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你拥有的足以应对么? 你想干什么?你适合干什么?你有什么资源?创业者创业之前一定要清楚你自己所有的,与你追求的创业目标之间还存在多少鸿沟,还有多少难点。有很多创业者,他们在没有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因为一个创意,朋友的一点建议,甚至是一时的冲动,就发誓要成为一名超级创业成功者。所以我们建议准备创业的朋友一定要先了解:你拥有的足以应对你追求目标时可能面临的一切问题吗?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辈子会收到多少张名片,又会扔掉多少张名片?有多少张名片能让你留下印象?而你又能被几个人记住了?想让别人记住你,就要从名片做起,要让自己的名片更特别些,才会在众多的名片中脱颖而出,让人家对你的名片左看右看,想忘记都难。  相似文献   

3.
最近,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畅销全球的新著《当中国统治世界》中预言,到2050年,中国将主宰世界,人民币将替代美元成为全球货币,上海将替代纽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这尽管只是预言,但中国崛起,已经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中国的确富裕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一些人群中存在物质攀比、精神缺失的文明误读。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很多人开始有钱了,“不差钱”。你现在到巴黎、去伦敦、去日本,到处都是中国人一掷千金甚至万金,这个叫扫货,让英国人、法国人看得目瞪口呆。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相当一批富裕起来的人,他们是用一种外在的身价,以拥有什么样的物质上的东西来体现出他们所谓的身份。什么样的人属于成功人士,不是看你有没有德性、有没有知识、是否精神高尚,而是看你拥有的外在象征:你穿什么品牌的衣服?开不开车、开什么牌子的车?有没有房、住什么档次的房?这些都是你在社会上是否被尊重、被看得起的身份象征。你消费得越多,过的生活越是高档,便越有身份、令人羡慕,活得越有尊严。这样的逻辑让人越来越担心。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入世”的进展到底如何?对此,记者不久前采访了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中国人世谈判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条件,目前谈判重点己经转移 问:被一些媒体视为有进展但问题弥大的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五次会议,2001年1月17日在日内瓦结束。原定2月底3月初召开第十六次会议,现在时间到了却没有动静。到底是什么原因?时间确定下来没有?是不是有什么障碍使人家不谈或我们不谈? 龙永图:时间的确还没有确定下来。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谈判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要等美国组建新一届的贸易谈判代…  相似文献   

5.
《青年探索》2007,(2):13-13
你要如何赶走黑暗呢?用剑吗?还是用棍子或扫帚?不,你只需要点亮一盏灯,让光进来。黑暗无法被驱赶.因为黑暗不是什么,它只是光的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于梅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当我问到于梅的情况时,小段居然反问了一句,令我很吃惊。她说:“你要打听哪个于梅?”“难道还有好几个于梅不成?”“对啊,”她说,“我知道有打工的于梅,拉广告的于梅,当报纸摄影记者的于梅,给我投过稿的于梅,最后是,给人做婊子的于梅———这话是别人说的。”“她们是不同的五个人吗?”“又是又不是。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我多少明白了小段的言外之意,便笑着问:“我想知道她长得什么样?”“我就知道你准问这个。你们臭男人!我的回答是:无可奉告。因为没见过。”“我听你的话怎么这么别扭,酸溜溜的。…  相似文献   

7.
女儿10岁了,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的面前来,和我聊起了“钱”这个话题——“爸爸,妈妈说钱并不是什么都能买到的,对吗?”“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非常正确,你觉得有些东西无法买到,是因为没有人卖这个东西,没有人卖,自然也就谈不上买。例如你想买一个太阳,可是因为没有人卖太阳啊,你又怎么能买到昵?  相似文献   

8.
葛剑雄 《传承》2012,(23):94-96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个很好的原则,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发展到了今天,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观念,那就是“己所欲,如何予人”。我们以前往往认为,我认为好的,你也必须认为好,所以我要把它推广给你,要你学我,这是我的一种好意。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认为好的,人家不一定以为好。如果人家以为好,也要考虑人家该怎么样向你学习。所以,不要急于把你自己认为好的文化去推广,更不能够强制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子 《福建乡土》2008,(2):15-16
你一定要跟我一起认识苏文菁,一定要跟我一起读她的《福建,海洋文明发源地》。因为,这样的人目前福建只有一个,这样的理论目前世界只有一个。冲着她的理论贡献,她有权被叫作发现和伟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的创先争优,不仅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世界也有重要意义。也许有同志会说:怎么扯得这么远呢。有这个必要吗?完全有必要。什么叫全局眼光、世界眼光?什么叫不就事论事?什么叫尊重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怎样看待大家奋力拼搏、辛辛苦苦取得的成绩?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换句话说,如何从更宽广的...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3,(12):148-148
1983年2月8日,胡耀邦在深圳听取深圳市委领导的工作汇报。胡耀邦同广东省和深圳市的领导一一握手之后,环视会场发现与会干部几乎全都穿着深色卡叽布做的四口袋干部装,突然问道:“你们穿的衣服怎么还是老样子?怎么还没有一点变化?我赞成你们穿西装,因为你们经常要出场,要同外商打交道,人家的第一观感就是穿着服饰,老是过去的老样子,人家就觉得你这里还很落后,没有什么变化;来你们这里投资担风险,不放心。”他转过身对市领导们说,你们深圳要转变观念,可以自己先特起来,让干部和工作人员穿得好一点。待大家都坐下来后,广东省的领导说:耀邦同志你先带个头穿西装,我们才没有顾虑,胆子才会壮起来。  相似文献   

12.
周军 《两岸关系》2009,(3):28-29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移民海外的华商有多少?海外。华商的经营现状如何?行业分布和地域特点如何?金融危机对华商的影响有多大?华商对祖国做出了什么贡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新闻社社长、《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总负责人郭招金。随着郭招金社长的介绍,我们对世界华商全貌有了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浪漫     
曾看过浪漫与浪费之间辨证关系的经典段子:一男一女在办公室谈起浪漫与浪费这一话题,男:到底什么叫浪漫?女:明知道她不爱你,你还要送她一百朵玫瑰。男:那什么叫浪费?女:明知道她爱你,你还要送她一百朵玫瑰。从这个段子看来,好象浪漫就一定要浪费一样。但是现在就有一种新主张那就是:中国式浪漫——我们要寻欢作乐,但是我们不烧钱;我们要浪漫,但是绝不浪费。这就是新抠门主义的主题思想。装穷,但是,真开心。  相似文献   

14.
人为什么要学哲学?哲学究竞有什么用?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目光短浅的物质主义者,请远离哲学;如果你宁愿选择急功近利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也请你远离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立拍立现的快照,不是立竿见影的图景,饥饿时不能给你面包,浪漫时不能给你玫瑰。但你如果不是一个仅仅满足于衣食无虞的享乐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中国政协是“花瓶”。我没当全国政协委员以前也有这样的看法,但当了之后,看法改变了。 外界都把政协看成是参议院、上院,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就看你拿什么标准来看了。1949年因为来不及开人代会,中共就召集民主党派的人协商,所以1949年的政协起到了临时人代会或者临时国会的作用。等到1954年人代会召开后,当时就有人说,这个政协还要它干什么呢?这时中共提出来保留,给它规定的性质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协商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甚至还不是咨询机构。既然是协商机构,就没有决定权,就像俞正声主席讲过的,政协主要的功能是“说话”,该说什么你就说,说了人家不听怎么办呢?你还是得说。从这个标准讲,如果把它解释为一个“花瓶”,那我就希望这个花瓶里放的是真花,而不是假花。放假花,就没什么意义了;放真花的话,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能增加点色彩、趣味,也是不错的。既然让我们“说话”,我就拼命地说,有空我就说,对大家说,对媒体说,这样我就尽职了。至于我说的话有什么用,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希望有用,但我也只能多说说。大家看政协有没有发挥作用,就看我们有没有说话,看我们说话有没有水平。至于说话的结果,我们的建议是否被执行了,这要问执政党和人大。  相似文献   

16.
当你批评别人时,批评的种子就会在他的心中发芽.慢慢的形成对其他人批评的负面念头。观察你自己与周围的人记下有多少交往使用了批评。为什么?因为谈论别人做得如何,显然比自己去做容易得多。真正要达成成功愿望的人没有时间去批评别人,他们太忙,有太多事要做。他们只会去帮助那些能力差的人,而不是批评他们。  相似文献   

17.
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成为领导的潜质.只不过有的人潜质小一些,有的人潜质要大一些。 领导力深藏于每个人内心.所以它可能还没有被意识到或是还没有发挥效用。如果这是真的话。你要如何重新看待身边的同仁?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否显露过领导的潜质?如果没有显露出来的话,是什么原因?那在他们被招录之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潜质?  相似文献   

18.
如今教授什么价敏夫如今,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唯有"教授"在跌价。我这里说的"价",并非指教授们的经济收入。教授们的"穷",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却对教授的尊重甚至景仰,因为教授虽然没多少钱,却有很多学问很多知识;再说啦,教授在...  相似文献   

19.
"用工荒"和"招工难",必须是要打上引号的,因为,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一个伪命题。所谓"荒",所谓"难",只是对企业而言的。你有很好的薪酬待遇给人家,你有很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人家,"荒"和"难"是落不到你头上的。所以,现在是到了企业真正给予劳动者足够的尊重和爱护的时候了,也是到了企业努力转型升级坚持科学发展的时候了。因为,一个可以不把劳动者当回事,仅作为廉价劳动工具使唤的时代正在结束。而特别值得注意和称道的是:正是时下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对劳动报酬的诉求和渴望被尊重的呐喊,成了我们社会的分配朝着日趋公平与合理迈进的历史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11,(3):16-17
保护和创新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结构。继承和弘扬节日文化,既要保护传统,也要创新内容和形式。保护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祖先的智慧。纵观历史,没有传统作为依托,任何创新都难成功。我们既要保护春节文化的精华,又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保护不反对创新,创新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首先,创新是适应文化变迁的需要。文化变迁是所有文化的一种永恒现象,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变的文化,只不过是速度快慢或程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