像潺潺不息的滏阳河水,总在心中流淌;像冀南大地的桃李,总在记忆里飘香……  相似文献   

7.
从5月12日到18日这7天,是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难以忘记的7天,也是全国人民心系灾区、牵挂灾区、支援灾区的7天。回首这7天,有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更有坚定不移的救援和发自内心的关爱。一场8级大地震,让人们感受悲怆,更凸显坚强。  相似文献   

8.
自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害以来,辽宁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群众时时刻刻牵挂着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和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自发组织为灾区祈福和捐款捐物活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扶危解难的行动中来,充分体现出全省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群众与灾区人民的同胞之情、骨肉之谊,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爱心。  相似文献   

9.
候德苹 《世纪桥》2012,(5):138-139
2008年“5·12”地震后,四川蒙受巨大损失,农村受灾面积大,农民损失惨重。在灾区逐渐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之时,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本文通过对“社区”概念的理解,界定了震后四川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和内容,并针对其特殊性,提出震后四川农村灾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措施建议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5月13日至16日,农六师新湖农场各族各界干部职工群众共向四川汶川等地震灾区人民捐款35.35万元人民币。四川发生大地震后,新湖农场党委、工会积极组织农场各农业分场、场直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各族各界人士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这次向灾区人民捐款活动在新湖农场做到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从农业一线的农工到场直工交建服各企业的员工,从两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胡锦涛同志四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看望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面对地震灾害,党中央的迅速反应、坚强领导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极大地鼓舞、凝聚和激发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意志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F0003-F0003
一场灾难,令人悲泣;一曲浩歌,感天动地;一种大爱,默然凝聚;一个民族,坚强屹立;一个中国,世界惊奇!正值“八一”建军节,面对汶川特大地震,中国军人的身影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地震发生后,人民军队义无返顾,冒着震后极端的气候和极端的着陆条件,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次次把人民救出死亡线,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军人的风采。“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自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抗震救灾一线,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 这是一支讲政治的队伍。地震发生后,他们日夜兼程、千里奔赴灾区,在天津援建绵竹施工单位中创造了第一个抵达现场、第一个完成驻地建设、第—个开始场地平整、第一个浇注砼底板、第一个搭设过渡板房等多个第一。自从入川那天起,他们就背负着1100万天津人民对灾区群众的深情厚谊,用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排除万难,不折不扣地落实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为灾区人民建设好过渡安置房,树立起了天津城建人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08,(11):60-60
“我们虽然不在灾区,但是我们能体会到灾区人民的痛苦!让我们一起承担灾区人民的伤痛。”这是自5月12日汶川地震灾害以来,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干部群众经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张云峰 《新长征》2008,(6):43-43
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强烈地震灾害牵动着东辽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连日来,全县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住纷纷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向灾区捐款,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也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捐赠活动。向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8,(7)
编辑同志: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不仅听到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故事,也听到了许多对灾区和灾区人民的承诺。  相似文献   

17.
董炜  杨龙 《当代党员》2008,(7):40-41
一口热饭,一碗热汤,对于在地震中饱受惊吓的幸存者特别是伤员,温暖的岂止是身体!特大地震发生后,当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时,与灾区兄弟感同身受的重庆人决定自带锅灶,到灾区广搭粥棚,把温暖送到灾区兄弟姐妹的心坎上。受市委、市政府嘱托,市商委组织市总商会餐饮商会、市火锅协会、市饮食行业协会以及“德庄”、“小天鹅”等数十家餐饮企业,派出近300名厨师,在重灾区搭建42个粥棚,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了83万份热腾腾的饭菜,“重庆粥棚”被灾区人民誉为“灾区的五星级饭店”、“灾区爱心餐厅”……6月24日上午,继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称号后,市商委对“粥棚行动”中成绩突出的万州区商委等15个先进集体和全市88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08,(11):8-9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胡锦涛同志四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看望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不幸消息传到农八师一四七团后,该团党委、工会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捐款工作。该团工会于5月14日开始举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捐款活动。团机关、社区等单位纷纷设立捐助点,为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截至5月20日,全团共为灾区捐款12.2万元。一四七团工会还向在团场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发出慰问  相似文献   

20.
主编月报     
《军队党的生活》2008,(6):92-92
这段时间,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是编辑部每位同志关注的焦点。地震发生后.大家踊跃请战,希望到灾区深入采访报道。经报总政批准,解放军出版社由张晋生副总编辑带队,组成了7人采访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我们编辑部的余彦隆编辑成为前往灾区采访组的成员之一。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救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