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文化现象。在博客世界里,有人异军突起,也有人逐渐淡出。博客空间的这一发展变化,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本文着力探讨的是博客空间发生的结构变动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即博客空间的生产机制究竟如何。由于博客是舶来品,在透视这股文化热潮之前,必须了解其中文译名“博客”的含义。“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其中文译名“博客”包含三种含义:写网络日志的人(blogger),所写的网络日志(blog)、以及这种书写的行为(blogging)。为使表意明确,本文用“博客”指称网络日志,用blogger表示写网络日志的人,用“书写/写作”表示书写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班级是组成学校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落实和完成。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应自觉贯彻素质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如何才能管理好班级达到上述教育目标,本人认为能否做到“以规治班,以情感人”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庆 《世纪桥》2011,(1):78-79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期间人格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平台;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教育、制约、激励、凝聚的作用。本文首先对“班级文化”进行概念澄清,阐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紧迫性,最后从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心理环境三方面阐述了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班级工作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教书育人办学目标的有力保障。实践证明,抓好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水平,对完成教育教学各项任务,实现育人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方针与办学目标来开展,  相似文献   

5.
博客(blog)是一个新型的个人互联网出版工具,博客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用文字、链接、影音、图片建立起个性化的网络世界。2002年,博客开始引入我国,数量不足1万人。2002年7月,blog的中文“博客”由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命名。2002年8月,方兴东、王俊秀开通博客中国(blogchina)网站。2003年是我国博客发展年,用户达到20万。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普遍认为,学校班级管理存在“三重境界”: 第一,经验管理型(人治)。这种类型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总是冲在最前沿,事必躬亲。出现问题后班主任常以经验为指南.处于应付状态,工作往往被动。  相似文献   

7.
肖洪 《学习月刊》2010,(20):98-98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在这里,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90%以上,班主任可以说就是一位“代管家长”。为了优化班级管理.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家庭,我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中学谭高峰: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心,班主任又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在教育教学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环境里,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笔者以为要做到“五个转化”。一是从以经验为基准的传承教育转  相似文献   

9.
在新科技大发展的网络时代,个人“博客”是一个展示和交流思想的平台。河北日报高级编辑、“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的“博客”有其独特的风格,他每天都上帖10条关于人生感悟的文字,目前已近200天(近2000条),在广大网民中反响热烈。本刊将不定期选登其中内容,以飨读者。储瑞耕“博客”可以直接进新浪网“博客”搜索,也可以按网址:http://blog/sina/com/cn/m.churuigeng搜索,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直接上网浏览。  相似文献   

10.
班级博客作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班级博客的建立有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有助于发挥家长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湖北兴山一中全面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全校每个班都设立了一名“班级新官”——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与班长、团支书等一起成为班级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的设立,使学校、班级心理教育网络系统和异常心理的预警干预系统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建立多元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针对这一评价理念,结合班级管理的现状,笔者将“成长记录袋”这一评价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可以说,“成长记录袋”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也使老师的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熊忠东 《世纪桥》2007,(9):143-143,152
班级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重要内容,班级管理直接关系着班风、系风、校风的建设,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辅导员应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本文试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重视个人智慧,从而打造明星班级。  相似文献   

14.
严格,二字很普通,人们到处都在使用它,比如,在家里,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要严格;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严格;在工厂里,师傅对徒弟的教导,也要严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严而失当者却不少,结果严是严了,严不得法,严得出格。特别是班主任在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要求班主任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班级管理中就不能不讲求“严格”二字。  相似文献   

15.
高中毕业班班级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呼唤人才,人才源于教育,学校是完成教育的主要途径。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头羊。高三是中学学习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对学生来讲,既是中学学习生活的终点。又是跨人新生活的起点。高三班主任既肩负着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鲤鱼跳龙门”的重任,又背负着学校领导和广大家长的殷切嘱托。  相似文献   

16.
一位名叫肖曼&;#183;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对教育工作有什么启示呢?积极利用“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解决教育教学难题,让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更富魅力。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尤其在中学班级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着急剧变化,性格逐渐形成,这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管理艺术,努力将优秀的文化和知识化作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步入高等学府或积极适应社会,肩负起推动历史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在一段时间的学生全员管理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班级管理更需要把学生从教师“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充分相信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只有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中,才能真正体味到做人的真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青少年关注度的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教师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付出很多心血,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优势,可以通过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概述高校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意义,分析班级管理中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是班集体的组成者,在班集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情全权代劳了,剥夺了学生亲历并磨练的机会。要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就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承担责任,让学生成为班级的CE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