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建平  吕红征 《前沿》2003,(3):26-29
社会主义本质包括了二个层次 ,即生产力层次和生产关系的层次。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我党在1978年以后所提出的实践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三条标准从本质上讲是统一的,正是坚持了三者的辩证统一,才推动了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这三条标准是围绕生产力这一核心内容从不同层次上展开的.实践标准从其基本内容上来看核心是生产力问题;生产力标准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其根本内容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则是以生产力为基础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可操作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 改革、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任务,使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对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生产力是思想解放的源泉。思想解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生产力之所以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因为它具有连续的变态性质、新旧能量转换的机制和空间传播的运动特征。从时间观念来讲,生产力是社会整体函数的自变量,它的变化是连续的,没有间断点;从层次上来讲,生产力总是由先进的生产力取代后进的生产力,由低能量层次转向高能量层次;从运动范围上来讲,由点到面转向发展空间。总之,生产力具有三维变化的连续性。社会意识是一种以信息形式储存的社会能量,是一种可以由信息转化为支配人类活动的动能。新、旧意识,新、旧观念都是一种社会能量。  相似文献   

4.
自然生产力就其实质而言是自然的生态生产力。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即生态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物质力量和因素;二是自然界的生产力,即生态自然界客观存  相似文献   

5.
<正> (一) 湖北省要实现中部崛起,首先必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生产力的特点。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湖北省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是,当前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存在以下四个特点。一、层次多、结构倾斜。这是我省生产力结构的基本特点。我省生产力结构是一种多层次结构。从总体上看,是落后农业与传统工业并存。从农业结构来看,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四个含义赵子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这里有四个层次的问题。其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相似文献   

7.
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一点理解严林彪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由五句话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是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两句构成;第二个层次的内容是由“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两句构成;第三个层次的内容是由“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  相似文献   

8.
<正> 一对生产力标准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层次与角度进行把握。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生产力标准含义的理解自然就难免产生分歧。有人认为,生产力标准是评价客体的标准;有人认为,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政策和工作的标准。此处,笔者无意就有关生产力标准含义的各种现存理解进行一一评价,仅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对生产力标准的基本含义试作初步的界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它不仅体现于生产力理论之中,也蕴含在共同富裕理论之内,从而彰显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和伦理思想的有机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可以简单概括为生产力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两个层次,本文试图把这两个层次置于经济伦理学视角之下,逐一进行分析,以求更充分揭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蔡冬梅、宋增伟在来稿中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逻辑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三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生产力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理论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前提,而且还是邓小平全部理论的基石。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见解精辟,喻义深远。它本身也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拟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体系中的生产力结构理论、生产力标准理论、生产力中心理论、生产力目标理论以及生产力批判理论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生产力结构理论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中的生产力结构理论,是对生产力本身内容的深入研究。对于生产力本身的结构内容,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和轻重缓急的区别。突出的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5,(1)
“手段”有不同的层次当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都是经济手段,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的时候,有人则进一步指出“所有制也是手段”。真是使人如堕五里雾中。从历史唯物论的根本原理来说,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也就是手段,公...  相似文献   

13.
王云强 《思想战线》2012,38(2):145-146
一、云南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与条件分析所谓跨越式发展即特定地区、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形态的交替有时可以跳过某个常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①跨越式发展具体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形态的跨越,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但是,"社会形态跨越发展必须伴有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单纯地进行生产关系的跨越是不能成功的"。②新中国的建立,云南诸多少数民族从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以伦  莫少乔 《新东方》2007,(10):15-16
现代人类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关系。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活动效率,既可以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入手,直接  相似文献   

15.
郭昀 《学习与实践》2006,(8):128-131
本文从信用理解的三个角度、三个层次谈起,认为信用的本质是超越具体领域、具体层次的基本性规定。并试图从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从信用行为的发生和运行的机制中将信用的本质界定为:信任往来的约定性。  相似文献   

16.
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重要的一条是要科学理解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能力的重要意义。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首先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要求。现在有一种错觉,似乎讲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就是从政治上、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出发,而不是首先从发展生产力来看的。实际上,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包括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在内,都是从发展生产力,使国家能够强盛,使人民能够生存并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来认识的。在这里,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经济问题、是统一的。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包括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内的一系列根本原则,才能更快、更好、更持久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看。  相似文献   

17.
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重要的一条是要科学理解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能力的重要意义。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首先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要求。现在有一种错觉,似乎讲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就是从政治上、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出发,而不是首先从发展生产力来看的。实际上,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包括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在内,都是从发展生产力,使国家能够强盛,使人民能够生存并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来认识的。在这里,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经济问题、是统一的。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包括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内的一系列根本原则,才能更快、更好、更持久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物质生产力水平的递进和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从马克思时代的以生产为核心的社会逐渐过渡到消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从传统象征意义的商品社会走向符号化和功能化的消费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有别于传统的变化,表现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和去政治化,走向更深层次的无意识,以及从公共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渗透等.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有关“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中明确指出 ,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笔者以为这一论述着重强调的是两点 :其一 ,突出我们党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重视 ;其二 ,突出我们党对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上述两个角度对江泽民同志这一提法的理论内涵和重要意义作一些粗浅探讨。一、突出我们党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这一提法突出我们党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都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 ,江泽民同志这一提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随着生产力的阶段性发展也可以分为带有阶段性特点的若干个时期,各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将随着生产力的阶段性发展而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发生部分质变,因而从理论上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本质上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阶段性跃升的结果。从现实上看,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侧面都发生了部分质变,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反映的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科学和准确把握这一国情变化,对于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