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睿智 《学理论》2010,(8):124-125
国防生作为军队干部培训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已开展多年。但随着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的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显现。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张茜茹  李国臣  王楠 《学理论》2013,(23):395-396
现今,国防生已经成为我国军队基层军官主要来源之一,国防生的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军官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有效举措培养合格、优秀的国防生变得越发重要。从军队院校任职培训中国防生表现突出的几种心理问题角度入手提出措施及建议:加强教育引导,快速推进其融入军营生活;健全制度;加大宣传;加大交流力度。  相似文献   

3.
国防生作为当前军队干部重要的来源之一,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对国防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国防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积极引导国防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国防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夯实从军卫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洋  刘宏伟 《学理论》2013,(12):333-334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军队联合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共同培养的青年学生。当前,国防生在校期间学业倦怠现象频发,严重影响国防生的学习成绩。笔者总结多年国防生辅导员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拟从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国防生个人因素几个方面探析国防生学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5)
培育国防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国防生依托培养的全过程。要加强思想引领,筑牢国防生献身国防的思想根基;强化实践养成,提高国防生履行使命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使国防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得实效,真正成为听党指挥、政治上绝对可靠的军队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马海伟  李晓伟  胡适 《学理论》2012,(32):273-274
红安精神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以及深入人心的"一要三不要"和"一图两不图"是最具代表性的红安精神阐述。近年来,依托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已形成为军队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国防生在依托培养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红安精神的重新阐发,将对当代国防生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也是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养"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后备人才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等院校国防生培养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建军 《学理论》2010,(14):222-223
普通高等院校国防生培养模式主要两种:一是渗透军队院校管理的模式,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二是实施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同管理的模式。本文就普通高等院校国防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求得更好地总结经验、摸清培养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方法和手段,为部队输送大批能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国防人才。  相似文献   

8.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是世界各国的普遍作法.美军后备军官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军官学校、后备军官训练团和候补军官学校三种机构得以实现.而美国后备军官训练团是美军在地方大学设置的军官培训机构,被称为"人才储备基地".与我军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国防生的人才培养战略相吻合.重点就美军在依托高等国民教育培养后备军官方面,从法律制度、培养类型、培养特点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美军培养后备军官的体制.以此,借鉴经验,为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更好地服务于我军后备军官人才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伟 《理论导刊》2007,1(12):128-130
国防生的选拔工作是"国家大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分配机制、人才的导向机制和社会舆论环境等都会影响国防生的选拔工作。从国防生选拔工作的实践情况分析,加强国防意识宣传教育、高校教育部门与部队的密切协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是这一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日益成为军队干部资源重要来源的国防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部队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事关我军能否在未来战场上打得赢、不变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防生作为后备军官,是未来国防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军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型军事人才,是加快海军转型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人才和智力来源.这些新型军事人才不仅能解决军队院校培养干部数量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我军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素质.因此,国防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驾驭装备的能力,更应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军事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严密的组织纪律意识、科学的领导管理能力、灵活的创新适应能力、精湛的写作能力以及善于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等.为此,才能满足我军推进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才能提高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由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建军 《学理论》2010,(17):221-223
学生军训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军训任务越来越重。随着军队精简整编,部队的承训能力又有所下降。试结合我校五年来利用在校国防生独立承担大一新生军训任务所取得的经验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分析了这一新军训形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
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是各高校的培养目标,而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制药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很多制药实验室设备已经落后甚至被淘汰,可由于资金的原因,更新率低,一些学校仍在使用,对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很不利,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为了学生更好的实践,制药专业(技术类制药方向)与企业进行了合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对培养多层次、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一些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职业中学创新教育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就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丽 《学理论》2010,(23):274-275
大学生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是其近年来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对数学的认识,讨论了大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在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冷翠玲  颜冰  李志霞 《学理论》2014,(2):156-157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我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误区,使得"钱学森之问"一直未能解决。将CDIO理念引入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能够使大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系统地提升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一个全新的路径选择。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具有以下特征:鲜明的动态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的;注重一体化、系统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靠创新型人才。本文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高校如何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学理论》2011,(18):275-276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只有通过完善选课制,才能保证学分制的正常实施。探索了在当前温州大学实施网络选课制下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探索研究针对培养计划和非培养计划内不同性质课程而采取的几种不同的选课模式,最后制定出针对当前选课制所存在问题的一些相关对策和策略,从而从真正意义上确保选课制和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相似文献   

20.
孙洪锋  曹娜 《学理论》2012,(18):201-202
双导师制是目前高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中较为普遍的做法。双导师制突破了以往校内单一导师制的局限,更加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是确保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但是双导师制毕竟处在探索阶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须积极探寻对策,使双导师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培养更多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