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由自然选择及文化演化等因素导致的人类社会主体的不同合作秩序,引致了不同的公共选择过程和制度演进模式,这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度结构发生的基础性原因之一。农耕文化环境下的合作秩序具有稳定性及自我重复和循环性,但缺乏一般的抽象的规则,因而难以实现合作秩序的拓展,而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合作秩序具有不稳定性,正因为如此演化出了抽象的一般的规则体系,这有助于降低合作行为的不确定性并拓展合作秩序。两种合作秩序下的公共选择模式不同,从而制度创新与演化的路径不同。因此,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来看,合作秩序至少应该是影响制度演化路径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诚 《长白学刊》2011,(3):140-144
风险社会理论表明科学理性的无限扩张必然引发全球社会风险,必须对现代性进行更多的自省与反思,.风险社会的深层秩序结构源于内源性的感性秩序,转型期社会风险的总体表现和特征说明我国已经步八了风险社会,各种社会风险对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传统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对风险的制度选择必须注意协调理性化设计与基层民众的深层感性意识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张晓春 《前沿》2014,(13):109-113
城市群对未来城市群经济和城市群规划建设具有探索性理论架构作用。通过城市群和城市群经济概念的界定和阶段性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分析,对未来城镇规划建设,推进城市群经济集合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社会结构功能和文化制序分析证明:文化使人之所以为人,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和文明方维,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逻辑坐标”。因此,制度经济将成为一个国家未来城市群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和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毅君 《前沿》2007,(12):197-200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其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社会和谐的价值性意义,使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社会公正在利益分配、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以及促进人的发展问题上为和谐社会的达成提供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制度保障。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正的制度之上。  相似文献   

5.
乡贤的产生、发展、异化与消逝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定位和功能的不断演化。新乡贤治理是新乡贤(组织)主导的基层(乡村)秩序生产范式,新乡贤治理的功能再生是强化国家——社会的连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贵州省D县春晖社组织化运行状况的考察,对春晖社的合法性、内部结构、生产与再生产模式、运作路线、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新乡贤治理应体现为激活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自治领域的内生能力,并具体表现在协助村务、经济带动、文化认同和自组织规章等实践运作上,同时通过一系列非正式制度运作,实现乡村资源整合与村民再组织;作为正式制度的新乡贤治理还应体现在体制性组织运作上,以建构秩序嵌入乡村。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运行中的必要机制之一,代表具有一种为政治场域的现实秩序奠定正当性的构成作用,广义的代表制就是对这种正当性构成的制度表达。区别于西方语境中的选举代表制,中国的先锋代表制是以与之迥异的机理运转的。对先锋代表制的考察,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在先锋代表制的制度内核中,党之所以能够作为代表者出场,在于党的先锋队属性及其长效维护;在先锋代表制的构成作用中,随着党作为代表者的出场,当代中国政治场域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形成了独特的性质、界限与结构;在先锋代表制的制度组成中,组成先锋代表制的各项制度以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为首要内容,需要在“党和国家”的整体维度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7.
李佳 《长白学刊》2012,(5):147-151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带有精神、宗教、民族、美学等方面的意蕴,超越了经济学的话语逻辑。长期以来,在乡村社会的自生秩序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自主性文化产品供给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演化为当今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供给模式,这种模式遮蔽了农民主体性价值,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应结合农村的自发性秩序和国家的建构性秩序,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8.
姚伟 《长白学刊》2009,(3):105-109
当前中国的转型并非简单的市场转型,而是向由政府再分配制度、市场交换制度、社会网络资本多元共生、动态互补的综合性制度结构转型,这必然对我国社会分层机制和阶层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把社会网络纳入社会分层研究,在把相对独立的社会网络分层机制作为研究主题之一的同时,综合功能论、制度建构论、网络结构观与个体建构论的分析视角,强调社会分层的网络嵌入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文明结构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其中二分法和三分法的争论尤为激烈。二分法是一种长期以来居于学术界正统地位的观点,然而它具有在科学上的不严格性及与社会实践的不相适应性等缺点。社会文明的结构应该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要素的统一体。制度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区别的独立的客观的社会存在。构建“制度文明”范畴,引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分法,具有众多的理论依据和重大的社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让犯罪人重新与社会达成和解的制度,就是为了祛除受过刑罚的人身上这种区别于正常人的"标记"。其性质是一种刑罚改良的社会救济制度,其对象也不应当仅仅是正在服刑的人员,还应包括刑满释放的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