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李言蓉“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这一科学构想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有关的具体政策、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国家统一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香港和澳门的胜利回归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为港澳的繁荣稳定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新世纪里,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在“一国两制”构想下,尽快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3.
关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的几个关系问题侯远长,席梅真“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要准确地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和关键是正确认识其中的六个关系,这对于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4.
张胜祖 《湖湘论坛》2001,14(1):21-2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中富于创造性的一项重要内容。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己任,继承发挥和亲自实践“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使香港、澳门顺利地回归祖国,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客观地分析了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形势,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这个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一国两制”构想进一步深化和发挥,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构想□刘海藩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用“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以“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之后,极大加快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一国两制”已被香港、澳门的同胞所接受,香港、澳门的回归已指日可待,只有祖国大陆与台湾两岸统一问题没有解决。不过,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尽管风云不定,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收回被英国侵占一百多年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作为本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将使香港本身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对海峡两岸关系乃至中国领土的最终完成统一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香港主权顺利收回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到良好示范中国收回香港是在邓小平“一国两制” 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国两制” 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构想,但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论“一国两制”构想的凝聚力付广平李俊霞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邓小平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这一被撒切尔夫人称为“富有想象力”的伟大创造,不仅为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确立了根本方针,而且也是确保...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大业而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知道,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初衷,"首先是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出发的。而历史的发展却使香港、澳门先于台湾步入了"一国两制"的轨道。这就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范例。江泽民1995年1月发表的《为促进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收回香港、澳门主权,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中,发挥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并将继续指导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当前,重温这一闪耀着唯物辩证法哲学光彩的思想,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国两制”的辩证构想“一国两制”的产生,有一个长期酝酿、不断明晰的过程,起源于解决台湾问题,形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香港问题的临近,便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加以尝试。其主要内容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台湾、澳门实行资本…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形成和成功实践,表明了我们党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决心、智慧和力量。一、“一国两制”构想产生的背景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邓小平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与台湾问题的日益突出,“一国两制”理论的研究己成热点。但一般的研究者往往或从政治的角度,或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阐释其内容、意义,而较少从经济的角度来领会、理解“一国两制”。笔者认为,“一国两制”的构想虽然首先是为解决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06,(Z1)
“一国两制”的构想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提出在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对香港问题的全面阐述,表明“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熟。邓小平与“铁娘子”的交锋1982年9月22日,北京。首都机场、天安门广场和钓鱼台国宾馆上空都迎风飘扬着中英两国国旗。下午1…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政府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问题。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必将有利于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推动和平统一祖国大业的进程。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如何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历史地摆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前。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种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考虑,是建立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之上的。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提出来的。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各国都将注意力转向提高自身综合国力上。  相似文献   

15.
《统一论坛》2012,(5):24-25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指引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进方向。这一构想当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是首先被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1997年香港和1999年澳门的顺利回归,回归以来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为和平解决中国历史遗留的问题,祖国大陆于8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并首先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台湾当局先是以“统战阴谋”为由拒绝“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则提出“台湾不是香港”的说法,继续抵制“一国两制”;香港回归一周年后,台湾当局又换了新说词,声称“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和“不民主性”,因此无法接受。长期的负面宣传误导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一些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产生了刻板印象和种种误解,在一些人心目中,“一国两制”被曲解为“并吞台湾”“矮化台湾”等。…  相似文献   

17.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时代的要求,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愿望。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党的十四大认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和平统一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一国两制”的实施,为祖国和平统一,保持港澳台的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顺应时势人心石清礼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酝酿和发生,深刻地验证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显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成熟。这一构想,为人类在和平、发展条件下解决国...  相似文献   

20.
从﹃一国两制﹄看邓小平同志的政治智慧赵友三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已由理论变为现实,取得了第一个伟大成果。此刻,当举国上下喜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回顾这一构想提出和实施的过程,重温邓小平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重要讲话,就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