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做好贪污线索初查前的审查工作 1.迅速依法进行审查。控申举报部门在接到举报人或自首人所提供的贪污线索材料后,要及时做好登记,按照案件的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可能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提请检察长批准初查。 2.及时设计初查计划并报审查。反贪污贿赂部  相似文献   

2.
贪污贿赂案件的流失现象应引起重视刘义贪污、贿赂案件在诉讼过程中的流失是指贪污、贿赂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诉讼环节,犯罪数额由大到小,情节由重到轻,甚至不受追究等情况,其主要表现在:1、侦查环节的流失。一是从举报到初查,就存在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3.
贪污贿赂案件线索的筛选关福金反贪部门办理贪污、贿赂案件有以下几个环节:受理案件线索、筛选线索、初查、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在这些环节中,案件线索的筛选工作处于龙头地位,抓好线索的筛选,是避免初查,立案侦查的盲目性的保证,是迅速侦破案件的基础。本文拟就此...  相似文献   

4.
自侦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尤其是初查过程中,对账册资料的查阅是经常使用的侦查手段,对于贪污案件、挪用公款案件、私分国有资产案件等固然如此,对于贿赂案件有时也有查账的必要。本文尝试根据在办案中所知道的、所遇到的情况进行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5.
一、应正确处理好反贪初查工作与向党委请示、报告的关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查办贪污、贿赂大要案,  相似文献   

6.
警惕自侦案件立案中的浮夸风刘志某些检察机关在办理自侦案件尤其是贪污、贿赂案件中,存在着浮夸立案的不正常现象。其表现形式有:一是对共同犯罪案件本应立一幸而硬是分成凡个单独犯罪案件,以增加立案数目。二是凑案,即对某些不具备立案条件的案件线索初查后,明知不...  相似文献   

7.
何文雄 《法制与社会》2010,(35):182-183
本文从探索和把握贿赂犯罪的规律入手,谈了对贿赂犯罪侦查思路的看法,认为应掌握好侦查谋略,注意区别对待行贿人、受贿人,注重初查,拓宽案件突破口,综合运用各种技侦手段,做好贿赂案件的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封闭式侦查管理机制刍议河北省冀州市人民检察院调研室在初查、侦查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大要案中,检察机关往往被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阻力所困扰,有时会导致侦查活动“搁浅”,甚至造成案件“流产”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和内部执法不严外,侦查管理机...  相似文献   

9.
编外检察官     
编外检察官方广明,王长剑1993年,江都市人民检察院在10个重点乡镇建立了基层检察室,抽选了一切乡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干部担任助理检察员。一年多来,这些同志在检察机关的指导下,认真初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案件7件,结合办案为乡镇企业挽...  相似文献   

10.
贪污贿赂犯罪免、缓刑率偏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适用免、缓刑案件的特点 据笔者调查,适用免、缓刑的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有以下特点: (一)罪名集中,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为主在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基层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罪名单一,集中在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三种罪名上,约占全部案件的95%-98%,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私分国有资产案件等较少.而且在三类案件中,贪污犯罪较贿赂犯罪多.贿赂犯罪比挪用公款犯罪多.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金融领域内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犯罪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案件定性难、结果处理难、赃款追缴难等现状,通过选择初查路径、灵活审讯技巧、突破侦查重点等侦查谋略的实施,提出侦查职能专业化、纵横机制专业化、情报获取专业化、侦查手段专业化、侦查队伍专业化等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中的再生证据及其运用马迅贪污、贿赂犯罪属于“隐形犯罪”,这类案件的被告人大多都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案难办,证难取,是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案件侦查工作的显著特点。如何拓宽侦查思路,探索侦查规律,开辟取证渠道,是当前深化反贪污、贿...  相似文献   

13.
一、找人难 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中,特别是在案件线索的初查过程中,查找案件知情人,包括举报人、同案人、行贿人、关系人等,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在实践中,往往因为找不到人,而使案件的查处工作事倍功半,甚至使案件不能成立。找人是一项艰难而又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找人所花的时间往往要花去总办案时间的30%,甚至更多。找不到人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办案人员自身素质外,可归纳为: (一)情况不明。在实践中,这种情况可以概括如下:①举报线索或案件知情人、被举报人、犯罪嫌疑人等所提供的姓名、单位、地点不详,甚至可能是假的;②案件知情人、被举报人、犯罪嫌疑人等忘记或记不清被找人的姓  相似文献   

14.
正[核心提示]针对当前金融领域内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犯罪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案件定性难、结果处理难、赃款追缴难等现状,通过选择初查路径、灵活审讯技巧、突破侦查重点等侦查谋略的实施,提出侦查职能专业化、纵横机制专业化、情报获取专业化、侦查手段专业化、侦查队伍专业化等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第六条明确规定:“初查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般不接触被查对象……”但在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对有些案件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初查后,发现案件事实某一重要方面或环节只有被查对象才能讲清,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反贪肃贿斗争的情况看,共同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不少,而且犯罪手段诡秘,规避法律的反侦查对策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共同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工作,至为重要。一、侦查共同贪污贿赂案件在整体指挥上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涉嫌行、受贿犯罪的案件往往是只有"一对一"的口供,很难形成牢固的证据锁链.怎样克服,怎样解决,怎样找到突破口一直以来都是从事此项工作的检察官们所思考的问题.本文对行受贿犯罪中,最有影响的大额行受贿犯罪初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银行凭据的使用做了具体得分析.一、目前大额贿赂案件要加大初查的分量.二、企业和经营者作为大额贿赂的行为主体,他的行贿目的是为了自己或自己企业巨额贿赂投资的回报,行贿是其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步骤.三、揭露贿赂犯罪首先要了解行贿企业的经营活动,了解企业和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初查阶段最秘密的方法可通过银行凭据.四、银行凭据怎样取得.五、银行凭据属于证据学里面的间接证据.可以丰富"一对一"大额贿赂案件的证据锁链.  相似文献   

18.
吴盛  李炜 《犯罪研究》2011,(3):88-91
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案件初查难、突破难、取证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尤以贿赂案件为甚。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印证贿赂犯罪事实的直接证据缺失或者间接证据难以形成锁链。这也意味着传统的侦查措施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查处贿赂犯罪的难题,迫切需要通过更新思路、创新方法来改变现状、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9.
初查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环节,是指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部门、反渎职侵权部门在职务犯罪立案前,对自己发现或受理的控告、举报等案件线索材料进行分析、鉴别,并对该线索进行的秘密调查活动。随着新刑诉法的实施,新刑诉法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同时将辩护人介入提前至侦查阶段,进一步促使检察机关正面接触被调查对象之前必须获取充足证据,而这些都必须依赖高效、完善、规范的初查工作。因此,加强职务犯罪案件初查工作在新侦查模式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贿赂案件是检察机关查处的重点,其具有行、受贿对偶性的突出特点,在查处贿赂案件的过程中,初查的重点往往是以行贿人作为突破口。目前,根据修正的新刑事诉论法关于传唤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及侦查阶段律师可以提前介入等规定,给反贪侦破贿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贿赂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作案手段,因此,深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