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熊吕茂 《学习论坛》2008,1(3):29-32
冯友兰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关于哲学与人生、人生之目的、人生之境界、道德之意义、人生观问题解决之途径等人生哲学思想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纵观冯友兰的哲学理论体系,他建立在道家哲学基础上的人生哲学思想,对于克制人的贪婪欲望,调和人与人之间因欲望所发生的冲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文化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项平 《新湘评论》2008,(3):63-63
我们这代后辈,读到了哲学教科书,记得“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他严格地区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而后者求真”。从“哲学在于求好”的认识,才悟到了冯友兰先生为哲学下的定义:“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的道理,才悟出了冯先生这个定义的更高的概括性。从这个观点看,他说,求“最后一般规律”乃是科学的事,“超越规律,注重人的精神价值,才是哲学的事”。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他指出:“中国哲学对人生方面特别给以注重,因此其中包含有人生论和人生方法,是西洋哲学还未详细讨论之外的”。  相似文献   

3.
项平 《学习导报》2008,(3):63-63
我们这代后辈,读到了哲学教科书,记得“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他严格地区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而后者求真”。从“哲学在于求好”的认识,才悟到了冯友兰先生为哲学下的定义:“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的道理,才悟出了冯先生这个定义的更高的概括性。从这个观点看,他说,求“最后一般规律”乃是科学的事,“超越规律,注重人的精神价值,才是哲学的事”。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他指出:“中国哲学对人生方面特别给以注重,因此其中包含有人生论和人生方法,是西洋哲学还未详细讨论之外的”。  相似文献   

4.
田宏莉 《党课》2012,(20):65-66
冯友兰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一生致力于哲学与哲学史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赞誉。关于人生境界,冯友兰提出了四种境界之说。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作一番梳理和审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思想老子提出押“人法地熏地法天,天法道熏道法自然。”穴《老子》第25章雪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穴《庄子·齐物论》雪。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押“致…  相似文献   

6.
说境界     
人们对境界的理解,常常是多角度的。从精神特质看,境界是表达人的精神完美性和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整体理解的一个范畴;从主观认知水平看,当人的修养、学识、道德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时,便被认为达到一种境界;从主客观关系的角度看,境界也可以理解为人所选择、创造、设计的可能世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艺术观的哲学定义及其思想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莲霞 《新视野》2007,(6):74-76
冯友兰的新理学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有现代意味和创造精神的哲学体系之一。冯友兰用艺术来说明其哲学思想,用哲学的观点看待艺术,其艺术观可称之为"新理学的艺术观"。冯友兰的艺术观倡导的是一种"进于道"而非"止于技"的艺术,一种以可感觉者表显不可感觉者只可思议者,以及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的艺术。在内合乎其理,即合乎其本来样子;在外为表显出合乎其本来样子之境界,即合于天地境界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刘永成 《求实》2006,(Z3):126-127
道德不仅是人的情操、境界,也是智慧。一个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是不可能有快乐的人生的,也不可能成就大的事业。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出道德境界与人们家庭、事业上的成功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所以如此,正是由于道德修养不仅是思想境界上的事,同时也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即使今日商战中的风云人物,也无不将道德诚信看作是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孔颜乐处"一词出于周敦颐,孔子颜回所"乐"之处是儒者追求的人生理想,此语表达了儒家的人生境界所在。孔颜乐处是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诗、礼、乐为展开的一种生活方式。"逍遥"一词出于庄子,表达的是道家的人生境界。"逍遥"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与物无对的、无待的境界。这两种境界都是建立在人的精神追求之上,超越了人世间功名利禄的生活方式。在被物质所奴役的世界里,这两种生活方式仍然有其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品德境界     
品德境界分为三类四种:恶德境界、无德境界和美德境界:美德他律境界与美德自律境界。恶德境界是坏人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恒久说来,是不遵守道德的:他违背道德干坏事——纯粹害人、损人利己和单纯害己——必定是恒久的;而遵守道德干好事——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则只能是偶尔的。无德境界是品德的中立境界,是无恶德亦无美德的境界,主要是儿童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交错地遵守道德和不遵守道德。美德境界是好人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必定恒久遵守而只能偶尔违背道德:处于美德他律境界者大多数的行为必定遵守道德;而处于美德自律境界者的行为则近乎百分之百地遵守道德。不论处于恶德境界,还是处于无德境界,道德都不会真正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只有处于美德境界,特别是美德自律境界,道德才能真正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是每一个正直的人所努力去达到的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人生是短暂的,而在人生中所筑起的最高境界是永存的,浩瀚的人生,源渊的历史,不正是一部高歌真善美统一的“圣书”。今天,在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三十年之际,让我们重新回味下雷锋光辉的一生,不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雷锋追求真善美。他胸怀共产主义大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的楷模。雷锋对真的人生追求,主要体现在追求真理、热爱和珍惜现实生活,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经常说某人胸怀比较宽或比较窄,表现在人的言行举止中,就是指一种可被人感觉到的气象和格局。中国的学者,不仅要做学问,还要讲究涵养和气象。冯友兰先生曾说,他第一次见到蔡元培先生,就感到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有高低,中国的传统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我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也曾讲到,我们有些青年教师是很聪明的,文章也写得不错,但一谈起话来就感觉其追求与格局很小,让人非常惋惜。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格局小很难成就大事业……人生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俗务,即柴米油盐,或者是各种应酬,每个人都免不了的……过去有人说某人不食人间烟火,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不可能有人不食人间烟火。这是第一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面对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学习可以让人俯仰天地,洞晓人生,提升思想境界;可以让人察时知变,奋发进取,提升精神境界;可以让人见贤思齐,加强修养,提高道德境界。所以我们应该为应对挑战而学习,为加快发展而学习,为提升境界而学习,为创新实践而学习,为倡导新风而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我加压,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提高境界 开阔眼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境界,伟大的实践需要宽广的眼界。提高境界、开阔眼界,是当前摆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它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综合素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所谓境界,是指人们在修养、学识和道德上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它潜藏于人的思想意识,外化为言行。境界是一种理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人生境界。共产主义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都是革命者的人生航标和指路灯塔。方志…  相似文献   

15.
正有这么一个人,少年时师从武岩法师、吴玉如先生研习书法;15岁起拜京剧须生大家奚啸伯为师;曾跟齐白石先生学画画;又师从北京大学金岳霖先生学哲学,受到冯友兰等先生指点。他用"少无大志,见异思迁"来形容自"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厚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其字的评价。他两次被授予中国书法兰亭奖,一次是教育奖,一次是终身成就奖。他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在他和同事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他所工作的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诗歌,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是鲁迅一生实践的艺术结晶。本文仅从他赠于友人、妻子、爱子的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人精美作一简单评述,这对于我们今天正视人生、完善人格、追求美的境界,或许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苞括宇宙",即上知天文星空";总览人物",即俯察大地人文";控引天地",即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错综古今",即历史与现实交会。这四句话体现了仰望星空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浪漫的文化想象力。蜀人重文,济济多士,煌煌巨编,世传于蜀。《华阳国志》作者常璩甚至称赞汉代蜀文化到了"文化弥纯,道德弥臻"的境界。蜀人文章学术之风,是从司马相如开始的。他有个百日做梦成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著名专家、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张世英先生,早已为学人所熟知。近20年来,他研究中西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特别是德国现当代哲学及其相互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天人之际"的新观点。张先生认为,哲学是关于人对于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应是建立在"万物一体"或"万有相通"基础上的,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因此,《新哲学讲演录》以此为纲,分设本体论与认识论(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讲"万物一体"观,即"诗意境界"和"民胞物与"的精神)、审美观(主要讲万物一体不仅是真理,而且是美之所在,对万物一体的领悟是美的境界)、伦理观(主要讲万物一体是善之所在,对万物一体的领悟也是道德的境界)、历史观(主要讲万物一体的哲学,将指引我们从古今融  相似文献   

19.
看了《学习月刊》第6期一组关注复旦、上海交大自主招生的文章后,也忍不住想说几句。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虽然才宏学高,却有几分口吃,在清华大学哲学系教书时,他最器重的学生是冯契(字宝麟),每讲到自认为淋漓尽兴的时候,总是向冯契发问:“密——密——密斯忒儿冯宝麟,你——你有什么意见?”,引得一教室七、八十人又新奇又嫉妒。冯友兰先生的口吃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代大哲学家,但假如时空大挪移,他来参加日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的话,恐怕只能名落孙山了。实际上,如果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下功夫,笔试完全可以考察出应试者的上述种种…  相似文献   

20.
做人有差别,品性分优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学习、工作和生活,处处体现着一个人的境界。做人,的确要有一点境界。境界是指人们在修养、学识和道德上所达到的高度及水平,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它潜藏于人的思想意识,外化为言行。高尚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