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据我国史书记载,公元1~2世纪时,有一个叫做“掸国”的国家先后几次遣使向东汉王朝朝贡.由于首先提到“掸国”贡使的史料中记载他们是从“永昌徼外”来的,而今天滇西境外又恰好是缅甸掸族的聚居区掸邦,故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个“掸国”的地理位置就在今天缅甸的东北部地区,“掸国”是由掸族的先民建立的一个古国.所以,在谈及缅甸古代历史和早期中缅关系时,人们总会提到这个“掸国”.又由于缅甸的掸族与我国的傣族本为同源民族,他们在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经济等方面至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跨境民族”群体.因此,一些研究傣族史的学者又将“掸国”同傣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认为“掸国”的疆域还包括了今德宏傣族地区的一部分,“掸国”的历史也属于傣族史范畴,并将其写入了傣族史的论著中.  相似文献   

2.
近一段时期,泰国和缅甸不断传出消息,臭名昭著的前“金三角毒王”坤沙获得缅甸政府的许可,将返回老家安度余生。 曾经横行一时 现年67岁的坤沙出生在缅甸掸邦当阳地区莱莫山寨的一个土司家庭。在坤沙降生的时候,英国殖民统治者不仅使缅甸陷入叛军并起、武装割据的内乱局面,而且使东北部掸邦等大片地区沦为罂粟种植的乐土。 为躲避部族仇杀,坤沙很小便离家出外闯荡,少年时代曾当过兵,1953年返回家乡拉起了自己的贩毒武装。1976年,坤沙武装南下至缅甸与老挝、泰国交界的“金三角” 安营扎寨,并很快将这片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带入毒品生产和贩卖的黄金时期。 进入80年代,缅、泰两国军队对“金三角”多次进剿。在频繁的战乱中,坤沙非但元气未伤,反而于1985年将其武装扩编为“掸邦联军”(又称蒙泰军团),并在缅甸毗邻泰国的荷美村成立了所谓的“掸邦独立国”。老谋深算的坤沙采取了军养毒、以毒扩军的策略,滚雪球般地扩充毒品生产与武装力量规模。为掩盖其罪恶实质,他还一再宣称,“掸邦联军的宗旨是为掸族人民的独产自由而斗争,贩毒是为革命运动筹措必要的经费。”在丰厚的毒品红利诱惑下,这些口号竟长期得到掸邦反政府者和无知百姓的拥护。至80年代末,处于鼎盛时期的坤沙集团已拥有配备美苏先进武器的军  相似文献   

3.
小乘佛教在骠掸诸国掸傣居民中的传播,是掸傣各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丰富了掸傣各族的文化,影响了各族的政治,改造了各族的信仰,甚至参与了各族居民性格的塑造。深入研究小乘佛教在掸傣居民中的传播问题,无疑有助于探索其历史发展的规律,剖析其社会制度的特点,了解其宗教文化的传统,体察其民族情绪和心理素质。 但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有一种“东汉说”,认为早在“掸国”时期,佛教即已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依据是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90,(1)
缅甸紧靠我国云南省的省、邦,除前已作过介绍的掸邦、克钦邦外,曼德勒省也是靠我云南省最近的一个省。曼德勒距我畹町市为459公里。 曼德勒省位于缅甸中部,它东靠掸邦,南连勃固省,西邻马圭省、北接实阶省、东北与克钦邦为邻。面积约35000平方公里,省会曼德勒市。曼德勒省由29个镇区和1796个村和村组组成。全省人口有4580923人(1983年全国人口普查数)。居民为缅、克伦、克耶、钦、勃欧、孟、掸等民族和部分外侨。曼德勒市人口有532890人。  相似文献   

5.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说全国共50多个民族,一说50多个民族中包括100多个支系。缅族是主体民族,除缅族外的几个较大民族有掸、克钦、钦、克伦、克耶和若开等民族。如按语系分类可分为五大语系,即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孟高棉语族和马来语族。缅甸民族大多属蒙古人种。缅甸人的起源,据多数中缅学者的考究,如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和缅甸著名考古专家吴坡腊先生认为,缅族的祖先来自中国甘肃省洮河一带地区,大约从公元2世纪开始向南迁移,约公元7世纪,经掸邦高原逐步迁入缅甸叫栖一带地区定居下来,后来又逐步流散到缅甸中部平…  相似文献   

6.
何平 《东南亚》2003,(2):44-52
掸邦位于缅甸联邦东北部 ,面积约 1 6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面积的 1 /4,是缅甸 1 4个省、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掸邦南北长约 50 0公里 ,东西宽 2 80— 4 50公里 ,从北向南与我国云南省有长约 1 0 0 0多公里的边境线。掸邦的主要居民是掸族。缅甸的掸族人口约 2 50万 ,绝大多数居住在掸邦。缅甸的掸族和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 ,缅甸的掸族自称也是傣 ,掸族是缅族和其他一些民族对他们的称呼。从历史记载来看 ,傣掸民族的先民在历史上一度皆为中国的臣民 ,其居住的区域也均属中国的版图。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傣族和缅甸掸族这种跨国境分布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古代泰国境内存在的罗斛国与暹国两国合并的问题,曾经引发是“暹降罗斛”还是“暹降于罗斛”的争论。中文史籍中关于暹与罗斛合并的记载,存在两种记载,一种是“暹降罗斛”,一种是“暹降于罗斛”。记载“暹降于罗斛”的著作以元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为代表,据《岛夷志略》暹条所载:  相似文献   

8.
缅甸的拉祜族约有5万人,主要聚居在景栋地区的孟巴和孟萨,在孟东、孟布枝、孟平、孟保、孟加、孟翁、孟延、孟弄、孟林、北登尼、腊戍、果敢和佤区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掸族人称拉祜族为“木梭”或“掸木梭”。“木梭”,缅语的含意是“猎夫”、“猎人”;“掸木梭”则有“掸猎人”之意。他们自称“拉祜”,不喜欢他称。 缅甸的拉祜族分为“拉祜纳”(黑拉祜)和“拉祜西”(黄拉祜)两种。有人又  相似文献   

9.
越裳即掸——老挝古国新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1986,(4)
我国学者认为,堂明国是老挝地区最早出现的国家。关于它的建立年代,可以初步将其定在公元一至二世纪。但是在堂明国之前老挝地区是否有国家存在?我认为有,这就是越裳国,也即后来的掸国。本文即对此问题作一初步论述。 明代李中溪《(万历)云南通志》卷四载:“老挝军民宣慰使司,俗呼为挝家,古即越裳氏。”另外,谢肇淛的《滇略》、诸葛元声的《滇史》和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等史书皆称老挝为“古越裳氏之地”或“越裳氏之国”。到了清代,史书记载更  相似文献   

10.
边关鱼鲜     
邱小平 《新青年》2022,(7):52-53
<正>东北有句名言”棒打狍子瓢舀鱼”,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东北鱼鲜之多。黑龙江有近三千公里的边境线,九成是界江界湖,盛产达氏鲟、施氏鳇、大马哈、兴凯湖大白鱼等名贵鱼种,更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三十二杂鱼”,六千里边关也是名副其实的鱼鲜“走廊”。  相似文献   

11.
泰国傈僳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泰国傈僳族的由来 傈僳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和四川两省、缅甸北部和中部地区、泰国北部山区。在中国,傈僳族主要分布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的腹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共634912人。缅甸傈僳族约有38万人,主要分布在缅北高原的克钦邦及迈立开江、伊洛瓦底江流域的葡萄地区至八莫一带,有些散居在萨尔温江流域的掸邦高原等地。  相似文献   

12.
堪称为世界奇塔,当属我国黄河之滨的莺莺塔了。随着其“蛙音回声”效应奥秘的揭示,越来越受到世界有关学者的瞩目。我国的莺莺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缅甸掸邦地区的摇头塔、法国巴黎圣劳泽火车站门前的钟塔,统称世界四大奇塔,也是科学和声学史上的独创。莺莺塔矗立在山...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经济圈属于“两廊一圈”范畴,这是越中两国在共同和长期的经济合作中的共同规划。建设“两廊一圈”不仅可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创造中国西南部与越南北部和中部经济关系的基础,而且还可以成为促进两国和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合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老挝的历史,阐明自公元一至十四世纪,泰老人一直在老挝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一、公元一、二世纪九真、日南界外的泰老人 拙作《公元一、二世纪泰国北部的老人》一文已经指出,在我国东汉时期(公元一、二世纪),九真徼(界)外,今老挝北纬18度至20度30分地区存在着众多的“夷僚”,即老人。 《后汉书》卷十五载:“安帝元初(公元114-119年),日南塞外擅(掸)国献幻人。”据《后汉书·顺帝纪》:“永建元年(公元131年)十二月,日南徼外……掸国遣使贡献。”东汉时期的日南  相似文献   

15.
一、目前缅甸境内毒品状况1.缅北地区种植大面积的罂粟 ,鸦片年产量最高达2570吨。缅甸地处中南半岛的西北部 ,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位于缅甸北部地区 ,特别是近10年来 ,“金三角”毒品基地范围不断向缅甸西北部地区扩展。目前已遍及缅甸北部地区掸邦、克钦邦、钦邦、实皆省、马圭省等6个省(邦)的18个县、68个镇区。此外 ,缅南地区的仰光、勃固、克伦、若开邦等省(邦)的部分县、镇区也有零星的罂粟种植。1992/1993年度至2001/2002年10年期间 ,缅境内年平均罂粟种植面积为132300公顷(1984500亩) ,鸦片产量约为1900吨左右 ;…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     
一、重要成果 认为李总理访俄“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国际生活中的一个里程碑”。强调此访“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推动俄中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信俄中友好睦邻关系已“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俄中“伙伴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努,并会“进一步发展”。俄对两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金三角”动荡不安的背景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金三角”,是指位于缅甸、老挝,泰国三国交界的地带。中南半岛古代被称为“苏万纳普米”,意为黄金之地,或称黄金半岛。因此,缅甸、老挝、泰国也被称为黄金之国,其交界处就称为“金三角”。我们现在所指的“金三角”包括缅甸掸邦和克钦邦的部分;老挝的波乔省(原会赛省)、乌多姆赛省、南塔省、琅勃拉邦省的部分地区;泰国的清莱府和清迈府、夜丰颂府、难舟的部分地区。“金三角”是中南半岛地势最高的山区,有“黄金半岛屋脊”之称,面积15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18.
占婆,系公元十七世纪末以前,位于中南半岛东岸(现越南中部及南部部分地区)的一个古国。它有长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的历史。我国史籍,公元八世纪以前称为“林邑”;八世纪后改称“环王”;九世纪初至1693年它全部为越南所吞并则称“占城”。据《水经注》所载,占婆“东滨沧海,西际徐狼,南接扶南,北连九德。”是处于当时东西方海上交通的要道上。因此,占婆不但海上贸易很活跃,而且也是中国与阿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纵横》2010,(3):120-120
●1日,代号为“金色眼镜蛇”的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在泰国中部罗勇府乌塔堡海军机场举行。军演内容包括救生、登陆、转移战区居民、维和等。来自泰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的约1.4万名军事人员参加演习,其中韩国今年是首次派员参加。本年度联合军演为期11天。演习主要场所包括泰国中部主要海陆空军事基地及演练场。中国、文莱、智利、德国、老挝和新西兰等国派观察员观摩这次军演。  相似文献   

20.
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在我周史籍中,老挝曾称为“堂明”,“道明”,“文单”、“挝国”、“猛老”、“老告”、“哀牢”、“潦查”、“南掌国”等。“老挝”一词,首见于我国明代史籍。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华侨多称老挝为“寮国”,则是老挝的同名异译。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国外考古学者曾在老挝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