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孔子家语》(又称《孔氏家语》,简称《家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是研究儒家政治思想的宝贵资料。原书27卷,今本为10卷,包括《王言解》《大婚解》《五仪解》《贤君》《哀公问政》《入官》等共计44篇。而《孔子通解》则由"前言""序说""原文""注释""通解"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
《前线》2014,(1):116-117
孔子的爱民思想是其“仁爱”思想的重要内涵。《孔子家语》中的《入官第二十一》是系统阐述孔子为官之道的篇章。孔子在该篇章提出为官之道的五个方面:第一,修身为从政之本;第二,为官治民应了解民情,顺应民情,并据此制订切合于民的政策;第三,为官治民要爱民,待民以宽,不可苛求于民;第四,为政者凡事要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表率;第五,为政者要慎择左右。其中,涉及爱民的就占了两条,以下节选关于“顺民爱民”思想的段落。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考察孔府,表示要好好看看《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这两本书。主编杨朝明接受记者专访,详解两本著述内容、《孔子家语》和《论语》的关系,以及孔子和儒家思想研究在当下的意义等。《孔子家语》和《论语》的关联《孔子家语》和《论语》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行的对话。但是《论语》是选出来的,如果说《论语》相当于孔子的语录的  相似文献   

4.
<正>政德,即为政之德,执政之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可以说,政德的核心就是官德,从政德行是对为官当政者的一种特殊职业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条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些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政德既是对居庙堂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任官、考课的重要标准。从周公旦的"以德配天"到孔子的"为政以德",从《尚书》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到《大学》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政德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文明境界,在中华人文史上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这一思想历经千年,至今仍熠熠生辉。在齐文化关于治国理政的煌  相似文献   

6.
《前线》2014,(1):114-115
《王言解第三》是《孔子家语》的一个篇章。该篇通过孔子与弟子曾子的对话,较为详尽、全面地记述了孔子的王道言论。篇中有孔子所说“吾以王言之”,又有曾子所问“何谓王之言”,故以“王言”名篇。所谓“王言”,即关于王道的言论。本篇是有关孔子政治理想的重要文献,以下节选关于“王道政治”思想的段落。  相似文献   

7.
颜芳 《学习月刊》2020,(2):38-4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政德修养问题,他反复强调,"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德是为官之魂","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要教育引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并指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深刻阐明了新的实践环境下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讲政德、讲什么样的政德、怎样讲政德等问题,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涵养政德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大戴礼记·用兵》是专门记述孔子军事思想的文献,因曾有学者对其可靠性提出质疑,从而使该篇文献的学术价值受到了严重忽视。实际上,《用兵》篇是传流有自的可靠文献资料,它本属于《孔子三朝记》的内容,后经戴德辑录而编入《大戴礼记》。《用兵》篇是对孔子有关战争得失的经验总结,他将战争区分为"圣人之用兵"和"贪者之用兵",进而形成了他的"禁残止暴"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孟子、司马迁都认为六经之一的《春秋》是孔子所作,孔子也自诩:"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春秋》乃人主之学,孔子之后解释《春秋》的流派有多家,著名者如《春秋》左氏学、《春秋》公羊学、《春秋》谷梁学等。《春秋》治政大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以诠释,但《春秋》诸学中以民为本的仁政阐释始终是其主流,特别是左氏学、公羊学,对我国古代的仁政传统的生成、传播与深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今天的政德建设也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政德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为官之魂,用权之道,是锻造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铸就坚强党性原则的根本,是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基础。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政德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为官  相似文献   

11.
在孔孟儒学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孔子是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人学思想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探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格修养和人的理想的思想家。而自认为"私淑孔子"的孟子,则极大地丰富了孔子的"仁"(即人)学,将孔子的人学思想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潜心构建了儒家人学思想体系。孔子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中。巨大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家们深刻思考人类自身的问题。当时所存在的"礼崩乐坏"、"民散久矣"、"天下无道"的严峻事实,使"从周好礼"的孔子感到极大的困惑。他没有认识到这些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而把"周礼"失去约束力的问题归之于人,因而他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政德"的重要论述作为指导党员干部养成正确政德观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意涵丰富、价值深远且不断创新发展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文化和新时代复杂的党情国情世情分别是其理论基础、历史基因和现实需要,其价值意蕴在于启示着党员干部要自觉领会习近平关于"政德"重要论述的深刻意蕴,讲政德、树政风;加强政德修养,锻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优秀的官箴书等官场文化蕴含丰富的政德思想,对推进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其中,张养浩的《为政忠告》中所体现出的从政自修、执政为民、为政清廉、施政有道、执政有节等政德思想有助于"三严三实"的贯彻与落实,并启示领导干部做到践"三实"需立"三道"、求"三严"以破"三关"、立"四有"而除"四风"。  相似文献   

14.
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是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和党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当前,政德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领导干部政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儒家"为政以德"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资源,其核心理念包括修身正己、民惟邦本、重义轻利等方面。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可从儒家"为政以德"思想中汲取智慧:借鉴"修身正己"思想,强化领导干部道德自律;坚持"民惟邦本"思想,促进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牢记"重义轻利"思想,确保领导干部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有着政德建设的丰厚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治政经典,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政德内容,孔子对此早有概述。据《尚书大传》卷五《略说》记载,孔子云:"‘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孔丛子》的记载与此  相似文献   

16.
人无德不立,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政德",是指为政之德、政治品德。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用好山东的重要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来培养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从中国传统的政德建设思想中汲取灵感和智慧,将齐鲁大地的红色基因和政德文化融合起来,挖掘好各地市和政德教育相关的元素,是当下提升政德教育品质的新课题。中共枣庄市委党校在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以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为出发点,将山东的历史元素、文化元素和政德教育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创新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古代有大量官箴之作,它们被称为"宦海指南",是古代官员的百科全书,主要讲述为官之道、从政之法和为官之德等内容。北宋理学家陈襄(1017-1080年)所撰的《州县提纲》是古代"官箴"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州县长官处理政务的重要指南。《州县提纲》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发人深省,尤其是其中所提出的"廉""慎""勤"思想,既是为官者所要遵循的基本为官之法,也是他们必须恪守的基本为官之德。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官吏为官从政具有  相似文献   

18.
正"小康"是与"大同"相对应的中华民族追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小康",出自《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有关"大同"思想见于《孔子家语》和《礼记》两书,其中《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相似文献   

19.
为政以德     
正"为政以德"语出《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认为,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君主就会像北极星被群星围绕一样,为百姓所拥戴。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主张。对于春秋时期的列国混战,孔子认为是"天下无道"导致的。他把"为政以德"思想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了治国理政的系列措施,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传统文化虽说融儒释道三家,但治世却主要是儒家。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政德建设资源,可以为今天治国理政包括为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政德=德正,即确立政德标准政德是治理国家政事过程中官员所必需的德行。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仁德治国的执政者就好比是明亮的北极星,能自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