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1月央行意外降息后,美元开始加速上涨,对人民币是否进入贬值周期的讨论再次升温,人民币在这段时间也由强转弱,下跌约1.5%。与去年上半年央行主动通过中间价引导人民币贬值不同,这一轮贬值的市场驱动特征更加明显:市场价相对于中间价出现大幅折价,远期对即期的折价幅度也创历史新高;外汇占款基本保持零增长。什么改变了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呢?看空人民币的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行,中间价接连刷新6年低点,引发市场对人民币单向贬值的担忧。对此,专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影响,短期内这样的压力恐将持续。不过,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将成常态,考虑到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人民币并没有趋势性贬值基础。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7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次降息幅度之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使目前我国的名义利率水平达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次价点。然而央行有关负责人曾透露,人民币不会贬值,但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会不会连续第8欢降息的关注。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是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利率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现成公式可供计算,所以利率的确定是较为困难的。我国前7沙降息均是针对物价持续回落,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情况而采取的。…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币突然贬值,幅度又是20年来最大的,世界为之震惊。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刊出题为"中国宣布货币独立"的文章,认为"中国不再维持人民币紧盯强势美元的做法,允许其货币贬值",表明"中国实际上朝货币独立迈出了一大步"。当然,也有一些人担心人民币贬值可能会爆发货币战,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文章称:人民币贬值"促使  相似文献   

5.
正1月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14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调145个基点,创2011年4月以来新低。这次中间价下调是在前一日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实现回涨的前提下发生的,并且远低于昨日收盘价6.5157,让市场倍感意外。最近一个时期,人民币汇率连续贬值,被市场猜测是中国央行利用西方圣诞节假日期间市场交投清淡来趁机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另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第一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当周跌幅就接近700个基点,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幅度超过0.8%,离岸人民币汇率更是大跌逾2.28%。1月人民币沽空浪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人民币加入SDR令国际投机资本认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动能有所减少;二是去年12月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发布,市场预测中国央行从紧盯美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2016年,人民币并没有改变贬值的趋势。近四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一直处在下跌通道,其中离岸人民币最高暴跌600点,跌破6.70关口。央行称有投机势力炒作牟利对于连日来人民币在在岸和离岸市场的下跌走势,央行1月7日表示,当前人民币价格并不代表其真实价格,一些投机势力试图炒作人民币从中牟利,这不代  相似文献   

8.
安仰东 《民主》2006,(6):1-1
在近期相当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币值应该保持一个基本的稳定,避免大的波动。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币值受到升值和贬值的双重压力。从汇率关系的角度,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一些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企图损害中国的利益,迫使人民币升值。这方面压力,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但是如果光看到汇率的币值是不够的,现在被人们所忽视的,是在国内商品市场上,人民币还承受着极大的贬值的压力。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即存在直接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货币的购买力指向上,如教育、医疗、住…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机制,要经历一个从计划单一汇率——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双重汇率——有控制的市场单一汇率的发展过程。1993年将改额度管理为现汇管理,1994年将实行双重汇率合一,然后,将进行一次货币改革,我国最终将实行可兑换的货币制度。 人民币汇率水平,按牌价计算,14年来从1美元=1.7元,贬值到5.8元,贬值235%;按调剂汇率计算,贬值到1993年1月份的8元,贬值370%;今后还会继续贬值。 企业在此条件下,要加强汇率研究,促进外贸,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认为推动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力量大抵相当,而央行必须在这些因素及其他可能互相冲突的政策目标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推动升值的因素外贸顺差大幅增长是人民币升值背后的重要原因。我们预计,今年内到2015年,我国出口将继续温和复苏而进口将保持疲弱,因此外贸顺差可能仍会保持较高规模,继续对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外贸顺差的扩大会加大美国等贸易伙伴国要求人民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民革江苏省委常委,东南大 学金融与投资研究所所长、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方正教授在法国巴黎工商总会为他举行的早餐会上,发表了题为《人民币为什么不会贬值》的演讲,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币会不会贬值,不仅中国老百姓十分关心,全世界也在密切关注。那么,陈方正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8月11日至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调整,三天共贬值4.66%,引发市场震动和各界广泛关注。表面看来,这几乎是一场相当完美的人民币汇率主动调整,各界对此不乏溢美之辞。甚至连IMF也表示欢迎人民币汇率近期的改革,美国政府也认为这是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第一步。随着时间推移,这次策略调整的经济社会后果将逐步显现,在新的经济情境下,人民币汇率将继续面临重大压力考验。  相似文献   

13.
1月31日美联储再次降息后,中美利差为-1.14个百分点,而一年前的这一数据则是正数,即2.7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连续的美元降息和人民币加息,已使人民币利率高出美元利率1.14%。中美利差倒挂,无疑将使以"防通胀、防过热"为主调的宏观调控任务更加艰巨。为应对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银行流动性枯竭,美国从2007年9月开始连续大幅度降息,至今已降息6次,从5.25%降至目前的3.0%。  相似文献   

14.
受美元贬值和国内通胀压力高企等诸多因素影响,人民币近期存在加速升值迹象,且升值主动性增强。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部分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胀作用有限,考虑到国际国内目前存在的众多不确定因素,人民币加速升值不但增加市场反转的风险,而且强烈的升值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刺  相似文献   

15.
黄蕙 《瞭望》2001,(47)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 长下滑,人民币再度面临 贬值压力。而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的影响,外汇黑市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屡屡跌破银行牌价。中国已经成功入世,汇率走势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经济运行,汇率体制的改革也是中国经济全面市场化的题中之义,有关汇率的一系列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入世后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的人民币贬值是制度演变和市场预期的综合反映;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逆转的背景下,人民币短期贬值很快将回归其长期坚挺趋势;一个更加完善透明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市场自动调节国际收支,赋予央行更大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为经济稳健增长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再次降息释放出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但企业融资难仍然难解在全球再次展开降息行动之际,中国人民银行10月29日宣布,自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自9月16日利率调整以来央行在一个半月时间内连续第三次降息,也是当前我国实施灵活审慎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采访中,业内人士表示,央行降息有  相似文献   

18.
黄蕙 《瞭望》2002,(10)
春节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2月21日,央行宣布即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项存、贷款年利率平均下调0.25和0.5个百分点。这是1996年以来央行的第八次降息。 据央行的有关负责人说,此次降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 1日,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从8月1 0日的1美元兑换6.2101元人民币,贬值为1美元兑换6.3259元;到了8月13日,又降到兑换6.3986元。本文试图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作一个历史与经济的分析。先回顾人民币变动的历史:我在  相似文献   

20.
如何为人民币升值减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召 《瞭望》2003,(35)
升值压力从何而来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形成于1994年,对其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那时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约升值了5%,其中较大的浮动主要是在1994年1月~1995年5月间由贬值完成的。此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开始缩小,特别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为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我国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变得窄小,波动幅度不足万分之五。“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固定汇率制。这就给一些处于经济衰退周期中的国家以口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