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着,就是一种美丽孟天又见三月烟雨,又见梦里悠悠北海。曾经以为所有关于你的故事都已经随着岁月飘逝。十四年了,意气风发的我来不及想你,沮丧忧郁的我无力想你,连你最后留给我的那句话,我也很少记起。你说:活着,真好!当一个法官,真好!只是今天,在满座的欢声...  相似文献   

2.
宋瑶 《法庭内外》2016,(4):58-60
在北京西北部郊区延庆县有一个沈家营人民法庭,这个小法庭只有7名干警,但这里每一天都上演着各种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分别由不同的人出演,却属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骑自己的车办公家的事"法官服配山地车,这行头咋这么不伦不类呢!"路人同王文金法官打趣道。2015年5月20日下午,王文金法官和书记员赵书博又身着制服骑车下乡勘查了。原告某公司诉被告曹某财产损害纠纷一案,因原告声称其承包土地的地上物遭  相似文献   

3.
所谓陪审制度,是指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参加庭审与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制度。陪审制度存在于当代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当前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陪审制度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陪审制和参审制两种模式。一种是英美的陪审制,其特点是将陪审员的工作和法官的工作分开,陪审员决定事实问题,如根据法庭上出示的全部证据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法官决定法律问题,包括主持庭审并向陪审团解释有关的法律等。另一种是大陆法系的所谓“参审制”,专业法官和非专业法官一起审判,共同决定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实际上属于参审制。  相似文献   

4.
法官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法官要办案、法官会办案、法官只办案”。实现这个目标的标志是:法院里最大的“官”是法官,最高的“长”是审判长。这一官一长只管案件。而法院目前的现状与这一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必须重新构建能够体现司法特质的法官制度,在这个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下,造就一支高度职业化和高度自治的职业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09,(14):52-52
余三定 现在的学术评价、学术管理可谓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其中主观、人为的东西太多,真正属于学术的东西太少,大大伤害了学术道德风气,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调查: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法官职业道德现状方面的问题1.职业道德认知与实践行为上存在落差。从伦理学的角度讲,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在原有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道德范例的刺激效应感应,经过同化、顺应的加工,而获得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动过程。职业道德认知是一种特定的道德认知形式,亦属于伦理学的范畴,它是从职业道德刺激到职业道德新知的形成过程。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所有法官均谴责执业过程中违背法官  相似文献   

7.
吴老汉送礼     
听人说,现如今不送礼是打不赢官司的。这不,吴老汉就为送礼伤透了脑筋。四筐葡萄终于送出去了,官司也如吴老汉所愿赢了。那受礼的法官莫非也是个见财眼开的主儿?不是。承办此案的苏法官只是为了不让老汉担心,才先接受了礼物,宣判结束后,他又将卖掉的葡萄钱交给了老汉。吴老汉笑了,他深深地向苏法官鞠了一躬。看完故事的我也笑了,我们也应该向这主持正义的廉洁法官鞠上一躬。  相似文献   

8.
改善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的刑法司法解释存在立法化倾向,给刑事司法实践平添了诸多难题,而学界针对此提出的加强法官解释的种种主张,又因条件的限制而难以付诸实践。面对此种悖论与困境,提出了一种别样的个案解释方案,即办案法官在处理刑事案件适用刑法遇到疑难而向解释机关提出解释请求时,由解释机关就该案所涉及的疑难刑法规定作出的个别性解释。这种解释仍然属于有权解释,但它的机理汲取了判例法的营养,故它既有利于刑事法制的统一,也有利于发挥法官的能动作用,还有助于法院刑事审判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面对未成年刑事罪犯,法官往往在"怒其不争"的同时"哀其不幸"。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少年犯案件的审判法官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这是我审理的一个极其普通而又有代表性的故意伤害案件。说它普通,是案情简单,毫不复杂;说它有代表性,是在这类案件中,法官所投入的爱心是贯穿在这类案件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不为外人所知的、隐匿于法院大楼深处的书记员的故事. 大姐姐:“姐用左手打字都比你说的快” 这几年,法院的新面孔来得太快太多,有些人已经没听过大姐姐的传说了.但大姐姐这个名号,着实是书记员界一块响当当的牌子:拿过业务大比武的冠军、录过全市书记员的教学视频、闯过院长的办公室拍桌子.一茬茬书记员、法官助理、法官在职业生涯的最初,都在大姐姐手底下狼狈地走过几回.  相似文献   

11.
蒲菊花 《中国律师》2003,(12):57-58
法官行为的初步保障:法官的资格与遴选(一)法官的任职资格什么样的人才具有任职法官的资格呢?著名学者孙晓楼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总结:(1)要有法律学问;(2)要有社会常识;(3)要有法律道德。对法官的素质要求,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而这些素质实质上也就是法官形象的内在反映。1.专业造诣作为“法律的宣示者”,法官的首要素质是精通法律,不仅应该熟知法律规范,而且应深谙法律的精神与宗旨。在英国法制史上曾有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司法权抗拒王权的故事,该故事引人瞩目之处不仅在于树立了司法权独立的里程碑,还在于柯克大法官用以劝阻国王詹姆斯…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现实的多变性、法律的滞后性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法律的普遍性与个案的特殊性等矛盾,为了公平正义的需要,各国法律都在不同程度上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法官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它的自由性质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法官只有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力,才能使法官自由裁量权发挥最大的效用。本文着重从刑事审判的角度介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范围、方式、基础、桎梏以及法官自由裁量权对法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旋 《法制与社会》2011,(9):239-240
"法官寄语"是指法官依据法律、法规对案件作出合法及合理的判决后,附加个人对本案当事的劝解、教化之言,实质属于"法外之音"。它是依法治国理念下司法改革人性化的产物,注重群体对法的价值追求与和谐语境的构建。"法官寄语"从内在精神实质与外在表现形式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并依赖其主体对象与适用对象的不同形成一种新的存在形式。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法官寄语"形式对法制教育的启示,探索其在大学生法制教育应用中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涛 《时代法学》2004,2(3):94-98
我国法院目前存在相对大的法官数量和积案率不断上升的现实,影响司法权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法官的社会角色太多、分工不细所造成,这一现实也折射出当前对法官职业内涵认识误区,甚至司法不能独立的无奈.要改变这一点必须从一个认清,两个保障,三个剥离出发,为法官减去许多非职责内涵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事诉讼理论的改革和证明责任理论的引入,推定制度也被引进我国的民事诉讼,并且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也越来越多的用到推定来解决一些案件。但关于推定的界定还存在混乱的问题。世界各国主要都从广义上来理解和解释推定,这样在"推定"一词下就存在各种法律的规定。推定又因性质的不同而对证明责任的影响有所不同,需要辨证分析。法律推定实质上是证明责任规则,它通过改变证明的主题,直接将证明推定事实不存在的责任分配给受推定不利的一方当事人,具有转移证明责任的作用。而事实推定属于证明方法范畴,影响法官自由心证,仅转移提供证据的责任而不会改变证明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16.
《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于2004年3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它是近年来我国第一个系统规定法官和律师在职务内和职务外活动中相互关系的文件。6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出席会议并讲话。肖扬指出,法官职业与律师职业,同属于法律职业。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是一种职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只能在法庭上才体现,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才存在。在法…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看,美国法中的案例与中国的成语故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处。案例是法官的书面判决——更确切的叫法是判例。每一个判例似乎都在讲一个故事,短则数千字,长则数万字。判例有其固定格式:首先是点题,开宗明  相似文献   

18.
法官是怎么样的一群人,法官职业有哪些独特性,担任法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掌握哪些知识,我们又应如何遴选合适的人出任法官?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了解法官的职业特性,进而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法官遴选制度是法官队伍高素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官“造法”倾向——读《司法过程的性质》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部著作是卡多佐多年司法实践经验的结晶,作者详细的分析了法官判决所受制的因素,并强调了法官的造法职能,即“活着的法律宣示者”。本文结合中国的司法实践,提出在中国赋予法官造法职能的可行性,并分别从法官的司法解释权规范化和判例制度体系化两方面详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漫画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5,(1):60-61
冤家路窄一个犯人难熬漫漫刑期,便偷挖地道越狱。第一次,挖得太短,出了洞口才发现还在狱墙之内, 被法官加判5年刑期。第二次,挖得还不够长,一出洞口刚好在哨兵的岗位前,又被逮个正着。这次又被加判5年。眼见刑期一次次加长,犯人铁了心要越狱成功,便又夜夜挖地道。足足挖了半年,觉得这回够长了。哪知,爬出洞口,却是法院的审判庭。庭上正在宣判,法官正是前两次判他越狱罪加刑的那位法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