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淮 《思想工作》2005,(6):16-16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不仅是我们实现“工业大县”目标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凉城县建设一流强县,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找准发展工业经济的突破口,以循环工业发展区建设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坚持扶优扶强,培育壮大电力工业和关联产业。电力工业是凉城县工业经济的支柱。在建的岱海电厂一期工程2×60万千瓦机组自2003年7月开工以来,到去年底已累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自治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新疆经济的大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这不仅在宏观层面上为我区指明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也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指明了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3.
孙璜清 《政策》2007,(12):28-29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团风县突出工业主题,大兴园区建设,努力构建发展新平台,走出了一条园区兴工、工业兴县的新路子,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赵英苡 《当代广西》2007,(14):24-24
近年来,浦北县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力抓工业建设,转变干部作风,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服务于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通过抓好项目建设,打造工业园区,扩大产业规模,加强产业聚集,工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5.
朱惠民 《政策》2003,(10):30-30
近几年来,我们依托山水资源,争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调整中壮大优势产业,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狠抓三大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狠抓支柱产业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支柱产业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心。近年来,我们在支柱产业建设中按照市场机制整合资源,围绕支柱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效益抓管理,  相似文献   

6.
卫明喜 《前进》2005,(10):42-43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有效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各地发展情况看,沿海和内地县域经济实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水平的差距上。从县域经济本身发展来看,只有发达的工业作支撑,才会有发达的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榆社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如何从实际出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使榆社早日脱贫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为新疆实现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伊宁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应势而生的伊东工业园就是伊宁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工业入园,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8.
郭丹  包红梅 《前沿》2015,(3):62-65
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将内蒙古县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部分地区,通过对三部分地区的GDP、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化率等指标的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各旗县应该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发展适合自身的强县战略,强化三地区经济合作,从而加快全区县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全面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以新型工业化的大发展推进自治区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土右旗紧紧围绕建设呼包鄂区域新型中等城市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旗”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强旗与文化生态立旗并重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是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发展方向,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民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楚雄州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但在楚雄州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县域经济总体规模偏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工业化的选择入手去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把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农业和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楚雄州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具体的对策建议包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金融资源以及注重科教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2.
孙国梁 《传承》2013,(12):15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广西大新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促进大新新型工业建设。  相似文献   

13.
孙国梁 《传承》2013,(10):15-15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广西大新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促进大新新型工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工业强市的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壮大支柱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强化人才支撑,不断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把江津建设成为重庆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整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李能 《创造》2005,(10)
进入新世纪,县域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为县域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南华通过历届县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增长速度缓慢,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劳动者综合素质偏低等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科学审视本县经济发展优势,增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树立新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城市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灵魂,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信息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乡镇企业 小城镇”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县域的工业化城市化,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又间接地发展和固化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是新时期县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这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城镇注重发展实业,努力建设“农民城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7.
培育支柱产业应成为县域经济的战略重点俞志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面对机遇,也迎来挑战。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大潮,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走立足资源、弘扬特色、创造优势、培育支柱之路。以培育支柱产业为战略重点,发展县域经济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了确保全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3年底,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楚雄州制定了《楚雄州2003—2020年新型工业化发展纲要》,把工业率先发展,作为楚雄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9.
陈继勇 《当代广西》2006,(18):38-39
最近,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强调:县域经济是工业、农业经济的结合点,也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带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区要发展,产业必须振兴,企业必须壮大,就业必须解决。这既是对我区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振兴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支撑,缺乏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县域经济就像失去顶梁柱的屋顶,会立即坍塌下来。培育优势产业,振兴支柱产业,关键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6,(8):15-15
各地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氛围日趋浓厚、工业项目增多、发展步伐加快的良好势头。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增加了县域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兴县的力度不断加大;优化了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推进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传播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盘活了国有企业;推动了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拉动了县级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